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57】 “到现场就是不一样,感觉书本上的理论、技术,一下子变活了!”体验完一天市政道路检测工作,走出中建三局武昌滨江地下环线项目部,谢成虽已汗流浃背,却意犹未尽。 这是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理实一体化”施工现场教学活动的一幕。“工地当课堂,学院教师与企业工程师一起讲课,这种新颖的模式,可让学生更直观接触最新工艺技术、管理流程,学得快、记得牢、能回味!”该校市政工程学院院长文学说。 “工地当课堂”的背后,是我国工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推动制造强国、高质量发展,工程人才须臾不可缺。能担大任的工程师从哪里来?离不开校企协作。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校企协作常常“貌合神离”,工程人才培养多依赖建模、仿真、算法、理论,离生产实际远,育人实效受限。 为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升级;“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启动……它们有一个共同指向——创新工程教育培养模式,让学生离现场近些、再近些! 空间上从校园到企业,将车间当作课堂、将厂房当作实验室,让学生在工程现场收获新知识、炼就真本领。 “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为什么这台盾构机的油泵启动不了?”巨大的盾构机旁,围满了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盾构维修现场工程师试点班的学生,中铁工服装备分公司西南区域中心副总工程师、企业导师吴沫,指着故障处问道。 “好像是出口的问题。” “控制阀组状况不太正常……” 七嘴八舌的讨论,加上吴沫层层深入地引导,终于,症结找到了:是油泵出口控制阀组的一个弹簧老化,动作不到位引发了故障。 在吴沫指导下,学生们现场更换了弹簧,盾构机的“大转子”终于又转了起来,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过去以课堂和学校实验室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理论学习、生产实践、问题处理是'三张皮’。”吴沫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到企业生产一线现场教学,将岗位职业标准、技术要点有机融入教学内容,丰富了课堂内容,也打开了学生眼界。 形式上从理论到实践,让学生把“真问题”凝炼出来,将“真本事”锻炼出来。 上午,带着扳手和螺丝刀跟随企业导师陈峰进入车间,观察设备运转,参与研发小组讨论,设计技术方案;下午,研究设备,查阅资料,和导师进一步分析技术要点……渐渐地,在车间里的“庞然大物”——4000T双动环梁液压插销升降系统面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子信息方向硕士生王少坤少了陌生、忐忑,多了亲切、自信。 项目即将测试之际,技术人员突然出差,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顶替。“交给我吧,一定完成!”王少坤主动请缨。 得到允许后,王少坤一头扎进了车间,反复测算、凝神思考……一周后,他拿出了测试方案。 调试开始了!没过多久,平台开始倾斜,角度越来越大,众人的心悬了起来。但王少坤却一点儿也不慌——他的方案早已预见到这一点,并给出了解决办法。最终,测试取得圆满成功。 “真棒!他们正在从象牙塔里走出来,快速成长为合格的工程师!”陈峰满面兴奋。 内容上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逐渐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进入企业后,自己的专业所学究竟够不够用?对于这个问题,华南农业大学机械专业2021级学生杨千心里也曾“打鼓”。她的研究项目是机器人工程,涉及机械、电气和计算机等多个学科领域。 好在,企业导师、佛山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院长陈新早已帮她拟定了“进阶式”学习计划:研一在校期间,选修图像处理课程,努力提高编程能力;有了这些基础,入企后识别、记录工程现场潜在问题,了解客户需求,通过硬件选型、算法设计来实施与验证。 进入企业后,杨千感到的,不是“如履薄冰”,而是“如鱼得水”。 (本报记者 周世祥) |
|
来自: xianfengdui111 > 《教育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