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mxb08 2024-01-14 发布于黑龙江

辨咳嗽病脉证并治

师曰:咳嗽发于肺,不专属于肺病也。五脏,六腑,感受客邪,皆能致咳。所以然者,邪气上逆,必干于肺,肺为气动,发声为咳,欲知其源,必察脉息,为子条记,传与后贤。

咳嗽,既是一个独立病种,又是其他疾病的一个症状;既是呼吸系统疾病一个主症,又是其他系统疾病兼症。《素问·咳论篇》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肺百脉,五脏六腑之邪皆能上归于肺而为咳。想知道咳的根源,必需认真查看脉搏和呼吸。


肺咳,脉短而涩。假令浮而涩,知受风邪;紧短而涩,知受寒邪;数短而涩,知受热邪;急短而涩,知受燥邪;濡短而涩,知受湿邪。此肺咳之因也。其状则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肺咳,脉短而涩。
风邪:脉浮而涩,(桔梗甘草枳实芍药汤
寒邪:紧短而涩;(甘草干姜汤)
热邪:数短而涩,(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
燥邪:急短而涩;(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
湿邪:濡短而涩,(小青龙汤
这是肺咳的原因。咳嗽是喘息有声严重的会唾血

心咳,脉大而散。假令浮大而散,知受风邪,紧大而散,知受寒邪;数大而散,知受热邪;急大而散,知受燥邪;濡大而散,知受湿邪;此心咳之因也。其状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甚则咽肿,喉痹。


心咳,脉大而散。
风邪:脉浮大而散,
寒邪:紧大而散;
热邪:数大而散;
燥邪:急大而散;
湿邪:濡大而散;
这是心咳的原因。心咳的症状,咳嗽时会感到心痛,喉头梗塞感,严重的会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异物感,或咽痒不适,吞咽不利等

肝咳,脉弦而涩。假令浮弦而涩,知受风邪;弦紧而涩,知受寒邪;弦数而涩,知受热邪;弦急而涩,知受燥邪;弦濡而涩,知受湿邪;此肝咳之因也。其状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
肝咳,脉弦而涩。
风邪:脉浮弦而涩;
寒邪:弦紧而涩;
热邪:弦数而涩;
燥邪:弦急而涩
湿邪:弦濡而涩;
这是肝咳的原因。肝咳的症状,咳嗽时两胁下疼痛,严重的不能转侧,转侧就会两胁下胀满。

脾咳,脉濡而涩。假令浮濡而涩,知受风邪;沉濡而涩,知受寒邪;数濡而涩,知受热邪;急濡而涩,知受燥邪;迟濡而涩,知受湿邪;此脾咳之因也。其状则右肋下痛,隐隐引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脾咳,脉濡而涩。
风邪:脉浮濡而涩;
寒邪:沉濡而涩;
热邪:数濡而涩
燥邪:急濡而涩;
湿邪:迟濡而涩;
这是脾咳的原因。脾咳的症状,咳则右胁下痛,牵引肩背,严重者不可以动,一动就会使咳嗽加剧。

肾咳,脉沉而濡。假令沉弦而濡,知受风邪;沉紧而濡,知受寒邪;沉数而濡,知受热邪;沉急而濡,知受燥邪;沉滞而濡,知受湿邪;此肾咳之因也。其状则肩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肾咳,脉沉而濡。
假如沉弦而濡,是受了风邪;
沉紧而濡是受了寒邪;
沉数而濡是受了热邪;
沉急而濡是受了燥邪;
沉滞而濡是受了湿邪
这是肾咳的原因。咳嗽时腰背互相牵引作痛,严重的就会咳吐痰涎。

肺咳不已,则流于大肠,脉与肺同,其状则咳而遗矢也。
肺咳不见好,大肠就会受病,脉与肺咳相同,大肠咳嗽的症状是咳嗽的时候大便失禁

心咳不已,则流于小肠,脉与心同,其状则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也。
心咳不好,小肠就会受病,脉与心咳相同,小肠咳嗽的症状是咳嗽时会放屁,常常是一咳嗽就放屁

肝咳不已,则流于胆,脉与肝同,其状则呕苦汁也。
肝咳不好,胆就会受病,脉与肝咳相同,其症状是咳嗽时呕吐出苦胆汁。

脾咳不已,则流于胃,脉与脾同,其状则呕,呕甚则长虫出也。
脾咳不好,胃就会受病,脉与脾咳相同,其症状是咳而呕吐,甚则呕出虫子。

肾咳不已,则流于膀胱,脉与肾同,其状则咳而遗溺也。
肾咳不好,膀胱就会受病,脉与肾咳相同,膀胱咳嗽的症状是一咳嗽就小便出。

久咳不已,则移于三焦,脉随证易,其状则咳而腹满,不欲食饮也。
各种咳嗽,经久不愈,三焦就会受病,三焦咳嗽的症状是咳嗽时伴有腹部胀满,不想吃东西。


咳而有饮者,咳不得卧,卧则气急,此为实咳,不能言,言则气短,此为虚咳,病多端,治各异法,谨守其道,庶可万全。
咳嗽还有水饮的,不能躺下,躺下就会气急,这是实咳
不能说话,说话就会气短,这是虚咳,病有多种变化,治疗有不同的方法,严格遵守病因病机,方可以确保安全。

咳家其脉弦者,此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经常咳嗽的病人,脉弦,是内有水饮,用十枣汤治疗
肺里有水,如肺积水,胸积水,不能平躺,一躺就咳嗽。


咳而气逆,喉中作水鸡声者,射干麻黄汤主之。
痰水在气管


咳逆上气,时唾浊痰,但坐不得眠者,皂荚丸主之。
胶痰,黄痰,粘痰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气管炎...



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痰在肺里,无表证。
肺阴实,肺癌。



咳而上气,咽喉不利,脉数者,麦门冬汤主之。
嗓子哑,干咳,肺阴虚



咳逆倚息,不得卧,脉浮弦者,小青龙汤主之。
寒水互结
表寒里寒,天变冷就咳,清晨咳而白天不咳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此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肺痈,肺里面发炎化脓了



咳而气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此为肺胀,越婢加半夏汤主之;小青龙加石膏汤亦主之。
肺胀(肺气肿)


咳而气逆,喘鸣,迫塞胸满而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出清涕,不闻香臭,此为肺胀,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痰湿太多


似咳非咳,唾多涎沫,其人不渴,此为肺冷,甘草干姜汤主之。
肺冷,唾多,不渴


咳而唾涎沫不止,咽燥,口渴,其脉浮细而数者,此为肺痿,炙甘草汤主之。
肺太干了,肺纤维化咽喉干燥,口渴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问曰:饮病奈何?师曰:饮病有四:曰痰饮,曰悬饮,曰溢饮,曰支饮。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为痰饮,水流胁下,咳唾引痛,为悬饮;水归四肢,当汗不汗,身体疼重,为溢饮;水停膈下,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为支饮。
水饮流注胁下,咳嗽或吐痰时牵引胸胁疼痛,这叫作悬饮;
水饮泛溢到四肢肌肉之间,而见身体疼痛沉重,这叫作溢饮;
咳嗽气喘、倚床呼吸,呼吸急迫而不能平卧,外形轻度水肿的,叫作支饮。


水在心,则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必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则少气身重;水在肝,则胁下支满,嚏则胁痛;水在肾,则心下悸。

水饮停滞在心,见心下,胃脘部痞满,呼吸气短,不想饮水。
水饮停留在肺,见吐清稀痰涎,想喝水。
水饮停滞在脾,见气短乏力,身体沉重。
水饮停滞在肝,见胁下支撑胀满,打喷嚏时胸胁疼痛。
水饮停滞在肾,则见心下悸动。

心下有留饮,其人必背寒冷如掌大,咳则肋下痛引缺盆。
水饮在心下胃脘部,病人感到背部寒冷,冷处约有手掌大。
留饮在胁下,则两胁下疼痛牵引到缺盆部位,咳嗽时则疼痛加剧。

胸中有留饮,其人必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
水饮留在胸中,出现短气和口渴,四肢关节疼痛。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 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由浅入深第一种是饮,第二种是留饮,第三种是伏饮。
判断这个伏饮:如果是知道这个人怎么每次一得到感冒,那么严重? 那就是有伏饮。


夫平人食少饮多,水停心下,久久成病,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脉偏弦者饮也。
若吃的少则饮水多,水停心下胃脘,严重的则心悸,轻微的可见呼吸气短。两手的脉弦,属于寒证。如果一手的脉弦,是饮邪停留一处的脉象。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甘遂半夏汤主之。
病人脉象沉伏,没有服泻下药,自己想要泻泄,泻后反而觉得舒畅,虽然下利,心下痞坚胀满,这是留饮有欲去之势,用甘遂半夏汤治疗。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脉沉弦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水饮停在横膈膜中耳不平衡,头昏眩,头疼,胸胁支满。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晕车晕船也可以用。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 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悬饮内痛,脉沉而弦者,十枣汤主之。
脉象沉而弦,是水饮停在胁下,谓之悬饮,可引起胁下疼痛。

脉浮而细滑,伤饮。脉弦数者,有寒饮,冬夏难治。脉沉而弦者, 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有痛者,不卒列,至一百日是或一 岁,宜十枣汤。


十枣汤是在肺底下有水,病人不能 平躺,一定是坐在那里,甘遂半夏汤是在肋间里面有积水,肋膜那地方有积水,甘遂半夏汤,病人还可以平躺,十枣汤病人不能躺平。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水跑到四肢上面去了。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者,木防已汤主之;不差,木防已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支饮停留在膈间,病人气喘胸满,心下痞塞坚硬,面色暗黑,脉象沉紧,
气喘兼有心脏病,腹水脸黑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脾脏肿大,左肋痛

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胸满便秘

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呼吸困难甚至没办法躺下去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 夏汤主之。

吐完以后没有口渴的话,代表这个人有支饮。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小孩子水肿; 口水很多;一看到水就发癫痫。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有表证还有里证,表寒里寒。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 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 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本虚的人,头上箍着金箍棒,或者(像是)带个帽子的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 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咳满即止,而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 渴, 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 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方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 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 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虚人如贫血、血虚的人不可以用发表的药,不可以再发用麻黄。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 

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薰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