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繁花似锦下的商海沉浮和时代烙印

 尉迟上九 2023-12-31 发布于湖南

当年墨镜王宣布要将金宇澄的名作《繁花》改编成电视剧的消息一放出,就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主要想看看偏爱意识流叙事风格的墨镜王如何还原原著并和他一贯精致讲究的影像风格完美结合,最终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又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

一如既往慢工出细活的墨镜王没有掉链子,这次将自己的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同时,在剧情构思上也花了不少心思,不再曲高和寡的一股脑沉醉于艺术的范畴里,而是融入了类型片的叙事手法,更有噱头和看头,拍得能吸引更多观众的目光。

出于个人经历和家庭背景,对于上海,墨镜王有很深的情怀和感触,或许这也是让他对这部小说格外感兴趣的原因。除了忠于书中的背景外,故事上墨镜王做了很大的取舍和补充。

和书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更加日常细碎化的展现不同,本剧主要就围绕着阿宝展开,看他如何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无名小卒蜕变成上海有头有脸的商界大佬,并透过他周遭有趣的人际关系,搭配耳熟能详的劲歌金曲,结合真实的影像,带领观众重返当年那个经济腾飞的黄金时期,一起重温和见证商海沉浮中的繁花似锦和人情冷暖。

这剧最吸引人的点有四,一来是墨镜王典型的风格展现,服化道非常的考究和精美,有种极具年代感的华贵气息。剧中的穿着和行头现在看来依旧显得十分的洋气和高级,丝毫都不含糊。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就像第一集里爷叔谈及的派头,大到衣服鞋子,小到打火机钱包,即便是个不起眼的饼干盒,也要做到细致正确地还原。饮食文化更是精益求精,大到山珍海味,小到一碗泡饭,至少让观众饱了眼福。

光影的设计一直都是墨镜王的拿手好戏,昏黄的灯光和巧妙的遮挡,烘托出富有感染力的氛围感,熟悉的旋律一起,很难不会联想起他过往作品里的经典片段,瞬间有种穿越到《花样年华》里的错觉,这种容易上头的感觉,让人流连忘返。就像网友说的:看三十集王家卫的电影,只花十五块,超值。

演员在他的镜头里也显得愈发的光鲜亮丽,有着过目难忘的魅力,各个都立得起来,即便是短暂的出场,也能透过其装扮和“张扬”的个性,在看客的脑海中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包括对于镜头的处理和调度,各种俯拍、仰拍和慢镜,玩转得飞起来,结合快节奏的剧情切换和衔接,真实还原的搭建和布景,加上当年无人不晓的明星面孔(费翔、钟镇涛、温兆伦…),曾经那个灯红酒绿趋之若鹜的“黄河路”活灵活现的映入眼帘,引人入胜。

二来方言起到了明显积极加油添醋的作用。原著最大的特点是基本以简短的对白作为叙事的主导,而且是沪语,显得很有腔调和趣味,特别是一些俚语,更加具有本土特色。这剧就挺贴心的为观众提供了两个版本,普通话版和沪语版,我个人强烈建议看方言版。

剧中金句频出,且有言外之意,带有一定的所指及暗喻。片中作为参谋长的爷叔言谈间就表现得简洁老辣,例如:“今天的太阳,晒不到明天的衣裳。”点出时间和机遇的重要性,特别是沪语中的语音语调,讲究一个嗲声嗲气,但气势上绝不示弱。透过台词,也将剧中各色人物的形象塑造得更加饱满。开始阶段,透过老爷子的表现,只言片语间便能显现出其强大的气场,提升了影片的优质格调。

三来最有趣的是宝总和片中三个女人之间互赢互利的暧昧关系,同样透过台词上见招、过招和拆招间的妙语连珠,特别是沪语独有的那种调性,为剧集添加了一丝烟火气息,别具一格。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最会耍嘴皮子的玲子,将很多人印象中上海人的那种精明麻利的样子刻画得入木三分,她对宝总想方设法“惟利是图”的攻势,太绝了。

演员也是齐刷刷的一票上海人,比起《海上花》里梁朝伟的“不响”,这剧反倒响个不停,而墨镜王也将书中诸多的“不响”做了自己的理解和补充,从现阶段的结果来看反响不错,妙趣横生。剧中大多数角色都情绪激昂地说着地道正宗的沪语,感受彼此之间值得细品的关系和牵绊。说到人物关系,这剧里的男女关系并非传统单一的亲密关系,而是一种基于利益互惠互利亦朋友亦商业伙伴的关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宝总的人设,看着胡歌扮演的宝总拄着拐杖走在烟火中的背影,很难不联想到跛豪(剧中的海报也有所指),都是从低到高的个人奋斗史,但阿宝的身上莫名还多了一份墨镜王电影中的自由气质。

片中的每个角色都值得玩味,伶牙俐齿精于算计的老板娘玲子,活泼直率精力充沛的汪小姐,靠脑子话不多但最为亮眼的李李,特别是“济公”扮演的爷叔,震慑全场,演得太好,妥妥地印证姜还是老的辣。即便是配角也毫不逊色,剧中的范老板无疑就是搞笑担当了,将那种没见过世面需要吃吃苦头的样子演绎十分传神。

回到阿宝,这剧也不单单只是很片面的表现宝总在商界的晋级之路,同样也深刻的表现其重人情的性格。包括一开始的车祸始末,为蔡司令背锅,对阿四的帮助等,都体现出阿宝是个有血有肉重情重义之人,并非是只为利益不折手段而心狠手辣的商人。英俊潇洒,有头脑,沉得住气,又重人情,这样的形象很难不讨喜,魅力值爆表,宝总的身上带有强烈的主角光环,一路见证他频频绝地反击的崛起反转之路,非常吸睛。

夜东京的那票人充满了市井气,比较贴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在国有体制里奋发工作的上班族汪小姐;以及揣着十个胆子敢来“黄河路”开饭店的李李;如同杜月笙一般存在的爷叔;气势如虹的金美林;墙头草两边倒爱嬉皮笑脸的范总等等,不是说要对号入座,除了构成角色之间更加戏剧化的牵扯和瓜葛外,操着一口地道的沪语,构成了一幅丰富而生动的群像,在墨镜王华贵绚烂的镜头里多了一份实感和人情味儿。

纵观墨镜王的作品,时间一直都是其作品的核心。这部剧依旧透过时间顺序来推进和讲述,同时剧中也一再强调时间即是金钱的核心价值观。就像剧中爷叔说的:“时间决定一切”。墨镜王过往的作品更多的是偏向于意识流,没有剧本,不断重来,更多的是靠演员的自由发挥,讲求的是氛围感,直到拍到他想要的感觉或者说意境。

四来面对电视剧的篇幅,明显讲好一个故事是吸引更多观众的关键,看到目前,墨镜王几乎摒弃了以往的叙事手法,而是更加接地气的想要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片中你来我往中起起落落间片刻的输赢,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翻盘,也为这部剧提供了更多的看点。

节奏一路开挂,看客的情绪也跟着一路高涨,例如第九集和第十集,就上演了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好戏——黄河路保卫战,各色人物齐上阵,爷叔出场,李李撑场,玲子出力,淘淘、菱红和葛老师助力,当然还少不了幕后操手宝总,一出吊足胃口惊险刺激的反转好戏,看得人很过瘾。

往后宝总或许还会一次次十分睿智地克服艰难险阻,直到登上巅峰,还真像“孙大圣”投胎转世,看似无所不能。重点是他的那份淡定、从容以及耐心,让人很是欣赏,妥妥的上海滩的风云人物。他和三个女人之间的纠葛和牵绊,也让观众有种迫切的探知欲,盼着后续发展。

剧中的“黄河路”在霓虹闪烁和车水马龙间透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不切实际却又格外真实。特别是以现在的目光回望过去,时过境迁,似乎终要面对繁花凋零后的落寞和虚无。时代变更之快难以想象,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街道,求一个机遇的推杯换盏,一刹那的输赢,曾经的风花雪月和成王败寇,商海沉浮中的斗智斗勇和人情世故,花开花落终有时,终将如同过眼云烟,掩埋在时间的长河中。

——谢谢大家的支持——

——欢迎多多关注和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