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茂林之家 2024-01-16 发布于湖南

“美军简直是疯了,那炸弹跟不要钱似的往我们阵地上投!”

“战士们伤亡很大,这样下去根本无法推进!”

在1951年年底的朝鲜战场上,美军眼看在步兵作战方面似乎敌不过志愿军,干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转变了打法。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他们不再派步兵与志愿军搏斗,而是一口气出动大量飞机、坦克、火炮,用近乎无限的弹药量对志愿军狂轰滥炸。

面对这样的炮火,志愿军寸步难行,被牢牢限制在坑道之内。情况对我方极度不利。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众中央首长为此焦头烂额,冥思苦想,寻找解决的办法。要怎样才能在减少伤亡的同时,让战线向前推进呢?

毛主席沉默着思考片刻,忽然露出笑容:“美军是拿出自己的真本事来了,我们也该回归'老本行’咯!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下,毛主席说:“让我们的'地道战之父’去朝鲜,他一定能行!”

这位“地道战之父”是谁?他到朝鲜之后,又是如何打破危急局面的呢?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红军工兵第一人

王耀南,生于1911年,是江西萍乡人。他一家三代都是安源矿工,本人从小学到了一身矿工本领,其中最主要的技能就是爆破。

从5岁起,王耀南就跟着叔叔伯伯们学习。学什么呢?制作鞭炮!

别看他年纪小,王耀南这时候就已经是乡里有名的“爆破专家”了。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因为家境贫寒,王耀南在8岁那年就下了矿井,负担起繁重的劳动。

在1921年,为了发动和领导工人革命运动,毛主席等革命家来到安源。

在这些革命家的熏陶下,王耀南对革命产生强烈向往。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加入儿童团,和其他孩子们一起参与革命。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王耀南虽然年纪轻轻,却是一等一的能干。在下矿井干活之余,他每天都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在大家开会时,他就待在门外,装作在玩耍的样子,实际上是给里面的众人把风。工人俱乐部每次推出新的传单,都是由王耀南带领儿童团的孩子们四处分发的。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没过多久,王耀南便成为了安源工人运动中的骨干成员。在1927年,17岁的王耀南加入共青团。同年9月,他成为了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2团爆破队的一员。

在1927年,王耀南跟随毛主席参加秋收起义,并上了井冈山。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井冈山其实是个不大的地方,却一下子涌入好几千人的部队,这让当地百姓一时间有些难以负担。当地日常生活用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其中最缺的就是盐。

就在一众中央首长为盐的短缺苦恼时,王耀南站了出来,对毛主席说:“主席,我有办法了!”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哦?什么办法呀?”毛主席问。

“我从小跟炸药打交道,里面的成分我最熟了!我可以从咱们的炸药里提炼出硝盐来,虽然苦了点,好歹也有点咸味嘛!”王耀南挺起胸膛,自豪地说。

一旁的朱老总想了想,一拍大腿:“这个办法好啊!”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得到首长们的同意,王耀南说干就干。他和爆破队的战士们一块儿,支起一口大锅开始烧。

他们把烧出的硝刮出来,再加上些猪皮一起放锅里炼,果然炼出了硝盐。

很快,这一提炼技术就被推广到全军。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在1930年,王耀南被朱老总亲自任命,开始筹建红1军团工兵连。可以说,王耀南是“我国红军工兵第一人”

那之后,红军一路上遇到的无数障碍,都是由他带领工兵连开的路。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红军同志们开辟通往胜利的道路。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在1934年10月,红1方面军共8.6万人的大部队来到于都河北岸,准备向南渡河。

王耀南和工兵营当时在60多公里开外的石城。在短短几天之内,他们急行军赶到于都河边,准备架桥。

于都河的各渡口河宽600多米,河水湍急,最深处可达100多米,砂石铺满河底。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王耀南经过观测,决定在其中的5个渡口处临时架设出5座浮桥来。

当时,工兵营已经准备好主要的架桥材料,但绳索和用来做桥板的木头等还是严重不足。王耀南便发动当地群众,群众送来各种各样的木材,其中包括床板、门板等,此外还有800条大小船只。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在筹集材料的同时,王耀南也在组织工兵和群众一同加入架桥的行列。架桥工作在他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为了不被敌人的侦察机发现,王耀南让众人每天下午4点再开始架桥,晚上8点通桥,等到第二天凌晨时分再把桥拆掉。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这样一来,敌人的飞机飞过来,能看到的只有空荡荡的河面,一丝架桥的痕迹也不会有。

拆除的浮桥,恢复起来也很简单。他们在系锚的绳索上安上浮标,在船的固定处做上记号,拆桥的时候解开绳索,让船顺着水流飘走。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架桥时再把船开过来,捞起浮标,找到记号,就能让浮桥恢复可同行的状态了。

在短短三天时间里,王耀南就带领大家架好了5座浮桥。

在10月18日傍晚,毛主席等首长来到河边,踏上由王耀南、工兵战士们和群众共同建造的浮桥,渡过了这条凶狠咆哮的大河。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在肖华的长征组歌之中,有一句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场景:“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

之后,王耀南继续发挥着他的工兵才能,为红军部队打开道路。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在1935年1月,中央红军三渡赤水后,王耀南再次率工兵连为部队架桥。他们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架起了10多座浮桥,为红军主力创造了四渡赤水的条件。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战后,王耀南获全军通令嘉奖,毛主席更是称赞他为“工兵专家”

刘伯承也曾说:“只要王耀南有烟抽,红军没有过不去的坡;只要王耀南有酒喝,红军没有过不去的河。”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地雷战与地道战之父

大家可能都对“地雷战”耳熟能详,但大家知道是谁发明的这一战术吗?正是王耀南。

在1934年第5次反“围剿”开始时,王耀南便提出采用竹筒等物品,因地制宜,制作地雷阻挡敌人进攻的设想。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是王耀南最早提出用铸铁、石头等做地雷的外壳,完善了从制造到布设的一系列地雷战流程。

要是日本工兵过来扫雷怎么办呢?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王耀南又提出使用自行车内胎、马尾等材料制作地雷绊索,以迷惑敌工兵的办法,还发明了一种“化学雷”,能够有效避开各种排雷法。

当然,在地雷战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偶尔会有一些老百姓,因为各种原因误入雷区。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对此,王耀南又想出一个好法子:可以用电打火,将起爆装置和地雷本体分隔开一段较远的距离。

等我军人员看到日军进了起爆范围,再击发地雷,这样就不会伤害到老百姓了。

“地雷战”受到彭老总等八路军首长的高度重视,他们很快将其在全军推广开来。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王耀南不仅是“地雷战”的发明者,还是“地道战之父”。

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建造大量坚固的碉堡,还修建了许多如蛛网般错综复杂的公路。他们就凭借着这些优势,大肆发动“扫荡”,令百姓苦不堪言。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经过对当地情况的深入调查,王耀南在与众首长讨论后,提出地道战这一战术。

当时的村落内,村民家用来存储食物的地窖等,本就是在地下连通的。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他们可以利用这些小通道,对村落的地下进行改造,将这些原本只能用来藏人或物的地下通道,改造成能防水、防毒、放火,能藏也能打的“战斗地道”。

相信有不少读者都看过电影《地道战》,里面的地道,正符合这些要求。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在王耀南的推动下,部队将地雷战和地道战交替使用。

这种极近距离下的作战方式,使得日军的飞机大炮等优势完全无法发挥。这还能从各种令敌人意想不到的方向进行打击,给敌人造成极大的压力。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时间来到1951年,朝鲜战争时期。这一次,我们面对的敌人,是远比国军和日军更强大的美军。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美军拥有更强大的火力和后勤补给。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此时,对于美军的狂轰滥炸,毛主席决定派出王耀南这一“地道战之父”,让美军也尝尝我们的厉害!

一接到命令,王耀南即刻动身。他率学习团随同第23兵团,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在考察过战场情况后,王耀南立即制定了修筑坑道的计划。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在依照王耀南的指令修筑坑道后,第23兵团的伤亡由每军每日150人,降低到10多人。

面对美军铺天盖地的空袭,王耀南提出通过打坑道战来进行防空。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在部队全面开展坑道作业后,全军伤亡人数再次大大降低。我军每日每个军的伤亡人数,已从最初的80多人降到2至3人。

仅在1952年这一年时间里,志愿军就挖出7789条坑道,总长度达到1980公里。此外,志愿军还挖出惊人的75万个掩体。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在三八线南北30公里内,到处都是我军的掩体。

志愿军凭借这些坑道打冷枪,用“零敲牛皮糖”战术,一点一点地消耗美军。这种战术最终得到的战果,是前5次战役总和的将近4倍!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国老兵,至今都对志愿军抱有深入骨髓的恐惧。

一名美军老兵在采访中说:“(在朝鲜战场上的日子)就是场噩梦。我们走到哪里,都会有志愿军突然冲出来,然后我身边的战友就倒下了……

毛主席仅调一人赴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美军至今心存忌惮

在1955年,王耀南被授予工程兵少将军衔。

王耀南将军结合广大群众的智慧,为抗战胜利、抗美援朝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