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井冈山的历史地位(6)

 朝歌淇水悠悠 2024-01-09 发布于河南

(六)形成了一套理论

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时期初步形成,这是目前对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的准确表述。

v八角楼的灯光

在江西宁冈县(今井冈山龙市镇)城东南16公里处的茅坪村谢氏慎公祠后面,有一栋土砖结构的两屋楼房,楼上有一个八角形天窗,当地群众称之为八角楼。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经常在八角楼居住和办公。

图片

八角楼  (图源:百度)
在八角楼的清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阐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八角楼的灯光在茫茫黑夜里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天上的北斗星最明亮,茅坪河的水啊闪银光。井冈山的人哎,抬头望哎,八角楼的灯光,照四方。我们的毛委员,在灯下写文章……”在茅坪村,这首歌谣传唱至今。
1929年3月,毛泽东指挥了长汀长岭寨一战,缴获了一批土灰布,占领长汀后有了服装厂。相传红军八角帽的设计有几种说法,其中一种是由裁缝出生的红军战士尹德明根据工农红军有8个纵队、井冈山上有八角楼等线索,设计了红军八角帽。我更相信这一种说法,因为这种说法表达了把毛泽东同志在八角楼的创造性的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顶在头上,记在心中,这才是工农红军的最高原则,这代表着这支部队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如果用《智取威虎山》中的唱词那便是:“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来到深山,要消灭反动派改地换天,几十年闹革命南北转战,共产党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红旗指处乌云散……”

图片

红军帽(图源 百度图片)
现茅坪八角楼内陈列着毛泽东当年用过的大砚台、竹筒铁盏青油灯等物品。在土地革命战争馆内,陈列着一盏轻便而简朴的小油灯。这盏被熏黑的、靠灯芯燃出豆点亮光的油灯,是当年红军在井冈山时用过的许多油灯中的一盏。它看起来是那么的普通:一个20厘米高的竹筒做托儿,上面放一个盛有灯油和灯芯的小铁勺,两侧还有一个便于手提的竹皮拧成的竹梁。就是这盏小油灯,在中国革命低潮的时候,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v理论排列

毛泽东在井冈山仅仅13个月(1927年10月-1929年1月),甚至于我们可以精确到天,共468天。(1927年10月3日进驻宁冈古城-1929年1月14日离开井冈山)。
第一:就在这短短的13个月,468天中,迸发出来了一系列我们耳熟能详的词语和句子。
“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实践和理论;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军队建设规范和理论;
“敌进我退、敌住我扰、敌退我追、敌疲我打”十六字诀中的军事游击战争理论;
“三大任务”中的根据地建设、工农兵政权建设的思想理论;
“欢迎反水农民回来割禾”中的革命动力思想,工农统一战线思想;
第二:就在这短短的13个月,468天中,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构成了毛泽东思想,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主线,所以我们才说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时期初步形成。

图片

毛泽东1928年10月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萌动了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总结和思考,1928年11月25日的《井冈山的斗争》则是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的一个比较全面的总结,认真阅读文中至少包含了以下思想理论:
其一是:“武装斗争”中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主要在文章第一部分“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这一理论后来演化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其二是:“工农革命军(红军)”、“工农兵政府”、“土地革命”关系理论。主要在第二部分各小点中综合表达。这一理论提炼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基本内容”。
其三是:工农革命军(红军)的建设理论。主要在文章第二部分“割据地区的现势”第一点“军事问题”中。
其四是:政策和策略的理论。主要在文章第一部分“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中集中表达。
其五是:革命性质和革命力量理论。主要在文章第二部分“割据地区的现势”第五点“革命性质问题”中。
其六是:土地革命政策理论。主要在文章第二部分“割据地区的现势”第二点“土地问题”中。
其七是: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中有文:“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

v思想精髓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1981年6月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文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第一次提出的科学的概念。
(一)实事求是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一文中深刻的分析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说道:“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因为这种奇怪现象必定伴着另外一件奇怪现象,那就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
一句话,红色政权的存在与发展,立足于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
毛泽东又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阐发了这种存在原因的变化,文中分析道:“在统治阶级政权的暂时稳定的时期和破裂的时期,割据地区对四围统治阶级必须采取不同的战略……在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破裂时期……战略可以比较地冒进,用军事发展割据的地方可以比较地广大……若在统治阶级政权比较稳定的时期……最忌把人力分得四散,而不注意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
短短几句话,情况什么样,采取什么对策,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诠释得清清楚楚。
又如:“红军成分,一部是工人、农民,一部是游民无产者。游民成分太多,当然不好。但因天天在战斗,伤亡又大,游民分子却有战斗力,能找到游民补充已属不易。在此种情形下,只有加紧政治训练的一法。”
每一个办法,每一个理论,每一个思想,都是立足实际事物的现实情况,而得出来的,这便是实事求是。
(二)群众路线
毛泽东群众路线的思想核心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我们来看看《井冈山的斗争》中的这一段话:“向自耕农让步问题:尚未详细讨论。自耕农中之富农,自己提出要求,欲以生产力为标准,即人工和资本(农具等)多的多分田。富农觉得平均分和按劳动力分两种方法都不利。意思,在人工方面,愿意多努力,加上资本的力量,可以多得收获。若照普通人一样分了,蔑视了(闲置了)的特别努力和多余的资本,是不愿意的。此间仍照中央办法执行。但此问题,仍当讨论,候得结论再作报告。”
上述即为群众之所想,群众之所急,只是在作文时尚未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为了人民,没找到就继续找,继续探索。
在人民军队“六项注意”中,上门板、捆稻草两条便直接来自群众。当时有群众反映,红军在当地驻扎后,在归还群众的门板时由于没有记号,经常搞错,东家的还到了西家;铺完的稻草四散一地,群众还得收拾。毛泽东知道后便明确提出加上了“上门板、捆稻草”的要求。
至于毛泽东同志在文中还批判了形式上的群众路线,如原文为:“一哄而集的群众会,不能讨论问题,不能使群众得到政治训练,又最便于知识分子或投机分子的操纵。一些地方有了代表会……选举完毕,大权揽于委员会,代表会再不谈起。”
多么深刻而真实的群众路线思考和批判,着实让今天很多人汗颜。
(三)独立自主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的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一次伟大实践,自不必多说。
而实现独立自主探索革命道路的基本方法便是,深入的开展土地革命。土地革命不仅解决了农民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也解决了根据地建设的经济问题,通过分田分地以后,可以征收农业税,粮食等等,同时它还解决兵源问题。
我们用电影《地道战》里歌词来对这一小节的内容做一个总结。“太阳出来照四方毛主席的思想闪金光,太阳照得人身暖。毛主席思想的光辉,照得咱心里亮。主席的思想传四方,革命的人们有了主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