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参谋王德等回忆参谋长陈士榘将军

 兰州家长 2024-01-14 发布于甘肃

陈士榘在华东野战军

王德 黄野松

三、努力完成军委和前委赋予的作战指挥任务

一九四七年,华东野战军的“七月分兵”是按照军委的指示执行的。其目的是为了直接配合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转入战略进攻,也为我山东内线打破敌人的重点进攻,逐步转入外线作战,并使华东野战军在内线实行战略反攻,到外线举行战略进攻。三路分兵的具体部署:(一)由叶飞、陶勇率领一、四纵队越过沂蒙公路向鲁南挺逃(二)由陈士集、唐亮率领三、八、十纵队向鲁西泰安、大汉口的方向挺逃(三)陈、粟率领二、六、七、九共四个纵队集结于沂水、悦庄地区,待机出击。

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参谋王德等回忆参谋长陈士榘将军

陈、唐、叶、陶率五个纵队七月初突然进入鲁西、鲁南,对津浦路中段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攻势,使敌统帅部大为震惊。

七月十二日,徐州敌指挥中心立即下令从鲁中调回七个整编师回援津浦线,我军分兵以调动敌军的第一步目的顺利达成,敌军对山东重点进攻的阵势开始紊乱。

七月二日,军委直接电令陈、唐所部协同刘邓大军渡黄河后进行鲁西南战役。这样,就使这次分兵成为华野西兵团执行外线出击任务的开始。

陈、唐、叶、陶所率五个纵队,七月中旬,奉命分别对邹县、滕县、济宁、汉上举行攻城作战,当时正逢雨季,兵力又分散,均未得手。叶、陶两纵在鲁南山区来回转战,天上下暴雨,地下有洪水,前有河流阻挡,后有敌人紧追不舍,情况非常危急,环境极其险恶。陈、唐奉令派队接应,终使叶、陶两纵脱离险境,与陈、唐所部会合。

陈士榘、唐亮率五个纵队于八月初渡过运河,进入鲁西南,与刘、邓大军会师于邪城地区,正是刘邓大军即将出征大别山的前夕。此时,军委来电指出:“刘邓南下作战能否胜利,一半取决陈、唐、叶、陶五个纵队是否能起大作用。”从此,陈唐兵团即直接听命于军委,肩负起支援刘邓大军进击中原战略行动的重大任务。

陈士榘受前委委托执行作战指挥任务的举其大者,在内线有泰安战役,在外线有洛阳、开封战役,这是著名的城市攻坚战,都取得攻城和歼敌的圆满成功。陈士榘对城市攻坚情有独钟,有其特殊的指挥艺术和独特的攻坚技巧。由他指挥打下的城市除上述洛阳、开封、泰安外,还有许昌、峄县、枣庄等中小城市,他参与指挥打的大城市有济南。还有渡江战役中,他指挥的部队占领南京。在我军高级军事指挥员中,有如此众多的攻城作战经验的屈指可数。

陈士榘参与指挥的战役战斗则更不胜枚举。华东野战军在内线和外线作战中,大大小小打了几十仗,而他作为参谋长和前敌指挥,几乎是无役不与无战不参。他到达前方后,打第一仗是宿北战役,这一仗他与粟裕分工,他负责指挥右路一纵和八师由西向东打,粟裕负责指挥左路二纵、七师、八纵由东向西打,最后会攻敌六十九师师部。鲁南战役中分工,陈士榘负责指挥左路一纵、一师,王建安、傅秋涛负责指挥右路八、九、十师及四师一个团,围攻敌二十六师和快速纵队;第二阶段又指挥打峰县,粟裕指挥打枣庄。中途粟裕病倒,陈毅派他去接替粟裕继续打下枣庄。

莱芜战役,陈士榘先率前指在南线临沂以南负责阻击欧震集团八个整编师对临沂的三路进攻。二月十五日,我主动撤出临沂后,陈士榘于十八日赶到北线,参加指挥对李仙洲集团的围歼战及胶济路的追击战。泰蒙战役中他负责指挥打泰安。孟良崮战役他协助陈、粟指挥打张灵甫。

一九四七年七月,外线出击开始,他率领三、八、十纵出击津浦线中段泰安、大汶口等地,接着又攻打鲁西的济宁、汶上,在接应从鲁南突出重围的一、四纵之后,又统率五个纵队进入鲁西南,与刘邓大军会师并掩护刘邓大军南下挺进大别山。陈、唐率西兵团五个纵队转战鲁西南,在接应和掩护陈、粟率部南渡黄河进入鲁西南时,他又奉命在黄河南就近指挥诱敌北上完成对五十七师的合围,并参加指挥沙土集战役,全歼段霖茂五十七师。在挺进豫皖苏过程中,陈士榘指挥右路一纵、八纵和中原五师(即李先念率领的南下纵队),转战于河南睢、杞、太、通、尉、扶、西、淮、周口等地,配合左路陈、粟率华野主力转战豫皖边十余县,共同横扫当地土顽,开辟新区。并于十一月七日至十八日对陇海路徐州至开封段,进行了大破袭战。

十二月中旬,又由陈士榘指挥一、三、四、八纵向平汉路进击,越过黄泛区,对新郑至许昌和陇海路中牟东西段进行大破袭,并打下许昌。接着南下与陈、粟会合,在西平、遂平之间,参加指挥并协同陈谢兵团打李铁军的第五兵团部率整三师,将其歼灭于金刚寺和祝王寨地区。后来,就是豫西打洛阳和豫东打开封的作战指挥。在睢杞战役中,他先负责指挥三、八、十纵,阻击五军的增援,后参加指挥打区寿年和黄伯韬。内外线会师后,协助指挥打济南。

淮海决战中,陈士榘两次出征。第一次是第一阶段追击和围攻黄伯韬的过程中,他率先紧随追击部队,于十一月九日越过陇海路新安镇(今新沂县),从皂河渡过运河,进入碾庄以南五六公里之土山集附近,指挥路南追击部队六、九、十一纵从路南配合路北的四、八、十三纵(由粟裕、张震在路北直接指挥)合围了黄伯韬兵团,十一日开始围歼,三天后,调整部署,交由山东兵团统一指挥围歼黄伯韬兵团,陈士榘率前指与已进至路南的野司会合。

淮海战役作战计划开始部署时,陈士榘参谋长以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的名义,写信给徐州“剿总”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何基伴、张克侠,要他们率第五十九、第七十七军及时起义,配合行动,并着杨斯德去该部进行具体策动和布置。

淮海战役发起后,何、张按照华野意图,按时执行,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八日率部起义,将起义部队拉至枣庄、卞庄地区听候改编。我山东兵团率第七、第十、第十三纵队乘机穿越何、张部防区台儿庄等地,挺进至陇海路上大许屯两侧地段,切断了徐州与黄伯韬兵团的联系,配合由东向西的追击部队,完成了对黄兵团的合围,并负责阻击由徐州东援之敌。

因而,何、张的起义对我军全歼黄兵团起了重要作用,它是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北线作战的第一个大胜利,全歼黄兵团则是第二个大胜利。

第二次是第二阶段最后围歼黄维兵团,陈士榘又一次奉命率前指三纵、鲁中南纵队和特纵一部转赴双堆集战场,向总前委受领任务。总前委确定由陈士果统一指挥中野南集团王近山、杜义德的六纵队、华野七纵队、三纵队等部,合力围歼黄维兵团的核心阵地。经过短暂准备后,陈士榘对参战部队的攻击部署作了调整,加强了火力,组织好步炮协同,于十二月十四日傍晚,发起总攻。经过猛烈的炮火准备后,华野三纵突击营—洛阳营、中野六纵突击营—襄阳营并肩突击,一举攻占了敌人核心阵地的唯一高地尖谷堆,砸烂了敌人的硬核桃乌龟壳,并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反击,牢固地占领了尖谷堆制高点。黄维兵团司令部的中心部位被压缩到平谷堆,完全在我火力控制下。残敌已无力坚守,十五日黄昏,在我军准备再次发起攻击前,突围溃散。黄维兵团被围困十九天之久,终被消灭。

第三阶段最后围歼杜聿明集团时,粟裕在指挥中因疲劳过度,病倒了,委托陈士榘指挥。他不分昼夜,亲临作战室值班,坐镇指挥,使他熟练的战场指挥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在淮海决战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士榘在组织指挥战役、战斗中的特点:一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敌我双方的情况,抓住敌人的弱点,发挥自己的长处,集中优势兵力、火力,迅速歼敌。如一九四八年春、夏,在组织指挥攻歼洛阳、开封守敌的战斗中,我军都是利用守敌麻痹的弱点,采用提前准备,隐蔽企图,远道奔袭和集中兵力、火力,密切协同,连续突击而取得成功的。

二是在战斗关键时刻,深入现场,组织协同,实施指挥。如在最后解决洛阳、开封守敌缩集固守的核心阵地时,他都是亲自入城,到现场组织突击部队之间和集中炮火支援的协同动作,从而保证一次突击成功,速决歼敌。在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宿北战役发起后,他随即去八师指挥所了解、观察、掌握攻打峰山要点的战斗情况当夜又去一纵指挥所了解战斗进展情况,就地解决两个部队互相配合协同动作问题,从而缩短了战斗进程。

三是着眼战略战役全局,全面领会研究上级指示,结合实际,主动提出可行的积极歼敌作战建议。如一九四八年三月上旬发起的洛阳战役,原来军委下达任务为调动歼灭由西安或平汉线、郑州增援之敌,他判断两处敌人迅速增援的可能性不大,乃改为乘敌犹豫不定之际,迅速攻克洛阳。一九四八年六、七月豫东战役发起之前,粟裕、张震遵照军委预定的以寻歼第五军为目标的意图,原拟集中西兵团各纵队南北夹击歼灭第五军于鲁西南地区,经陈士果、唐亮提出建议,改为以三、八纵奔袭开封,调动西援的区寿年兵团于唯祀地区的作战计划,从而实施成功的。

四、负责做好军事领导工作和整军建军工作

鲁南战役后,一九四七年一月下旬,在临沂附近召开了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高级干部会议,即鲁南会议,全军进行了统一整编。会上传达和学习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对形势和任务的指示,着重研究加强部队建设和提高部队战斗力问题。陈毅作了《一面打仗,一面建设》的报告,强调要坚持人民军队的建军路线。报告指出:“华东野战军是山东、华中部队的会合,是全解放区兵力最大集中的地方,是解放区爱国自卫战争主要战线之一,又是美蒋集中大军进攻的主要方向。特别是今后,山东地区的战争将成为中国人民与美蒋恶势力的决战场所之一。因此,我们的任务很大,担子很重。”

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参谋王德等回忆参谋长陈士榘将军

他号召华东全军要树立整体观念,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组织,统一制度,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政治工作,打破山头主义、本位主义和游击主义。实行“以战养战”,夺取敌人武器以武装自己,明确树立兵员、武器、弹药等主要取之于敌的思想爱护装备物资,反对“破坏专家”实行“以战教战”,打一仗,进一步,不断从战斗中总结经验,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能进行更复杂、更大规模的会战。并号召加强军队内部及军政、军民的团结,以争取伟大的胜利。

陈士榘在会上作了全军整编方案的报告。这个方案是他与唐亮共同研究,将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及山东军区和华中军区的主力部队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的具体编组方案,提供陈、粟、谭等首长审查,上报军委批准后,组织实施的。

华东野战军由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治委员,陈士集任参谋长,唐亮任政治部主任,刘先胜、张元寿任副参谋长,钟期光任政治部副主任。并组成中共华东野战军前委,陈毅任前委书记。

华东野战军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共九个纵队和特种兵纵队,后来又组建了第十一、第十二纵队。每个纵队下辖三个师,师以下均为三三制。

通过整编,部队统一了组织、编制、制度,调整充实了基层组织,补充了新战士和解放战士,进一步实现了组织指挥上的集中统一,从而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特别是连续作战的能力。

陈士榘对炮兵建设非常关心。他提议成立特种兵纵队,并推荐新四军军部参谋处长陈锐霆担任特种兵司令员,下辖榴炮团、野炮团、骑兵团、工兵营、特种学校和坦克分队。将鲁南战役中歼灭敌第一快速纵队缴获的坦克、战车、榴炮、汽车等特种装备均交特纵,由其组建我军新的特种兵。各步兵纵队,凡有条件的,均成立炮兵团,由山炮、野炮、步兵炮组成,师成立炮兵营,团成立炮兵连。

陈士榘对后勤部门的建设也抓得很紧。开始由野战军副参谋长张元寿分管后勤,张牺牲后,又调刘瑞龙担任副参谋长,分管后勤工作。军内后勤工作,原由供给部、卫生部、兵站部、军工部等几个部门分管,后来成立了后方勤务司令部,由副参谋长刘瑞龙兼任后勤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统管全军后勤工作,并担任前委委员。

陈士榘对地方支前工作极为重视,亲自抓组织建设和军粮、饲料、军需物资的调拨供应。一九四七年二月一日,华东野战军司令部与山东省政府联合发出《关于战时供应工作决定》,还规定了实行常备民工制,颁发民工服役条例及粮袜柴草统筹办法。

莱芜战役后,全军在胶济路上休整,在大矿地召开了师以上高级干部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指示。粟裕作了莱芜战役经验总结和今后作战任务的报告,黎玉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刘瑞龙作了关于后勤和支前工作的报告,最后陈毅作了增强部队组织纪律性,反对不良倾向,加强政治工作制度的报告。结合总结八个月的作战经验,深人进行运动战的思想教育,加深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解,为迎击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打下良好的政治思想基础。司、政、后三大部分别召开了参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会议。结合各自的业务贯彻前委提出的作战任务和工作要求。

陈士榘在参谋工作会议上,总结了八个月来的作战经验,提出了加强部队军事训练的要求。通过这次休整整训,继续贯彻执行“打一仗、进一步”、“以战教战”的方针,各部队结合自己的作战经验,加深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解,特别是打运动战和歼灭战思想的理解,进行战术和技术训练,从实战需要出发,召开各级战术检讨会,或者通过干部集训等方式,就各部队所参加的战役、战斗进行总结,尤其要注重总结在各种情况下进行战斗组织指挥及突击、爆破、火力三结合的具体经验。

通过总结,广大干部对钳制和突击、进攻与防御的辩证关系,对捕捉战机,采取各种机动作战的方法,以及组织山地和村落的攻防战斗,对发挥炮兵威力,组织步炮协同作战等一些急待解决的重要的战术技术,进行认真地讨论总结,求得有进一步地认识,提高各级干部的组织指挥能力。会议要求广大战士以射击、投弹、爆破、上工作业四大技术为中心,结合班、排、小组的战斗动作,勤学苦练,使技术战术水平有显著的进步。

陈士榘要求加强各级司令部的建设,健全司令部机关的组织编制制度,建立司令部的工作制度。司令部除抓好部队的作战指挥和管理训练外,还要抓好司令部本身的参谋业务训练、参谋工作,司令部工作也要打一仗进一步,通过实战中的业务锻炼提高参谋工作水平。

陈士榘对野战司令部的组织建设抓得很紧,工作要求很严格,亲自选调参谋人员,督促建立战时司令部的值班、检查、报告、通报、总结等各项制度。战前注意部队的部署调整和各项临战准备;战斗打响后,作战室要昼夜值班,情况紧急时,他还通夜与作战参谋一起值班,亲自掌握敌情和战况发展变化,随时处置,从不延误战机;战后则抓紧总结经验。华东野战军的档案资料室至今仍保存着历次战役的命令、指示和总结,这与当年陈士果参谋长抓得紧、要求严有很大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