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山石——“玉骨冰肌”水坑

 杨则川书画印石 2024-01-06 发布于四川
上有田黄,
下有山坑。
在寿山石“三坑”中,
水坑石,属于“二当家”

田黄称“帝”,水坑石也算得上是“王侯”。图片坑头水晶冻石

'何为水坑石'

沿着盛产寿田石的寿山溪一直走,在溪水的源头,(寿山东南面约二公里一处名为“坑头占”的山麓)有两个山洞,一个叫坑头洞,一个叫水晶洞

虽然它有数个矿洞,但都出自于一脉,统一被称为“坑头石”

清代有诗云:“惟有水洞在涧底,四时暗溜鸣嘈嘈;其间结窝不可觅,觅得一线群欢号”。

由此可见,水坑产量极其稀少,山坑中的任何一个小类都足以超过它们的总和。

图片坑头牛角冻石

而水坑石的开采也只有600年左右的历史。

为什么如此短暂呢?

一是矿层稀薄,出产量少。

二是矿洞水深,容易塌陷。

明代至今,水坑洞有过几次开采经历:

早期,古人开采时因水坑矿层稀薄,洞里到处弥漫着溪水,开采的效益很低,所以在一次矿洞坍塌后,就没有再进行开采的行为了。

图片

坑头石

解放初期,寿山石农重新尝试用炸药开采,但水坑的水土性质使地表底下的溪水并未退去,只能放弃。

图片坑头石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科技越来越发达,抽水机与滑轮共同助力,但也抵不过水坑石的开采效益,最后也只好放弃。

图片

坑头石
到80年代,寿山石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价格不断攀升,石农们又将目光瞄向了水坑,但没想到的是,开采成本更大,不但要清理原先的矿碴,也要面对溪水,最后也只好放弃。

图片坑头石


'水坑石的特质'

水坑石在地下水的长期浸润、冲刷下,质地特别通透,堪称“玉骨冰肌”。水坑系的晶冻,往往坚结致密,光泽犹如玻璃般清冷。

《观石录》记载的“肤里莹然,暎烛侧影,若玻璃无有障碍。”就是形容水坑石。

图片

坑头石

水坑石与山坑石对比,总体硬度更高,占据了通、透、强的特点,同样透明度极佳的高山晶、冻等,其性质上要略逊于水坑的石头,这也是二者间的辨别标准之一。

图片

坑头石

多数的水坑石还有铁砂点与小砂团。若将杂质剔除干净,大多都难以成材,因此能达到基本要求的水坑石,也是难得的珍品。

图片

坑头石


'水坑石的分类'

水坑石的品种主要按色泽和品质来命名。有别于寿山其他石种姹紫嫣红般的多姿多彩,水坑系的颜色主要有白、蓝、灰黑、灰赭等几种。

其中,白色的有水晶冻、鱼脑冻、环冻;蓝色的主要为天蓝冻;灰赭色的主要有牛角冻、鳝草冻。

水晶冻,极其透明,肌理有棉花絮状细纹。

水坑晶冻素来痴迷追随者众,清代文人黄任在《寿山石》一诗:“名门市门俱罕见,一两半两皆幸遭。大如拇指小枝指,半粟尘垢千爬搔。雕人睨视不敢琢,番曲面执争分毫。闲作小印古篆刻,拣选好手工操刀。”

图片

坑头水晶冻石


鱼脑冻,白色的冻石中,隐约有类似鱼脑的纹路。

图片坑头鱼脑冻石



环冻石,肌理有环状纹理,非常难得,在寿山石中也算是一种“奇石”。

图片

坑头环冻石

天蓝冻,清澈明净的淡灰色冻石中隐隐透露出淡蓝色。

图片坑头天蓝冻石


牛角冻,赭黑色的冻石中透出红气,肌理有水纹,类似水牛角的纹理。

图片
坑头牛角冻石

鳝草冻,石质半透明,肌理有很多小黑点,如鳝鱼背脊上的点点斑纹。

图片
坑头鳝草冻石

桃花冻,白色冻石肌理有许多细小红点,如桃花落水,随波荡漾。

图片

坑头桃花冻石


玛瑙冻,质地通灵,其红色有浓有淡,颜色似玛瑙,光彩灿烂。

图片坑头玛瑙冻

掘性坑头石,散落于坑头洞一带的块状独石,大多为黄色,有丝纹、纹理较粗,质地通透者称之“坑头田”
图片
掘性坑头石

'水坑石如今市场'

现如今水坑石成材的大件作品量非常少,并且与优质的高山石容易混淆、难鉴别,所以它的价格比不上田黄。

民间流传水坑石的珍品多为百年之前的旧物,极为罕见,有「百年稀珍水坑石」的美誉。目前,水坑石的传世作品大多流到境外,被大家视如珍宝。

图片

坑头晶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