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中医为什么要学好脉诊

 花无缺3myj1j3d 2023-12-25 发布于江苏

图片

有一天我终于摸到自己的双左寸脉。这个脉是线下课每个人都要摸一下,只有自己不明就里的一个脉。我被老师发现是两个脉跳,同学们纷纷感兴趣过来摸,有人说脉分叉了。
我心里想着分叉了,那该是什么样?难不成脉跟蛇信子一样?自己摸摸摸不出啥来,自小容易心悸,所以被说什么脉虽然没概念倒也都接受。
最近摸到它原来跟分叉半分钱关系都没有。它是啥样的呢?是在寸口明显两个脉跳,靠里的脉宽窄正常跳得算是和缓悠扬,靠外的脉比较细,脉跳同步。只可惜摸到一次,再摸寸脉又沉默了。
脑洞,难道是小肠或者大肠脉跟心脉一起表演吗?不得而知。不过当年的困惑算是解除了,寸双脉跳,酷呀,有同款吗?
车友最近看了周末中医专家,觉得对。我以为她是咳嗽看中医,原来还是睡眠问题看中医。中医跟她说要先治咳嗽再治睡眠。专家两周才来一趟,是个漫长的事。车友说起大夫问她心脏有没有事,她使劲想了想说没有。大夫再号脉再问心脏从来没有不舒服?说没有。大夫说她心脏有问题。
我有些好奇趁着早饭时间,三口两口吃完了饭,拉过车友的左手,凑合着摸摸,她没有拒绝。她的脉胃气很好,比较软而有力,关稍旺,寸尺稍沉,寸脉没有摸出任何异常。
我也不敢造次,只是说感觉心脏挺好的。
周五我经过一周的少眠终于顶不住请假休息。周一见车友,她跟我说,中医果然不一样,问她心脏。她心脏一直都没问题,大夫说她心脏有问题,结果周四就很难受了,周五感觉就不行了。
她身体素质挺好,平时很勤快从来都不感觉累,但是周六下午2点才吃饭,也是有点饿到了,突然感觉累,午觉睡了40分钟,感觉好了,但是怎么看都觉得心脏有问题。大夫嘱咐不能着凉,不能吃撑。
我听了听情况,想着我摸到的脉象,依然感觉她心脏没有问题。我解释了一下说,你不舒服就是困的。周一到到周三扛了三天,第四天有点扛不住,第五天很不舒服可能就是缺觉。
至于周六感觉累,我想她本来吃东西就很严苛,听说不能吃撑,干脆就饿着,也还缺觉,搁谁也撑不住。
经过她一番考虑之后一切证据都已经向着大夫说的心脏有问题靠拢。当然大夫说的可能是对的。不过一个心脏从来没有不舒服,从来也不感觉累,脉象很好的人,只是失眠是不是说心脏有问题也不好说。
只能说她跟这个专家是有医缘的,专家一看见她就说她的症状跟他们正在研究的一个课题一模一样。这可能也是很幸运的一件事,信任本身就是剂良药,车友肯定是信任大夫的,包括给她推荐大夫的人都算在内的。
这周开始学习姚老的《临证脉学十六讲》了,脉诊学习是四诊合参中对疾病推断起到关键的印证的一步。
脉诊在我国起源很早在秦汉以前的文献中已经有记载。看病号脉起源于扁鹊,后来《难经》发展了《内径》中的脉学,提出“独取寸口”的方法,明确提出“寸关尺”的概念。
到了仲景的《伤寒论》中记载了35种脉象,摒弃了《内径》中的部分脉名,王叔和在此基础上写成《脉经》。首次提出“高骨定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三指脉诊有了规范操作,并且初步确定了“寸口三步”与脏腑的对应关系。
学习中医为什么要学好脉诊呢?
因为脉诊是辩证诊断最重要的诊察手段之一,在望闻问切中起到最后把关的作用。体现在对危重症的判断上,避免失误。体现在对疾病的预后的把关上。还体现在儿科的诊断治疗上。因为小儿是无法描述自己哪里不舒服的,这时候除了收集到的望诊以及跟家长交流的文章信息以外就要靠切脉来做判断。
姚老的案例中,“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虚劳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一个名词。虚劳之人的脉象是弱的,如果摸到跟平常人差不多的脉象要认为是大脉,如果还弹指就很危险了,说明“邪气独居于里,脏真反不能居藏而欲外脱”,这时候千万不能用下法,而要用大剂的生脉饮或者参附汤救急。
疾病是复杂的,看病能看懂病因病机病所是治疗起效的前提。而疾病的三要素是可以通过脉诊作为主要手段来综合判断的。
比如,脉弦可能主风,主气郁,主寒,主饮。
脉涩可能主饮,主湿,主瘀血,主阴枯、阴亏。
脉细不是血虚就是阴虚或阳虚。
比如浮脉主风;紧脉主寒;数脉主热;滑脉主热主痰。
咳喘证中作为病因的痰和饮主观上是很难鉴别的,用脉诊就很容鉴别。“由饮邪引起的咳喘病里百分之九十的脉象是涩脉,痰则将近百分之八十是滑脉”。
脉象还可判断疾病的表里虚实,比如脉浮多主表,脉沉多主里;脉实多主邪实,脉虚多主正气虚;以及前面提到的脉数主热,脉紧主寒。“脉浮实或浮滑多主阳经证,脉沉细弱多主阴经证”。
而《伤寒论》中关于脉象判断预后转归的条文不少:
326条:厥阴中风,脉微浮者,为欲愈;不浮者,为未愈。
289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是否欲愈要看阳气是否来复,而病后脉微微浮是阳气来复的标志。
脉诊在中医诊断中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学习中医就需要学好脉诊。我们都知道正经的艾灸是需要灸前灸后摸脉来判断艾灸是否真正起效的。同理不管是从外治法逐渐过度到内治法,诊脉不仅是判断外治法是否起效的手段,也是判断疾病三要素的手段,是避免漏诊和误诊的最有效手段。
所以,好好学习脉诊吧,“学好脉诊,终生受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