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中,两种最重要的技术 一是分析“防御机制、阻抗”; 二是展现和分析“移情与反移情”。
防御机制的作用,是回避或处理强烈的、具有威胁性的情感,比如极度的焦虑、非常痛苦的哀伤等等。因为人的本性是不要让自己太过痛苦,防御机制可以看作是一个人为了减少或避免,在冲突、挫折、应激时产生的焦虑和痛苦,心理上产生的自我保护的方式。因为防御机制是在潜意识层面运作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意识到我们正在“防御”,也很难预判“自己要做什么防御”。一个人即使采用的是很原始的、甚至是病理性的防御机制,对他自己来说也是有作用的,如果不是从小到大靠这样的防御机制,他的自尊可能会更加要崩溃。因此,对于咨询师来说,不管做出什么样的评估和判断,在面对来访者的时候,都要理解和尊重他的防御方式,试图去看他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防御机制,又给他造成了什么样的困惑。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以某一种心理的方式或手段,把自己跟现实的关系做出某些改变,不让自己引起心理上太大的紧张和痛苦,使自己比较容易接受。这里讲到的“某些改变”,更重要的是改变的程度,这个程度决定了一个人防御方式的成熟程度。——帮助我们去判断、预判、评估,我们在和来访者见面、咨访或治疗关系中,来访者可能会出现多大困难的阻抗;这决定了如果咨询师要帮助来访者,会有多困难。从这个角度来讲,不管你是掌握多少种的防御机制,一定要分等级。一般把防御机制分为四个等级:“精神病性”的、不成熟的、神经症性的和成熟的。也有把“神经症性的”和“成熟的”合并在一起,分为三个等级。理解防御机制的分类,需要结合人的心理成长年龄去理解。“精神病性”的防御机制是最幼稚、最婴幼儿的水平;“不成熟的”是幼儿的、青少年的,“神经症性的”和“成熟的”防御机制属于成年人的。随着心理年龄的发展,从上到下,防御机制会发展得越来越成熟。注:我们虽然说最幼稚水平的防御机制是“精神病性”的,但是对于婴幼儿来说,他们使用这样的防御机制是非常正常的,因为他们的心理发展年龄只到这个水平。这里说防御机制的性质等级是“精神病性”的,但它跟“精神病”是两个概念。精神病是一个症状,是一种心理疾病,有各种各样的。如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像幻觉、妄想等一些精神病性的症状。临床当中要诊断一个人是精神病,有一点是——他所有的表现背后,共同的本质是丧失了现实检验的能力,不能区分现实的还是非现实的。我们讨论“精神病性”防御机制,其实是在强调其本质当中也是丧失了判断现实的能力。也就是说,使用这种防御机制的人,是在改变自己跟现实的关系,即在自己的思想中把现实改变了。在旁观者看来,感觉好像是发疯了。一个人再痛苦,如果为了去应对这个冲突,把现实都改变了,明显是走得太远了。从这个角度,我们所谓的“发疯”。这一防御机制,一般在5岁以内的孩子中存在。还不到5岁的小孩子,他是没有发展出充分的能力去判断现实的,有时会把童话、幻想或想象当成真实的。没有人说他是有问题的,因为他还小。当然,这在我们成年人的梦、幻想当中也会有。在治疗中,如果来访者大量使用“精神病性”防御机制的话,靠传统的心理治疗性解释很难让它改变,需要通过改变现实来改变他们这样的防御机制。比如服用药物改变大脑神经递质、消除外界的压力冲突或帮助他心理成长发育成熟。此外,提供强有力的人际关系支持,或直接让他们面对现实,能使应用者暂时放弃它们。· 妄想性投射:对外界现实直率的妄想,往往是被害性的,放弃了对现实的检验。被害妄想、关系妄想等各种妄想的心理防御机制都是妄想性投射,通过这样的方式产生妄想症状,这些症状有一个共性——被害性。从人性的本质来看,被害的体验是人类基本的体验。如果我们有机会去观察婴儿,可以看到婴儿有的时候哭得很厉害,周围人花了很多力气哄他,但婴儿仍然在哭。你如果自己观察婴儿的表情,感觉上好像周围人在害他。因为婴儿可能是小肠痉挛,但是他不会说话,他唯一的感受就是非常痛,没有人帮我解决,周围一切都是有害的。所以呢“被害的体验”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有的。但随着年龄的长大,我们逐步会判断,痛苦可能都是有一定的现实原因。但如果一个人二三十岁,现实中没有人害他,他仍然感到有人要害自己己,我们就会说他有被害妄想。当成年人应对痛苦冲突的方式,变成跟婴儿一样,把不存在的事实当成事实,肯定会对现实功能社会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分裂(spiting):主动地将相互对立的情感、自体表征或客体表征分裂开来的潜意识过程。自恋、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经常采用这一类的防御机制。他们在感知人或事情时,往往是“非黑即白,没有灰色地带”的歪曲的认知模式,要么全好,要么全坏,没有中间地带,把好的一面放在一个人身上,把坏的一面只能放在另一个人身上,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一开始还蛮好的,一会又翻脸不认人。比如,会有这样的来访者——初次访谈没进行多久,他就主动表扬你,说你水平最高,几句话就能够把他说到点子上了,他原来找过很多人都不解决问题,你是最理解他的,上海就属你最厉害,会原来找过的咨询师水平很差。但是他现在表扬你,把你抬得很高,把别人说得一钱不值,没过几个月他跑到别的咨询师那里,也可能把你说成一钱不值。因为他无法接受一个很好的人也有缺点,一个可能不那么好的人也曾经有过优点,或者对自己有过帮助。“鸵鸟政策”、“掩耳盗铃”等成语所体现的,是典型的使用否认的防御机制的例子。· 歪曲:为了满足内心的需要,重新塑造一个外界的现实形象3-15岁的“健康”人和人格障碍患者常使用这一等级的防御机制。在3岁到青春期前期这一年龄阶段,心理发展肯定也是不成熟的。前一个等级的防御机制是改变现实,这一等级则是改变亲密感情(或者是因为失落了这种感情)引起的苦恼。第一,人际关系的改善,帮助其建立比较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第二,需要长程的心理治疗,咨询师要做再三有力的解释。我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等级的防御机制如果涉及到人格障碍,那么短期以内改变肯定是很困难的。从广义的角度来讲,生活当中我们对于任何一个人的想法、感受都可以说是投射,因为你认为别人是什么样的,肯定是你带有你主观的感受。狭义上看,投射的概念是个体将自己不能接受的感受归于别人。比如我感到有敌意,但是我不能接受自己对别人有敌意,我就会感受到别人大概对我有敌意。在生活当中可能表现为,严重的偏见、因为猜疑跟别人拒绝亲热,对于外界危险过分警觉以及为了说明被人冤屈而收集“证据”等。个体为解决矛盾冲突或为获得心理满足而应用幻想,或者经常沉湎于孤独的隐退状态之中。可能会极度的自我封闭,整天沉浸在自己的白日梦/幻想当中,不跟人来往或用古怪的行为来使别人远离自己。例如,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在网络当中的交往相对比较安全,可以获得一定的满足,而且自己想撤离就撤离,可以避免现实当中跟人交往时可能受到的伤害。躯体化的过程通常是:由生离死别、孤独或未被接受的攻击性冲动所产生的对别人的谴责,首先转变成自责,然后是诉说疼痛、躯体疾病等。把别人的特点内射到自己体内,并且因此引起了似乎可信的“疾病”。这种防御机制允许应用者以他自己的痛苦或不舒服心情去斥责他人,而不直接向他们提出要求,也不会为了别人忽视他的愿望(往往是未曾表达的)而诉苦。虽然这个概念是西方人创立的,但是在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背景当中,这种现象可能更普遍、更常见。但我们的文化当中,一个人直接表达心理的情绪的痛苦,好像不是那么被鼓励,相反的,生理上的不舒服,比较容易得到周围的同情和帮助,是寻求帮助的一块敲门砖。在中国的精神科门诊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病人来到门诊,不讲心情是否高兴,情绪好不好,而是讲身体哪里哪里不舒服。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生理上的不舒服却在医院里查不出具体的原因。这很可能是躯体化的防御机制所致,因此,一个人总是讲身体不舒服,如果查下来没有什么明显的器质性的疾病,我们要关注背后隐藏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在综合性医院,在内科、外科、妇科当中,经常去推广这个概念,如果你在临床当中发现病人有这么一个现象,不一定是生理上的毛病,而是心理方面的疾病。· 被动攻击:间接被动地把应该直接针对他人的攻击表达在自己身上例如,两三个人一块合伙或者一个团队,个体对团队中的某人有意见,但不摊开来说,而是被动消极地抵抗、抵触,比如说有任务不做,做的不好,拖延,最终导致整个团队失败,也是自己的失败。· 见诸行动/潜意识释放/发泄(acting out):把潜意识的愿望、冲动直接表现出来。即一个人内心当中有某种冲突,有时候不得不一个人去承受、忍受,当面临忍受不了的太大的张力时,化为行动,把潜意识的愿望、冲动直接表现出来。但通过这种方式,虽然情感是释放了,但是在现实当中会给他带来不利甚至于麻烦。比如,一个人莫名其妙地大发脾气、突然做出一些不符合自己个性的冲动性行为甚至违法违纪的行为、滥用药物或自我伤害等等。这种防御机制的使用可以贯穿一个人的一生,3-90岁都可能使用。一个比较成熟的人,碰到急性应激时,也会运用更多神经症性的防御机制,让自己更舒服一点。这一等级改变的是个体的感受或本能的表达。以往经典的精神分析,对这一类个案更感兴趣。一般咨询师能帮助的,治疗能起作用的,就是使用这一等级防御机制的个案,而且在传统的、短程的心理治疗的解释之后就可以发生戏剧性的改变。· 合理化/文饰作用: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加以合理性的解释,借以掩饰潜意识的动机。通俗一点讲,就是“酸葡萄心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例子中,自己的行为的后果就是没有吃到葡萄,合理性的解释就是说葡萄是酸的,潜意识的动机其实是很想吃到这个葡萄。压抑可以说是所有其他防御机制的基础,任何一个其他的心理防御机制都首先在压抑这个防御机制的基础上再叠加其他的成分才变成其他的防御机制的。任何防御机制中都有压抑的背景,潜意识从何而来?就是被压抑到潜意识当中去的。心因性遗忘,或者说失忆症,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压抑。还有时,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看到某个情景,突然一下眼睛湿润,好像要哭,但是又不知道是为谁而哭,这很可能就是运用了压抑的防御机制。· 退行(regression):心理水平退到更幼稚的水平有的时候我们会主动运用一些退行,不少缓解压力的方式就是一种主动的退行,是有助于心理健康的。比如说我们去参加老同学聚会,行为举止表现得就像回到当年一样,这是一个主动的退行,这样的话很释放压力的,很减压的。还有,近来很受关注的话题——二胎,当一个四五岁的幼儿突然要有一个弟弟妹妹,他一下子蛮难面对父母的关注和爱分给其他人,就可能会出现讲话特别幼稚、吃手和晚上尿床等非常典型的退行行为。· 置换/移置:情感改为指向一个比较少情感关注的客体,而不直接针对引起这个情感的人和情景。用一个成语来解释,就是“迁怒于人”。本来惹你生气的是一个很强的比你厉害的让你感到害怕的人,由于这个人不那么容易指向,你就把怒气发泄到一个比较弱的人身上。· 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将不被人接受的本能、冲动以正好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如,一个人很希望别人照顾自己,但是他感受到的,表达出来的都是自己主动去照顾别人。· 解离(dissociation):暂时剧烈改变自己的性格或某种情感有的书上翻译成分离,但分离焦虑或分离创伤中的分离在英文当中的表达是separation,因此用解离可能更为合适。比如,神游,一个人突然出去半天一天,没有预先计划好的,然后回来以后,事后忘记了;还有在遭遇到巨大痛苦和打击的时候,反而每天把自己投入到繁忙的工作当中去,忙忙碌碌的行为也是解离的表现。外科医生常使用这种防御机制来避免过大的情感波动。我们有时候会认为医务人员很冷漠,但其实只要去想想,每天要面对病人死亡或病危,家属痛不欲生,如果不把这些痛苦的情感隔离掉,他们自己可能也会崩溃。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就是一个人能够把现实人际关系的需求和个人的情感体验整合在一起,能同时兼顾到现实当中是否能行得通以及周围人和自己内心的感受,全部整合在一起。· 利他:替代性的建设性的为他人服务,本能地也让自己感到满足。有时候,我们去做公益或志愿者事业,做一些慈善捐助的行为,可能是不仅出于帮助别人,也是为了内心某种满足。如果不做,还会有一种莫名的内疚、过不去,做了心里才舒服。尽管是为了内心的满足,但从最终结果来看,这样的做法是对别人有好处的,也是社会所倡导的。即一个人正体验到痛苦、倒霉的经历,但没有被自己的感受压倒,反而还能跳出来观察自己,幽自己一默——“我居然还有这么倒霉的”。· 压制:意识当中出现想解决矛盾、冲突的冲动,而在意识半意识当中做出了予以推迟的决定。· 预期:为未来不舒服的感受做出切合实际的预期或计划打算。即面临即将要出现的有挑战、压力的事物,做出有目的的仔细的计划、对死亡或外科手术在情感上做出切合实际的预料,同时能在意识中自觉运用“自知力”。比如说,我们在读书的时候,班级里常有这样的人,考试之前非常焦虑、紧张,但最后考出来的成绩都比别人好,其实是因为他比较早的预感到威胁,提前做出准备了。如通过各种游戏、运动或业余爱好来表达攻击性;或者艺术家将所有的情感浓缩在艺术成果当中。一个人感受到他怨恨自己的父亲,如果没有防御的话,他可能直接体验到的就是,指向自己的父亲,非常怨恨。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如果指向父亲的情感是非常怨恨的,这是非常危险的、冲突的,所以会采用各种方式的防御。被动攻击:自杀企图,把自己搞坏,搞自杀,来让父亲懊悔——通过灭了自己让别人感受到被攻击压抑:跟父亲在一起时就说不出的别扭、不舒服,但不知道究竟来源于啥总结来说,防御机制在同一个人身上是动态变化的,随着世界、环境的改变波动,一个成熟的人可能也会在面临巨大的创伤、极度痛苦的应激时退到去使用一些较不成熟的甚至精神病性的防御机制。但如果能够找到更好的应对痛苦的方式,这些原始的防御机制也可以被改变。 张海音:精神分析与孤独10讲课程亮点 (1)张海音老师独家私房课,首次基于心理学观点深入解读“孤独”主题;(2)重审正统精神分析过于强调联结的传统,为孤独正名,赋予其独特价值;(3)通过心理学、文学、宗教、艺术等多学科传统和整合的人文视角理解孤独;(4)教你在浮躁的世界找回真实的自己,学会享受孤独,在孤独中发挥创造潜能。主讲介绍 张海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