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草莓根腐病实战解决攻略!

 农田守护者 2024-01-14 发布于山东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农业栽培技术的发展,草莓成为生活中备受人们喜爱的水果,也促使草莓的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在土地种植面积有限的客观因素制约下,为了提高草莓种植经济效益,草莓栽培悄然开始重茬种植,并且近几年草莓重茬现象成为上升趋势。草莓重茬直接促使根腐病和土传行病害发生几率增大。

对于种植户而言,如何正确认识草莓根腐病,如何有效准确预防根腐病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进行土壤改善,调节土壤微循环系统,从而长久的通过种植草莓从中获取利益。

1、草莓根腐病的类型:

草莓根腐病是由多种病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一大类病害的总称。草莓根腐病根据发病症状分为:草莓白根腐病、草莓鞋带根腐病、草莓红中柱根腐病、草莓黑根腐病等;引起草莓根腐病的病原菌多达20多种,并非单一病原菌所致。

①、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病原菌:草莓疫霉菌(Phytophthora fragariaeC.J.Hickman)新月花顶孢霉菌(Idriella lunata P. E. Nelson et K. Wilhelm)和烟草疫霉菌;

②、草莓黑根腐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镰刀霉菌(Fusarium sp.)、腐霉菌(Pythium sp.)和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sp.);

③、草莓鞋带根腐病病原菌: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 (vahl ex Fr. ) kulILrner);

④、草莓白根腐病病原菌:褐座坚壳菌(Rosellinia necatrix Prill)菜豆壳球孢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

⑤、草莓根腐病危害由强至弱依次分为:草莓黑根腐病>草莓红中柱根腐病>草莓白根腐病>草莓鞋带根腐病;

⑥、草莓根腐病根据发病症状分为急性根腐病和慢性根腐病:

A、草莓急性根腐病(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多发生在春夏季节,雨后叶尖突然凋零,呈青枯状,随之全株枯死。

B、草莓慢性根腐病(草莓黑根腐病):多发生在秋冬季节,以温室大棚发生居多,发病以下部老叶成为紫褐色或紫红色,逐步向上扩散,全株萎蔫或枯死,根部变褐色腐烂,易拔起。

2、草莓根腐病发病因素分析:

①、病原菌因素:草莓根腐病病原菌潜藏在土壤中,一般潜伏时间为3-15年左右;

②、温湿度因素:草莓根腐病在10-20℃左右的环境中不断繁殖、侵染,其中8-13℃环境有利于发病,当温度超过25℃,病原菌繁殖和侵染收到抑制;

③、其它等因素:排水不良或大水漫灌地块发病重,重茬、土壤黏重、施用未腐熟的肥料、中耕或害虫等造成根部受伤多,病害发生严重;

3、草莓根腐病防控管理措施:

①、土壤处理:

A、太阳能消毒法,就是利用7-8月夏季高温,利用高温杀死土壤内的病虫害。

B、利用药剂进行土壤消毒,如石灰氮、棉隆等。

C、轮作换茬,最好是能水旱轮作,如和水稻进行轮作。

②、载前管理:

A、不施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做底肥;

B、用生物菌肥做底肥可减轻病害发生,同时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减轻病害的发生。

C、用50亿/克cfu解淀粉芽孢杆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颗粒剂(撒地康)10公斤-15公斤/亩撒施+30%溴菌腈·咪鲜胺可湿性粉剂(百佳利)500克/亩撒施土壤处理;

③、起苗事项:

A、起苗前应提前浇水,带土起苗,避免幼苗根系发生较大的损伤;

B、在定植时,使用10%春雷霉素·氨基寡糖素可溶液剂(高加米)+30%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霜客)、咯菌腈等进行蘸根,以此来切断病菌侵害草莓根系的途径;

④、定植缓苗:

A、定植缓苗后采用10%春雷霉素·氨基寡糖素可溶液剂(高加米)1000倍液+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清爽)750倍液+40%喹啉铜悬浮剂75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7-10天一次;

B、缓苗后期采用0%春雷霉素·氨基寡糖素可溶液剂(高加米)500克+40%喹啉铜悬浮剂500克+30%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霜客)300克+30%溴菌腈·咪鲜胺可湿性粉剂(百佳利)200克+5亿cfu/克解淀粉芽孢杆菌水剂1000克/亩+生根肥进行滴灌,连续2-3次,滴灌后适时控水10-15天。

草莓根腐病要根据田间病害发生实际情况和环境进行调整用药方案。

以上内容仅为笔者观点,不做任何传播所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