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名高地无名炮——碾庄战役赵万绪舍身炸敌堡 | 纪实 高子亮

 文化佳园 2024-01-05 发布于北京

在纪念淮海战役三十五周年的日子里,一位鬓发斑白、精神矍铄的老人,久久站立在碾庄烈士陵园的拱形石桥上,眼含泪花注视着纪念碑上,刘少奇同志提的“浩气长存”四个大字。
这位老人叫刘孝义,三十五年前淮海大战第一阶段,他是九纵一连的指导员。围歼黄伯韬兵团时,他们连担任主攻碾庄南门曹寨子高地的任务。曹寨子是一座地主的庄院,座落在碾庄南门大桥外百米处,是出入碾庄的咽喉要道。这里地势较高,四周有地主家的围墙,围墙外有护庄河,中间有座炮楼,居高临下,黄伯韬一入碾庄,就看中了这个地方;先加深了圩河、四角筑上了地堡群;拉了铁丝网,并驻一个加强营,实际上是一个团的实力。黄伯韬以曹寨子作犄角,进可与东、南各军呼应,退可封锁南门桥,保卫黄伯韬的兵团司令部。由于这里地势险要,我们要进攻碾庄圩,必须先拔掉这只刺人的枣核钉。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九日一更天光景,北风呼啸,寒气逼人。刘孝义带的尖刀排刚摸到圩河边,便被炮楼上的敌人发现,霎时机枪、步枪、冲锋枪齐发,同时碾庄圩内也往这里炮击,构成了一道密集的火网;前沿有些战士倒下了,大伙被逼得伏在壕沟里,动弹不得。刘孝义急得眼里直冒火。他知道中心炮楼是敌人的眼睛,可以控制全圩,不除掉它要攻进曹寨子是很困难的。他想请求团里调炮火支援,可团长正指挥炮营攻击车站顽敌,不可能派部队前来支援。刘孝义立即召集班排干部会议,分析情况,研究进攻方法。时间紧迫,午夜之前打不下曹寨子,势必影响我大军总攻任务。怎么办?刘孝义在黑暗中仿佛看到大伙焦灼的眼神,听到他们跳动的心声。忽然,一个战士摸到刘孝义身边来了,他轻轻地喊了声“指导员”。根据声音刘孝义很快辨认出,这是在四平山战役中解放过来的新战士赵万绪。他高个儿、红脸膛、黝黑的皮肤,性情豪放,是个苦根子。这次转战淮海他作战勇敢,从猫儿窝过河时,他背着武器和几十斤炸药泅水拉着马尾巴就过来了,大家都说他有点子。这次打曹寨子,他被挑到了尖刀排里。刘孝义问他有啥要说?赵万绪说:“眼前威胁我们最大的是中炮楼,我想要你把我当一门炮使。”“当一门炮使”?刘孝义的眼睛突然明亮起来;他早就考虑要把中炮楼炸掉。但是怎么进得去呢?要是强攻,得付出多么大的牺牲?现在赵万绪的要求提醒了他,眼前就有几个解放过来的新战士,由于行军仓促,他们都还穿着敌人的服装未换。让他们混进圩去,或许是可以成功的。但是,他们可靠吗?刚参加革命不久,有真正的无产阶级觉悟和牺牲精神吗?形势十分紧迫,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此刻不能有任何的犹豫,他把赵万绪的身世和入伍后的表现一一作了回顾,当机立断,决定让这个新战士去完成这项光荣的使命。他把赵万绪叫到身边,紧握着对方的双手,仔细地商量了赵万绪深入敌巢的具体办法和应变措施,深情地帮赵万绪在腰间系好了炸药包,披上了敌军大衣,又细心地从另一战士身上要来了一枚敌人的帽徽给他别上。最后,他问赵万绪还有什么要求?赵万绪沉默了许久才呐呐地说:“如果我能活着回来,请考虑我入党的要求。”党,这个神圣又令人向往的字眼,今天从一个新解放过来不久的战士的口中提出来,他深信赵万绪不是用生命来换取政治资本,而是出于纯朴的阶级感情和对人民解放事业的坚强的信念。他坚定地点了点头……
赵万绪迅速从桥下的河边爬过去,绕到圩子的东北角,圩后传来敌人的口令声,此后在中炮楼前传来一阵对话喧扰声,他猜想准是赵万绪混近了中炮楼,最后,惊天动地地一声巨响,中炮楼被炸腾了空,赵万绪爆破成功了。刘孝义他含着泪水,指挥尖刀排乘敌人混乱之机,飞越护庄河,强攻庄圩,经过多次轮番的肉搏争夺战,终于从西南角打开缺口,冲进了曹寨子。
黎明前我大军攻克碾庄,很快地歼灭了黄伯韬兵团。接着解放大军很快又占领了徐州,并取得了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
刘孝义连退出火线时,全连仅剩十八人,他出来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办全连烈士抚恤报表,为赵万绪请功并自愿当赵万绪的入党介绍人,请求上级组织追认他为共产党员。
碾庄战役烈士纪念碑上虽然没有赵万绪同志的名字,但是那“浩气长存”四个镌金大字,却默默地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有一个这样的战士,他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做成了一发克敌制胜的炮弹,将壮丽的青春想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原载《大运河》第十期总第二十四期
一九八三年十月五日徐州日报1983年11月19日第三版《舍身炸敌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