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柏地战斗,红军的至暗时刻,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持枪冲锋

 茂林之家 2023-12-28 发布于湖南

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他擅长行军打仗,指挥千军万马,并且多次创造了以少胜多,打赢数十倍敌人的奇迹。

但主席一生中却很少摸枪,唯有在转战赣南的大柏地战斗中,主席亲自提枪上阵。

那么,大柏地之战究竟有多凶险,为何会让毛主席都持枪冲锋呢?

我党转战赣南

如果说,长征中生死攸关的转折是“遵义会议”的话,那么,红军命运的生死转折就是“大柏地战斗”,这一战我军距离全军覆没,革命火种熄灭只有一步之差。

1928年年底,为了对红军赶尽杀绝,蒋介石调集了湘赣两省,共计3万人的兵力,由何健担任总指挥,开始对井冈山进行“会剿”。

此次敌人来势汹汹,我军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喘息,就在大冬天被蒋介石围攻。

当时红军只有3500多人,蒋介石的兵力近10倍于红军,如此硬碰硬的话,井冈山是不可能守下来的。

大柏地战斗,红军的至暗时刻,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持枪冲锋

此时,红军刚刚守住前两次“会剿”,有许多战士甚至已经回家探亲,但听说井冈山有难,战士们又全都回到了井冈山。

但此时,毛主席却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策,那就是只留一部分人守井冈山,大部队则转战赣南。

对此,毛主席的想法是,只要红军在打游击,那蒋介石就得被牵着鼻子走,井冈山的压力也会小很多,说不定能守住。

大柏地战斗,红军的至暗时刻,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持枪冲锋

如果所有人固守井冈山,面对三万大军的包围,我军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在1929年1月14日,毛主席和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3600人离开了井冈山,并且开始转向赣南。

当时,留守在井冈山的将领就只有彭德怀,但彭总却坚持游击,硬是成功从井冈山的包围圈中突了围,在这之后,“绝境彭德怀”的美名就传遍了红军。

但刚转移到赣南时红军连连遭受了几次大失败,可以用损失惨重来形容。

-------------------------------

赣南大失败

1929年1月14日,红四军主力为跳出蒋介石的“会剿”包围圈,决定转战赣南,开辟新的根据地吗,但到了赣南寻乌县圳下村时,红四军遇到了有史以来最凶险的一次战斗。

2月2日凌晨四五点左右,我党战士刚整装待发,就遇到了国民党刘士毅部的包围。

由于当时林彪提前撤哨,我军的布防直接暴露在了敌人眼前,陈毅和朱德等人被包围在了村子中间。

大柏地战斗,红军的至暗时刻,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持枪冲锋

当时为掩护朱德撤退,他的妻子伍若兰腿部受伤,并且被敌军俘获,最终被杀害在赣州卫府里。

幸亏当时有伍若兰的掩护和朱老总的急中生智,他把大衣一脱,里面的钱全部抛洒出去,敌人都争着抢钱,根本没人过来追,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朱老总已经跑远了。

而陈毅当时也穿着一件大衣,甚至已经被敌人抓住了大衣的衣角,他灵机一动,直接原地转了一圈,将大衣扣在了敌人的头上,自己则赶快逃走。

幸亏当时红军指战员没有慌乱,而是坚持指挥,成功让队伍合并,冲出了包围圈。

据朱老总回忆,当时是一种完全失去控制的混乱,各部之间失去了联络,整个前敌委员会机关全都跑散了,幸亏敌人有些胆怯,如果敌人再追,红军可能就要全军覆没了。

但圳下一战,仅仅是红军转战赣南失败的开始。

大柏地战斗,红军的至暗时刻,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持枪冲锋

很快,红军被穷追不舍,在圳下之败前,红军已经三次失败,第一次是在大余,第二次是平头坳,第三次是崇仙圩。

圳下一战算是彻底打没了红军的精气神,红军被国民党连追了近一个月,已经是筋疲力尽,如果国民党一直这么追,难道红军只有死路一条吗?

答案自然不是的。

2月9日时,红军再也忍不了被追得团团转的无名火,直接回头打了追兵一个回马枪,并且抵达了大柏地。

当天正好是除夕,土豪乡绅们家中都准备了满满的鸡鸭鱼肉,听说来兵打仗了,这些百姓也全部都逃走。

大柏地战斗,红军的至暗时刻,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持枪冲锋

于是,我军坐在了地主家中,美美地吃上了一顿,并且所有战士都表示,他们不想走了,就要在这里和敌人拼了。

主席也想到了,红军真的需要一场胜仗提振士气,否则再这么被追下去,铁打的队伍心也散了。

于是,主席和朱老总拿出了地图,二人在看过地图后,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一个地方,那就是麻子坳。

大柏地战斗,红军的至暗时刻,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持枪冲锋

麻子坳两面都是丘陵,中间只有一条小路,两边的丘陵又不高,正好适合打伏击。

并且,这是瑞金通往宁都的必经之路,如果我们能在这全歼追得最紧的刘士毅,那红军接下来就可以前往瑞金。

说干就干,于是主席和朱老总布下了口袋阵,就等刘士毅往里钻,但这一战却是异常凶险,甚至主席和朱老总都亲自持枪冲锋。

----------------------

大柏地麻子坳战役

大柏地战斗为什么被称为红军的至暗时刻?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毛主席做了一生中唯一一次持枪冲锋?

1929年2月10日,大年初一,天刚刚亮的时候,红军就已经在麻子坳埋伏好,就等身后的追兵钻进布置好的阵型中。

而刘士毅的部队为了追我军,年都没过好,心中更是窝着一团火,对着我军就是猛追。

毛主席知道,这一仗就是我军的生死存亡一战,这仗败,红军必将全军覆没,这战胜,我们还有非常大的转圜余地。

当天下午3时左右,刘士毅的先头部队终于出现,红军早就提前在路边布置了烂草鞋和破衣裳,以及挑粮食的担子,所以他们还以为红军刚刚逃走不久,转身就进了麻子坳追击。

大柏地战斗,红军的至暗时刻,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持枪冲锋

之前主席和朱老总严令过,必须得等先头部队完全走进去才能打,这才能起到围点打援,全部歼灭的效果。

所以,战士们也耐心等待,直到刘士毅的部队全部进入到谷口,朱老总才一声令下。

霎时间,我军发起了攻击,谷中枪声大作,但枪声也只持续了一段,很快我军战士就发起了冲锋,将敌人牢牢地困在了谷中。

因为当时我们的弹药已经严重不足,每个战士只给发了3发子弹,并且,这3发子弹并不是用来打敌人的,而是用来火力压制近身的。

随后,双方开始肉搏鏖战,我军渐渐开始出现弹药不足的情况,红军战士也只好用石块等东西和敌人进行肉搏。

大柏地战斗,红军的至暗时刻,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持枪冲锋

最危险的时候,敌人马上就要突破谷口,和里面的先头部队汇合,主席听说后,和朱老总一同拿起了枪,带着警卫排的十几个人就要冲锋。

要知道警卫排其实本来有三四十个人,但下面战斗压力太大,每过一会儿就有一个战士要补上去,人数甚至已经缺到了要调用警卫排的人。

临行前,主席交代林彪,如果我们回不来,你就带着部队迅速撤离。

这也是毛主席人生中第一次持枪冲锋,也是伟人一生中唯一一次真正的参加战斗。

大柏地战斗,红军的至暗时刻,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持枪冲锋

双方很快就在谷中展开了肉搏战,支援一波接着一波,直到次日下午,被困在谷中的先头部队被全歼,剩余的人看没了希望,也只好作鸟兽散。

大柏地一战,是红军在土地革命时期生死存亡的一战,我军在这次战斗胜利后,迅速甩开了刘士毅的部队,并且在这之后通过不断游击,成功建立了中央苏区。

最终,星星之火开始燎原,中央苏区的影响力也开始不断扩大,中央红军逐渐壮大到了8万余人。

我们无法想象当时是多么危险的情况,可能少一个战士去冲锋,结局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日星座运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