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 | 隶书 “福” 字欣赏

 木子LiX 2023-12-28 发布于上海

书的特点:字形扁方左右分展、起笔蚕头收笔燕尾、化圆为方化弧为直、变画为点变连为断、强化提按粗细变化。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点等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俗语称,有福必有寿,有寿必有福,正因如此,这世上独一无二的福字也成为众多书法家笔下的经典题材,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历代名家笔下的隶书福字——


图片
      《曹全碑》作为隶书的经典之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1.扁平舒展。隶书结字多取横势,所以结构一般呈扁方形,但《曹全碑》中有些字的结构之扁到了几乎不能再扁的地步,这是在其他汉碑中所罕见的。如“共”,两横上束下放,左右伸展,上两竖与下两点对应,显得中宫紧结,与中部的波画形成对比。“其”的横画如体操运动员拉开一字腿,上身匀称而收紧。“合”字左撇右捺如一把大伞,将中间部分完全罩住,而“纪”字竖弯钩则极力右伸,使整个字势飘逸舒展。

      2.布白匀称。匀称是汉字结构的最基本的“美”,在《曹全碑》中主要表现在整篇作品布局上,字与字之间的距离、空间基本匀称;单个字中,点画之间互相协调,相同点画间的距离大致均等,字的笔画组合也疏密匀称。如“无”字上面的竖画之间,以及横画之间,疏密一致。点画回环反复者,如“继”字内的四个“幺”,大小一样却不显板滞。类似这样的结构安排,赋予了《曹全碑》工整稳定、清秀文雅的气质。

      3.收放自如。《曹全碑》笔画的收放主要是通过笔画的左右舒展来体现的。如“季”字上收下放,“政”字左收右放。这样收放之间,高低错落,宽窄变化,迎让避就,两部分疏密、远近得以适当调和,使字生动灵活,可以说收放在《曹全碑》中已发挥到了极致,成为此碑不可或缺的主要特征,也是此碑成熟的标志。这一类字大多笔势流畅,静中有动,雁尾翩翩,体态舒徐,疏密纵敛的对比格外强烈。《曹全碑》飘逸秀丽的风格主要体现在这里。

       4.笔断意连。这在前面的甲骨文、篆书中极少出现,而在《曹全碑》中却有不少例子。如“国”字右上转角处的笔画断开来写,这样充实又不迫塞;再看“直”左边竖画的与右边脱开,这样增添了一分委婉变化的趣味。

       5.笔画方折:与篆书相比,隶书笔画更为丰富,其中“折”画的出现,改变了字形结构,这是汉字逐渐转为方块形状的重要标志。《曹全碑》里的折画已经非常成熟,有横折、竖折、撇折、横折折撇等,运用已经相当普遍,如“部”、“好”有好几种折画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大汉简
图片
曹全碑
图片
邓石如  易经谦卦

图片
梁升卿  唐御史台精舍帖
图片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图片
文彭  隶书千字文
图片
吴让之  盖闻经国
图片
伊秉绶  名香五言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