分享

归真医学:蚁洞法则与少阳三焦的内容

 王超慧军fy3eh5 2023-12-25 发布于江苏

一、蚁洞法则的概念和作用:

归真第13讲《病机与临证》中说到:

三阴在三阳的各个部位川流不息, 三阴需要借助三阳的道路,而三阳也同时需要三阴去滋养。人的身体内部像一个蚁洞,合则为一体,同气连枝,分则为各个部分。血液循环也要有水液循环的代谢参与,同时血液中的营卫生化也需要有精气的参与,这就是为什么用针可以调动气血。

上次讲水液循环只讲了人体散热的功能,同时水液循环还是人体 的代谢清洁系统。比如说一个人体内有瘀血,我们在用药之后,这个瘀血一般会从哪里排出来?会从肠道排出来,而不会从血管排出来,除非我们去放血。

这就是人体的蚁洞法则

之前讲了,人体排邪的途径,主要是汗、吐、下三法,为什么是汗吐下?因为汗是走体表,吐下是走口到肠道,这两个一个是人体的表层,一个是人体的里层,是人体最大的两个层面,所以也是人体排邪最主要的两个途径。因为有了人体的蚁洞法则,所以不管是血中之病,或是水液之病,或是精气之病,不管是身体各个部位的病变病邪,我们都可以通过汗吐下的方法来去病排邪。

归真第14讲《治胃养胃》问答中说到:

所谓蚁洞法则,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大家要有一个观念, 就是人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看似外面有一层皮肤包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其实人体是与外界时时联通,四通八达的,外界物质在时 时进入人体,人体也在时时向外界排出物质。人体内部也是一样,就如同一块海绵一样,内

部到处都是孔隙,气血津液各行其道而又相互 联通,相互渗透,相互影。其次,人体本身也是一个共生体,人体 并不光有属于人的部分,人体内部其实有很多微生物,细菌、真菌等 等,跟人体共生在一起。人就是一个混沌体,也是一个共生体,人就是在混沌与共生中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

归真第43讲《性味归经》中说到:

那药物进入人体之后,如何与人体发生作用呢?药物有作用于精的,作用于气的,有作用于形的。之前跟大家讲过人体的蚁洞法则,人体中处处皆有孔洞,这些孔洞是物质流通的通道。蚁洞的作用除了用于流通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起到筛选的作用。物质进入人体以后要经过层层的筛选,不断过滤、过滤,最终性味相近的就会结到一起,尘归尘,土归土。

……

总而言之,药物有性味阴阳之不同,人身各处也有阴阳属性之不同,药物进入人体以后,或以味用,或以气用,通过人身蚁洞,层层筛选,各归其处,各尽其用,各显其能。这便是药物与人体发生作用的机制。

归真第15讲《阳明之小肠大肠》问答中说到:

谁说肝中没有管道空间?我之前不是讲过人体的蚁洞法则吗?你看到的任何实体都不是真的实体。

归真70讲《人体气机》问答中说到:

同学:请教老师前面上课中提到说陈皮可以疏通内部玄府,什么叫内部玄府呢?

归真老师:就是人身体内部的各种通道,比如说胃有胃孔。

蓝鱼:指内部的蚁洞结构吗?

归真老师:对,可以这么理解。

​二、少阳、三焦的概念和作用:

归真第一讲《三阴三阳》中说到:

接着讲六经,我们现在把人体简化,人体从口腔一直到肛门,这是一条连通的管道,这是在人体的最里层,人体从自然中所吸收的营养全部来自这条管道,这条管道称为阳明。

人体外面是一层皮肤包裹,保障人体不受外邪侵袭,保证人体内部物质不会外散外泄,这层屏障称为太阳。

从内部管道到外面皮肤,其中有无数小管道沟通内外,所有这些小管道统称少阳。

这便是三阳。

归真第12讲《六经作用与水液循环》中说到

六经代表人体的六个层面。

所谓三阳,代表的是人体的功能,也就是通路;

所谓三阴,代表的是人体内流通的物质。

三阳,太阳为表,代表外之通路;

阳明为里,为内之通路;

少阳为半表半里,为内外之通路。

三阴,

太阴为水之循环,

少阴为血之循环,

厥阴为精气之循环。

《课堂问答15》中归真老师回答:

广义来说,人体所有的通道都可以称为三焦,血管也可以称为三焦。

狭义的三焦就是指各隔膜之间的道路。

同学问:三焦管道包括 甲状腺,还包括什么?

老师答:所有的腺体、筋膜、胆管、输卵管、输精管、卵巢管 道、胰腺管道等等这些都是。

归真第18讲《少阳》中说到:

少阳是沟通表里的通道,其主要通路是三焦,其中运行的也是水火,所以说三焦是水火之道路。

这里先跟大家讲一下三焦,所谓三焦,人体中所有的道, 都可以统称为三焦。我之前讲过人体的蚁洞法则,人体内部是相 互联通的,所有联通的这些管道,都是三焦,所以三焦在人体中无处不在。

所谓焦,就是膲,是行人体水火的,所以称为焦。

少阳在表里之间,中间要经过脏腑、肌肉、筋骨这些,所以 三焦管道也比较细,并且比较曲折,所 以人的少阳三焦管道是比较容易堵的。

少阳如果堵的话,则水和火会一起堵在里面,所以少阳不同于阳明和太阳,少阳不通是水火一起堵,是水火之结。

问:老师好!人的血管和经络,是属于三焦管道吗?

答:经络不是,血管从广义上来说也是三焦管道。就比如说高铁也是火车,但它比较特殊,又把它单独拿出来,称为高铁。

归真第12讲《六经的作用与水液循环》中说到:

我们先来看一下人体的水液循环。

水以载热,人体中水液循环一个最大的作用就是输布和散发热量,另一个作用是滋养人体组织。内经中说,人身常温也。人是恒温动物,要保证人体温度正常。人身体表里的循环,胃肠、五脏为里, 皮肤、四肢为表。首先人是一个活人,人身体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生化之热,身体热量传导,主要靠水液对流循环,人身体之热首先随津液行于三焦,达于全身,完成在全身的输布。同时人体则主要通过体表水液蒸发,以向外散热。

我们看人体如何保证体温的正常。人体生化所产生的热,随水液向体表疏散,如果人身体觉得热,就会把皮肤打开,让水液蒸发以散热;如果人身体觉得冷,就会把皮肤毛孔闭合以蓄热,维持人体热量 平衡。一个人如果总是觉得冷,就要考虑是体内生化不足,还是体表毛孔开阖出现了问题,不能蓄热。有的人有时盖点被子就觉得热,不盖被子又觉得冷,这就是毛孔开阖出现了问题,不能维持人体常温。 有一个药叫玉屏风散,主药是黄芪、防风,就是调解体表毛孔开阖的。 人体水液、热量大的循环管道,从口腔到肛门是一条大的管道,为人体内层,为阳明;体表皮肤包裹人身,为外层,为太阳;中间连接内外的就是三焦管道,为少阳,处于表里之间,为半表半里。人体外层 受寒闭而不开,人体不能散热,则人发烧,为太阳病,用麻黄汤,以 开毛孔;人体内层闭而不通,则糟粕不能下导,体内生化之热把肠道 水分蒸干以后,变成燥结,大便不通,为阳明病,用大黄、芒硝,以 去燥结;人体三焦管道不通,水和火结于三焦,火炼水而为饮、痰, 胸胁苦满,时通时不通,则人往来寒热,为少阳病,用小柴胡汤,柴胡疏通三焦管道,黄芩去热,半夏去痰。

现代人大多体内淤堵的多,问题多出在三焦,所以小柴胡用的很多。现在中医有一派很有名的就叫柴胡派。为什么嗓子干、疼可以用小柴胡,是因为人体水液不行,水火互结于三焦,所以咽喉得不到滋润而干、热气上冲而疼,用柴胡疏通管道、黄芩去热、半夏行水,热去水行,则嗓子不干不疼。三阳病主药,柴胡主要作用在于疏通三焦管道,大黄在于疏通肠胃管道,黄芩清三焦中热,黄连清肠道中热。 半夏可以吸水逐水,把水往下导。

以上这一段相当于通过水液循环把三阳通路沟通起来了

……

人体三大系统,其中精气系统是人体电力系统,血液系统是人体 营养输送系统,水液系统是人体热量均衡系统。这个大家先要能理解。 这三大系统都要通过三阳的通路来传递输送。其中精气走经络,经络 贯通内外,血液走血脉,血脉贯通内外,水液走三焦,三焦也贯通内外。同时精气、血液、水液三大系统也相互联系,相互沟通。

这样大家把三阴三阳是不是就联系起来了?

归真第27讲《睡眠》中说到:

这里面呢,有几个概念是大家首先要了解的。

一个是少阳的概念,

一个是厥阴的概念,

一个是三焦的概念。

三焦其实我们之前已经讲了很多了。

焦就是膲,就是人体之膲膜;

所谓三呢,就是多,就是全部的意思。

比如说三令五申,再三申明等等,

所谓三焦,就是指人体所有的膲膜人体中所有的油膜,系膜,如心包膜,肠膜,胃膜,脏腑之间的隔膜,肌肉腠理之间的膜,统称为三焦。

人体从上到下也都是三焦,所以又称为上焦、中焦、下焦。

膲无处不在,所以内经中说三焦为孤之府,为一腔之大府。三焦就像人体中的道路一样,纵横交贯,把所有的各个器官,各个部位连接起来。

那三焦为什么又称为少阳呢?

首先大家要明白少阳的含义。

少阳为一阳,厥阴为一阴。

所谓一阳,一阴,就是阴阳起始的地方。

阴极则阳,阳极则阴,是一个循环,

犹如动脉血流到末梢,之后转为静脉血,

静脉血入肺流于末端又转为动脉血。

少阳厥阴便为末端,所以少阳、厥阴均为阴阳之交界。

三焦是人体中纵横交错的道路,是人体的联络网,而道路除了沟通之外,还有什么左右呢?就是分界的作用。比如现在城市中各个小区的划分,就是以道路为界,而每个区呢又分为各个街道,有街道办事处,等等。现在是把全国分为各个省,宋朝时呢,则分为各个路,以路为行政划分,都是同样的道理。

三焦呢,便为人体之隔界。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这个阴阳的隔界在哪里?就在三焦。内之脏腑与外之人体中间的隔界是三焦,比如人体肌肉肥瘦之间的隔界是一层网膜,那也是三焦。

阴阳可分之再分,分之无尽,比如大路走完还有小路。三焦虽无处不在,但若以人体大的阴阳来分,内脏腑为阴,外人体为阳,内外之隔界也是三焦。

这是三焦和少阳的概念,也是为什么三焦经属于少阳。

在这里顺便跟大家提一下三焦经和心包经。

人有心包经和三焦经,互为表里,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而在马王堆出土的手足十一臂经中并没有心包经。其实心包经和三焦经本是一经,上面说了心包膜也是三焦的一部分,心包也是包含在三焦之内的。三焦起源于下,在两肾之间,心包呢,因为其比较重要,包裹着心,其地位比较特殊,所以后面又把心包单独提出来,称为一经。就如同天津本属于河北的城市,但其离北京比较近,可以拱卫京师,所以把它单独列出来,而成为直辖市。

课堂《问答13》中归真老师答到:

就是不相配的意思,如肝胆相照,心肠相系,孤就是指孤例,与其它的腑有所不同。

归真第30讲《二便下》中说到:

三焦系统的源头也在肾脏,津液会通过三焦系统,走于全身,去滋养人体并进行散热。

同学问:老师,您这么说的肾是三焦的源头。这个三焦是 手少阳三焦经,还是手厥阴心包经,还是说三焦跟手少阳三焦经、 手厥阴心包经不是一个概念。

老师答:有关系,不管是三焦经还是心包经都是源于肾。

归真44讲《脾主运化》中说到:

脾脏与胰相连,胰脏附属于脾,但是胰脏本身其实并不是属于脾脏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三焦的一部分。

归真医理:《人体的运行机制 》中说到:

生命存活需要三个条件,温度、水分和营养。人体亦有两大系统,血脉者,人体营养及热量供应系统,津液者人体水分及热量均衡系统。津液行于三焦,故言三焦者,水火之道路。三焦运行水液,水中涵热,以向全身疏布水分热量,使人体水分热量均衡。人体常温亦常润。人体热多,则三焦水分行于皮肤,化汗而出,带走热量。人体热少,则闭缩毛孔,持热于内。人体热之不布,则寒热并见,水之不布,则燥湿两停。人体血之不行,则为瘀血,水之不行,则化而为饮,甚则成痰。人体内伤百病,不过痰瘀而已。

病则不通,通则不病。

归真77讲《人体经络结构》中说到:

我们最终十二条正经就都有了名字,分别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通过它们的名字就可以知道它们是连在哪一个脏腑上面,是连在手上还是足上。

少阳与胆的关系:

同学:这个少阳好像跟胆没什么关系

老师:跟胆有关系,只是你不懂。十一脏取决于胆,人体也全是三焦。(摘自《课堂问答15》)

以上是我从归真医学讲义中摘取的与蚁洞、三焦、少阳相关的内容,不尽之处,请大家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