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煮鸡蛋的正确方法,冷水下锅还是热水?煮多久时间能熟,一次给你讲明白

 wyfx100 2023-12-27 发布于浙江

从营养角度讲,鸡蛋煮来吃最好,其次是蒸蛋羹、炒、嫩炸,做蛋花汤也不错。比较流行的是溏心蛋,就是蛋清熟了蛋黄还没熟,很多人更喜欢这种外嫩里软的口感,而不像全熟鸡蛋那样有时候吃起来噎得慌。新鲜鸡蛋这样做来吃还好。但是不新鲜的鸡蛋,沙门氏菌污染的可能性会高很多,就不建议做溏心蛋吃了。

图片

煮鸡蛋,时间把握很重要。鸡蛋煮得时间长,不但鸡蛋口感老,吃起来比较噎人,维生素E也会损失16%左右。因此,煮鸡蛋一定要恰到好处,最好煮得嫩一些,兼顾口感和营养。

应该怎样煮鸡蛋呢?先把鸡蛋放入冷水中,水量要漫过鸡蛋大火先煮开,然后保持沸腾状态再煮3~5分钟把火关掉,用余热把鸡蛋再焖一会儿,一般需要8分钟左右。这样煮出来的鸡蛋状态最健康,蛋清柔嫩,蛋黄刚刚凝固,吃起来鲜嫩不噎人。

最后,记得把鸡蛋从锅里拿出来后要立即用凉水冷却,否则残余的温度会让鸡蛋继续加热而变老。

上面这个方法是最简单的煮鸡蛋方法,很多人都是这样煮的,不过也有人在煮鸡蛋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更好的小技巧,也许与上面这个方法有所不同,但大家不要觉得有冲突,看完也许你就知道并无冲突了!

煮鸡蛋的小技巧

鸡蛋富含蛋白质,入水后蛋白质受热变性,从液态变成固态,这种状态是不可逆的。所以用什么水煮是很重要的。

1、热水下锅(注意是热水,不是开水)

煮鸡蛋的正确做法是用热水煮。热水能让鸡蛋快速转化,但又不会受热过快,蛋壳不会炸裂。千万不要用开水煮鸡蛋,开水持续沸腾,鸡蛋在锅内上下翻滚,很容易撞到锅壁,产生细小的裂纹,然后又受热过快,就会产生炸裂。

图片

锅底刚刚冒小泡时,是煮鸡蛋的最佳时机,水温大概60℃左右,就是微微烫手,就可以放入鸡蛋了。

蛋白质凝固的温度在56℃,这个温度放入鸡蛋,含有大量蛋白质的蛋白会快速凝固。随着水温升高,达到70℃时蛋黄就会受热凝固。

但由于蛋白在外层,受热快,所以会比蛋黄先凝固。鸡蛋下锅后,煮开了转小火,继续煮8~10分钟即可,8分钟是最鲜嫩的状态。

图片

鸡蛋自身含有一些细菌,在持续高温的状态下,可以杀灭细菌,完全凝固的鸡蛋是无菌,但溏心蛋并没有完全灭菌。所以,不建议大家吃溏心蛋。

2、加食盐和醋

很多人都是直接用清水把鸡蛋煮熟,其实加入2样调料更好,就是食盐、醋。

图片

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非常坚硬,加入醋(比如米醋)后,醋酸会和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醋酸钙,蛋壳会变软,及时受到碰撞后也不易离开。蛋壳软化后,也有利于食盐进入鸡蛋内部,加速蛋白质的凝固。

醋优先选择米醋、白醋,没有的话用老陈醋也可以。食盐的用量要根据鸡蛋的数量,一般煮3个鸡蛋放0.5克盐就行了。

图片

3、煮熟后立刻用冷水浸泡

为什么别人煮的鸡蛋,蛋壳轻轻一剥就掉,你煮的鸡蛋蛋壳却剥不下来呢?因为少做了一步。

刚刚煮好的鸡蛋,它“膨胀了”,蛋白和蛋壳的连接很紧密,所以直接剥蛋壳会不好剥,还会沾下一些蛋白。正确做法是从开水中捞出后立刻放进冷水中,利用“热胀冷缩”原理,蛋壳是硬性的,遇冷不会回缩,而蛋白是软性的,用冷水一激就会回缩,使蛋白和蛋壳分开,就很好剥壳了。

图片

另外,煮鸡蛋的时间要控制好,是从水开后计时的,不是放下去就开始计时。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时间太长,蛋黄会发绿,是因为蛋黄里的硫元素和蛋白里的铁元素结合了,会阻碍铁的吸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