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旦买茶送礼,怎么送才不会出错?老茶客教你3点挑选细节

 小陈茶事 2023-12-30 发布于福建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一到年底,各大茶叶店都开始清库存。

听身边有位同行朋友说,自己从国庆以后,就在备战“年货节”。

提前找厂家定制了很多“高端”礼盒,送父母的、送领导的、送客户的……配备齐全。

还提醒我们,如果现在才去定,流水线根本忙不过来。

若是这样,不就错过了大赚一笔的机会?

村姑陈的第一反应是,高端礼盒,成本应该很贵吧?

朋友说,当然贵了,好几十块钱呢。

我掐指一算,这样的话,茶叶的单价也要提高不少。

对于那些本来就很贵的茶来说,岂不是更买不起了?

朋友又说,不不不,高货早就售罄了。

装在礼盒里的,大部分都是今年或者去年卖不出去的货,正好清库存了,回点现金流,过个好年。

听完他的说辞,陷入了沉思。

不可否认,茶行业里的确存在着这种乱象,俗话叫作“趁火打劫”。

不过,也有很多好茶,等待着年底这个机会,送往大众的茶桌上。

关键在于,你如何选择、如何挑选。

那么,今天的文章就来总结一下,买茶送礼的3大讲究,早看早受用!

《2》

讲究一:投其所好

有句古话说,千金难买心头好。

意思就是,人们会为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惜付出千金的代价。

这个道理,在送礼时同样适用。

并且,还要考虑到收礼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否用得上。

例如,送酒给一个不喝酒的人,送儿童用品给一个单身人士,那就不太恰当了。

但庆幸的是,茶叶,基本没有人会拒绝。

不管男女老少,大家都知道,喝茶是一件对身体好的事情。

可茶叶的品种那么多,光是按工艺,就能分成六大茶类,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红茶、黑茶,该怎么选择呢?

还是那个道理,投其所好。

若是比较重要的人,最好可以去研究下对方的日常喝茶习惯。

如果自己不知道,就去问和他走得近的人,了解下他的生活习性。

喝铁观音的人,就送他铁观音;

喝正山小种的人,就送他正山小种;

中老年人,血压比较高的,可以买一些老白茶;

三十岁左右,比较新潮的,体质正常的,可以买一些武夷岩茶。

更有诚意的办法,就是送顶级的。

比如喝白茶的人,直接送白毫银针,具体看预算。

送完礼,最好还能聊上几句,让对方知道自己做了功课。

其实,比起跟风买故事好听、价格昂贵,品质却不如意的茶,倒不如实实在在,买些好茶。

送茶礼,比起大分量,现代人更喜欢走“小而精致”路线。

几千一斤左右的茶,你买个几两,也就几百块大洋。

当伴手礼送出去,品质不差,既有面子,也有里子,送者和收者都无压力。

《3》

讲究二:送硬通货

很多人都发现,如今茶叶也变成“硬通货”了。

就像普洱茶和白茶,不仅有品饮价值,还有收藏价值。

越陈越香,越老越值钱。

以白茶为例,现在“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了。

老白茶的价值,由它的产区、工艺、储存情况、品类、形态、年份、品牌、种植方式等等,息息相关。

同时,爱喝白茶的人,一般都有边喝边存的习惯。

一部分当成口粮,日常喝。

一部分用三层包装法密封起来,长期存。

三年五年以后,品质优秀的老白茶,价值不可估量。

哪怕不拿出去卖,藏在家里,也会让人觉得满足。

或许会有人不看好白茶,担心它火得快,降温速度更快,但从行业数据来看,在升值空间方面,白茶不输于普洱茶。

况且,白茶的市场相对简单,更容易入门。

品种相对少,有机会的话,还可以挑一些稀缺的品类,像荒野冬片、寒露牡丹、有机秋牡丹等,市面上都不常见的。

用来送礼,对方通常会说:“哇,最近白茶很火啊,越老越好对不对?”

于是乎,当这份茶礼被珍藏,这份心意,也会不断延续。

《4》

讲究三:送有价值共识的茶

很多人都担心,自己“无效送礼”。

换言之,礼物送出去,对方却不了解它的价值,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

尤其在社会交往中,要注意选择与收礼者身份相适宜的礼品,才能使关系朝着如鱼似水的方向发展。

求人办事时,也是如此。

在任何时代,人们的身份和等级观念都很强,对方的身份不同,礼物轻重自然也不一样。

而作为送礼者,则要掌握好茶礼的价值。

然而,茶叶和烟、酒不同,后者一看就知道大概的价格,前者的价格相对模糊。

对于一个不懂茶的人来说,不了解市场行情,无法正确看待茶叶的价值和价格。

如此一来,别人就很难知道你带着多大的诚意。

或许送礼者付出了很多,收礼者却不自知,甚至还会认为那是个便宜货,随便对待。

总不能放一张发票,或者贴个价格标签,那太失礼了。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世纪难题,最简单高效的方法,就是送具有价值共识的茶。

比如牛栏坑肉桂、比如金骏眉、比如白毫银针、比如老白茶……

老茶客一眼就能看出这份礼物的价值,都不用刻意表现出它们的“贵”。

当然了,前提是买到正宗的。

如果买到假货次品,送给对方被识破,讨了个没趣,得不偿失。

另外,更保险的做法,就是选择一些靠谱的大品牌茶。

划重点,一定是靠谱的品牌茶。

假如是广告投入远大于产品本身的产品,还是敬而远之吧,一踩一个坑。

品牌茶的价格和品质都相对稳定,无功无过。

哪怕人家不懂茶,不了解什么古树老树,三坑两涧,台地有机,一看包装,就知道与众不同。

拿起手机,一扫一搜,就能知道茶叶的大概价值了。

送礼这件事,一定要直击内心,不能胡来。

《5》

送礼,是一门学问,也藏着大智慧。

这是我们传统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是人情世故的高度浓缩。

另一方面,存在即合理。

关于情商、人脉、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协调,把握好火候,讲究方式方法.

这样,才能让送礼这件事情,大于送礼本身的价值。

其实,总结来说就一句话:真诚是最好的手段。

人是感性动物,只要坦诚相待,有交情,有信任。

无论送礼是为何事,相信都会顺利不少,最终水到渠成。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