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咳嗽、咳痰的中成药那么多,该怎么选?...

 twy38 2024-01-16 发布于四川

一篇文章彻底搞定

一、痰多色黄型

以痰多色黄为主是有有湿有热证,可酌情选用带有清热、清肺、化痰为主要特征的中成药。

1、橘红丸(颗粒)
【成分】化橘红、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苏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蒌皮、浙贝母、地黄、麦冬、石膏。
【功效】清肺,化痰,止咳。
【应用】作用较强,适用于痰热咳嗽、咳声重浊、痰多、色黄黏稠、胸脘满闷、口干便秘、食少、舌红苔黄腻等症状明显的患者。

2、鲜竹沥液
【成分】本品为竹子加热后沥出的液体。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止咳。
【应用】1)用于治疗热痰壅塞、中风痰迷和肺热咳嗽等病,对于伴有发热、咳痰黄稠、舌红脉数者,尤为适宜。笔者感觉该药作用较弱,如伴高热、痰多,可配合羚羊清肺丸、清开灵使用。

3、川贝枇杷露
【成分】川贝母、枇杷叶、百部、前胡、桔梗、桑白皮、薄荷脑。
【功效】止嗽祛痰。
【应用】适用于风热咳嗽、痰多色黄者,也可用于干咳痰少质黏的燥咳。

【注意】
这类药因为要清热,所以:
1)有寒症的患者,如流清鼻涕,感冒初起发冷寒战,咳稀白痰者都不合适
2)脾胃虚寒,长期腹泻以及其他虚弱体质者慎用
3)孕妇要慎重使用

二、痰多色白型

以痰多色白为主者,为有湿有寒,可酌情选用以下中成药。

1、二陈丸
【成分】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应用】适用于慢性咳嗽。咳嗽气喘、痰多色白体胖、舌苔白腻者,可合三子养亲丸;舌苔黄腻者,可与二妙丸合用。
【注意】
1)本品不宜用于咳嗽伴痰多色黄者。
2)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通宣理肺丸
【成分】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
【功效】解表散寒,宣肺止嗽。
【应用】适用于急性风寒初期的咳嗽。风寒感冒怕冷较重者,可用热姜汤送服以增强疗效。
【注意】
1)本品辛温发散风寒,不适用于口苦咽干、痰黄而黏、心烦、手足心热等症状明显的支气管炎患者。
2)本品含有麻黄,有高血压、心脏病、青光眼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运动员慎用。

3、苏子降气丸
【成分】紫苏子(炒)、厚朴、前胡、甘草、姜半夏、陈皮、沉香、当归。
【功效】降气化痰。
【应用】咳嗽咳痰,痰多色白,尤其是伴喘息者。
也可用于喘证为主,呼吸困难、张口抬肩、喉中痰鸣,甚则不能平卧,胸膈满闷、腰膝酸软者。
【注意】
1)阴虚火旺、舌红无苔者忌服。
2)忌生冷、肥腻饮食,避风寒。
3)本方偏于温燥,对肺肾两虚之喘咳、肺热痰喘等症状者,均不宜用本方治疗。

三、痰多清稀型

咳喘以痰多清稀,甚或以水样为主者,为有寒有水饮,可酌情选用以下中成药。

1、小青龙合剂
【成分】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炙甘草、法半夏、五味子。
【功效】解表化饮,止咳平喘。
【应用】症见怕冷、发热,但无汗,喘咳不能平卧,痰多而稀多白沫、鼻塞流清涕、头身疼痛。也可用于发热不明显,但头痛鼻塞风寒表证明显者。
【注意】
1)本品忌用于内热,虚热、实热都要小心慎用。
2)本品含有麻黄,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肾病、青光眼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运动员慎用。

2、苓桂咳喘宁胶囊
【成分】茯苓、桂枝、白术(麸炒)、甘草(蜜炙)、法半夏、陈皮、苦杏仁、桔梗、龙骨、牡蛎、生姜、大枣。
【功效】温肺化饮,止咳平喘。
【应用】主治外感风寒,痰湿阻肺,症见咳嗽痰多,喘息胸闷气短等。
【注意】
1)热证者慎用。
2)胃脘不适者宜饭后服用,不宜久服。
3)儿童、孕妇、体质虚弱者慎用。

四、痰少或干咳或痰中带血型

以痰少或干咳或痰中带血为主症者,多有风热或实热或血热而有阴虚,可酌情选用以下中成药。

1、麻杏止咳片
【成分】麻黄、苦杏仁、石膏、炙甘草。辅料为淀粉、硬脂酸镁、薄膜包衣粉。
【功效】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应用】适于风热咳嗽,主清肺热,而化痰力弱,适合于外感咳嗽或喘促,症见身热,痰少色黄,舌红口干者。临床常用于各类呼吸道感染重等属表证未尽,热邪壅肺者。
【注意】
1)风寒咳喘,痰热壅盛者,不宜使用。
2)脾胃虚寒者慎用,不宜久服。3)本品含有麻黄,高血压、心脏病、青光眼者慎用。

2、养阴清肺丸
【成分】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白芍、牡丹皮、薄荷、甘草。
【功效】养阴润燥,清肺利咽。
【应用】适用于咳嗽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口咽干燥为主,或痰中带血者。
【注意】
1)本品甘寒滋阴,咳嗽伴发热怕冷,或伴见痰多色白、胸闷腹胀者慎用。
2)本品甘寒凉润,脾胃虚寒见腹泻或大便不成形,不欲饮食,口淡无味,食后腹胀等症状明显者慎用。
3)孕妇慎用。

3、百合固金口服液(丸)
【成分】百合、地黄、熟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当归、白芍、桔梗、甘草。
【功效】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应用】适合于慢性燥咳,咳嗽日久,痰少或无痰,或痰中带血,口咽干燥,午后发热,舌红少苔为主。
【注意】
1)咳嗽伴发热怕冷,或伴见痰多色白、胸闷腹胀者慎用。
2)脾胃虚弱,食少腹胀,大便稀溏者不宜服用。
3)糖尿病患者忌用。
健康养生#流感爆发的季节##健康生活##流感##乙流# 北京·北京市百望山森林公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