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尨”字怎么读?又是什么意思呢?

 zzm1008图书馆 2024-01-15 发布于上海

有一天,我的女儿放学回来,突然问我一个汉字怎么读——“尨”。我一看这个字,形状似龙,但肯定不读作“long”,心中充满了各种好奇,这个字到底读什么呢?它和龙有一定的关系吗?这引发了我对“尨”字的探索之旅。

图片

一、“尨”字为多音字

“尨”这个字,读音可真是多样。

第一种读音是【máng】,主要指多毛的狗。可以想象一条长毛茸茸、看起来十分温暖的大狗。

图片

第二种读音【méng】,形容杂乱或蓬松的样子,就像是一个刚起床未整理的头发。

第三种读音 lóng,古同“龙”,传说中的神异动物。长似蛇,有鳞爪,能幽能明,能巨能细,能飞天潜水,能兴雨布云。

最后一种读音是【páng】,这个读音,它用来形容高大、庞大的事物或人物,让我想起了古代的巨型建筑或大英雄。

二、“尨”作为通假字的使用

“尨”还有一个隐藏身份——“庞”的通假字,也是表示高大之意。拿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中句子“虎见之,尨然大物也”来说,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这句话的直译:虎看见了它(驴),原来是个庞然大物呢。在这里,“尨”字就是用来形容那只驴子的高大模样。

三、“尨”字形演变

追溯“尨”字的起源,我们可以发现它的甲骨文形体就是一条头朝上尾巴朝下的长毛狗。

到了小篆时期,“尨”字就已经变得很规范了。

而到了楷书时期,“尨”字是从小篆演变而来,基本形成了一个周正的汉字,但与现在“尨”字还是有一些差异。

图片

四、“尨”字的古人使用

“尨”字在《诗经》、《周礼》和《左传》等古代文献中频频露面。

比如《诗经·召南》里的“无使尨也吠”,形容不要让那些毛茸茸的狗吠叫。

图片

《周礼·地官》中提到“凡外祭毁事用尨”,意指用多毛的狗处理残余的祭祀。

古人对“尨”字的运用,让我们对这个字的多层次含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五、“尨”字字形异体整理

在历史的长河中,“尨”字也产生了一些异体字,比如“狵”。

识别并理解这些异体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们是汉字丰富多彩的历史的一部分。

通过对“尨”字的深入探索,我们不仅学到了一个新字,还了解了它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这个字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正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一个缩影。让我们继续在汉字的世界里探险,发现更多的未知之美!

👇
点击下面公众号名片
汉字里的小秘密,等你来发现!

以上分享,如果对您有用,请点【赞】、【在看】和【转发】哦!
您的认可就是给我最大的鼓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