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损定位 | 大脑前、中、后动脉

 郑晓安 2024-01-17 发布于黑龙江

脑血管的内容比较多又复杂(我们在学习内容比较多的时候就不能想着一下子全部学完,那样会导致每一部分都掌握不精,或者产生畏难情绪而止步不前,我的方法是①先学少再学多——先列框架,再填充②先局部后整体——拆分任务,逐步突破,最后整合)。

所以今天就先挑一小部分来攻破吧,内容包括:三根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我将其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来学习。

图片
这三根血管在脑中是怎么分布的呢?
图片

图片

①大脑前动脉皮质支供应: 额,顶两叶上外侧面的上部,额叶底面的一部分。

②大脑中动脉皮质支供应: 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分。

③大脑后动脉皮质支供应:颞叶底面,枕叶。

图片

①大脑前动脉的皮质支供应:顶枕沟以前的半球内侧面。

②大脑中动脉的皮质支供应:岛叶。

③大脑后动脉的皮质支供应:颞叶内侧面,枕叶。

图片

①大脑前动脉中央支供应:内囊前肢,尾状核、豆状核前部。

②大脑中动脉中央支供应:内囊膝部,内囊后肢的前部,尾状核,豆状核。

③大脑后动脉中央支供应:丘脑,内外侧膝状体,下丘脑和底丘脑等。

图片
血管分布处有哪些功能区呢?
图片

图片

①大脑前动脉皮质支供应的功能区:中央前回和后回的上1/4,额上回,额极。

②大脑中动脉皮质支供应的功能区:中央前回和后回的下3/4,额中回(书写中枢和皮质侧视中枢),额下回后部(运动性语言中枢),颞上回(感觉性语言中枢),颞下回,缘上回(运用中枢),角回(阅读中枢)。

③大脑后动脉皮质支供应的功能区:枕叶(视中枢)。

图片

①大脑前动脉的皮 质支供应的功能区: 旁中央小叶,额上回, 扣带回,胼胝体。

②大脑中动脉的皮质支供应的功能区:钩回(嗅味觉中枢)。

③大脑后动脉的皮质支供应的功能区:海马旁回,视中枢(楔回和舌回)。

图片
管闭塞后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呢?
图片

知道了各个血管对应的功能区后就可以推导出各血管闭塞后的临床表现啦。

1.大脑前动脉

a.皮质支受损的表现:

①对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下肢重, 上肢轻。(中央前回上1/4和旁中央小叶前部受累)

②对侧下肢感觉障碍,尿失禁。(中央后回. 上1/4和旁中央小叶后部受累,其中旁中央小叶后部 是大脑皮层的高级排尿中枢,对脊髓低级中枢的抑制作用 丧失导致尿失禁)

③对侧.上肢强握和摸索反射。(额上回受累)

④淡漠,反应迟钝,缄默等精神症状。(额极 和胼胝体受累)

b.中央支受损的表现:

①额性共济失调。(内囊前肢额桥束受累)

②对侧中枢性面舌瘫以及上肢瘫。(内囊膝及后肢受累,但此区还有大脑中动脉动脉供血,可无此症状)

颈内动脉的主要分支之一,位于大脑纵裂内,由前向后行,起始段与对侧同名动脉在中线上借前交通动脉相连。它主要营养顶枕沟以前的大脑半球内侧面、额叶底面的一部分和内囊前段,发生病变时主要表现为病变对侧下肢瘫痪,也可伴有下肢感觉障碍。

自颈内动脉发出后,水平向前内进入大脑纵裂,沿半球内侧面胼胝体背侧向后行。分皮质支布于大脑半球内侧面(顶枕裂以前)和半球背外侧面上缘;另发前内侧中央动脉,经前穿支深入脑内,供应豆状核、尾状核前部和内囊前脚。

系颈内动脉在视交叉的外侧发出的分支。此动脉行于视神经的上面,与对侧的大脑前动脉在中线上借前交通动脉相连,然后沿胼胝体沟后行,分布于顶枕裂以前的脑内侧面和额叶底面的一部分。其分支也经半球的上缘转至额、顶2叶背外侧面的上部。此动脉或其分支发生病变,则其营养区域脑神经功能可发生障碍。

在MRA和CTA的图像上一般将其分为五段

图片

1.A1段 水平段。发自颈内动脉的C1段,由后外走向前内侧,至前交通动脉。

2.A2段 上行段(胼胝体下段)。为前交通动脉以后上行至胼胝体膝以下的一段,略向前行。

3.A3段 膝段。环绕胼胝体膝弯曲的一段。

4.A4段 胼周段。位于胼胝体沟内,自前向后走行,也叫胼周动脉

5.A5段 终段。为楔前动脉。

分支与分布

大脑前动脉的皮质支分为额底内侧动脉、额前内侧动脉、额中间内侧动脉、额后内侧动脉、胼周动脉、中央旁动脉、楔前动脉(图3-3-1~3)。其营养顶枕沟以前的大脑半球内侧面及额叶底面的一部分,额、顶二叶上外面的上部皮质。大脑前动脉的中央支:第1组为内侧豆纹动脉,包括返支(Heubner动脉)和基底支,前者供应壳、尾状核前部和内囊下部,后者供应视交叉的背面及下丘脑;第2组为胼胝体旁支,通常分为7~20支细小的胼胝体动脉,分布于胼胝体及透明隔。

图片

2.大脑中动脉

a.皮质支受损的表现:

①对侧面部,.上下肢瘫痪和感 觉缺失,但下肢瘫痪较上肢轻,且足部不受累。(中央前回、后回下3/4受累)

②Broca失语/体象障碍。(优势侧额下回后部运动性语言中枢受累致Broca失语,非优势侧受累导致体象障碍)

③Wernicke失语。(优势侧颞上回后部感觉性语言中枢受累)

④双眼向病灶对侧/病灶侧凝视。(额中回后部皮质侧视中枢受累,刺激性病变引起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破坏性病变引起双眼向病灶侧凝视)

b.中央支受损的表现:

①对侧中枢性均等性轻偏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可伴对侧同向性偏盲 。(内囊膝及后肢受累)

直接从颈内动脉延伸而来,并未参与大脑动脉环的构建。它承载着为大脑输送氧气的重任,确保大脑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得到充足的养分。在进入大脑外侧沟之前,它发出众多分支,深入内囊和基底节,为这两个关键区域提供能量。行走于大脑背外侧面,它的主干在大脑外侧沟中穿行,最终汇入角回动脉。在行进过程中,它持续发出分支,覆盖了除额极和枕叶之外的大脑半球背外侧面。这意味着从额中回以下、中央前回和后回的下3/4,到顶下小叶、颞上及中回、颞下回的上缘或上半,再到颞极内外侧面及岛叶皮质,以及枕叶枕外侧沟以前的皮质区,都有它的踪迹。这些分支为大脑的各个区域输送氧气和养分,确保大脑的各个功能得以正常运转。但若这条生命线受到威胁,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特别是豆纹动脉)出血,就会引发“三偏”症状:出血对侧的肢体、下半面部肌和舌肌会出现瘫痪;受影响的一侧会丧失感觉功能;还会出现视力障碍。而当大脑中动脉邻近外侧沟处受阻时,将对侧的上肢、面肌和舌肌置于危险之中,导致这些肌肉瘫痪或感觉障碍。如果发生在优势半球,还会出现语言功能上的障碍。大脑中动脉:既是我们生命的保障,也是大脑功能的守护者。一旦它受损,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大脑中动脉生理学结构

行程

在影像图像上,大脑中动脉通常被分为五段。

1.M1段 眶后段(水平段)。从颈内动脉C1段分出后,沿侧裂池水平向外行,长约3cm。

2.M2段 岛叶段(回旋段)。在岛阈前方呈“U”形行向后上方。该段发出颞前动脉。

3.M3段 外侧沟段。该段较长,紧贴岛叶的外侧面至外侧沟后支,沿途发出眶额动脉、额顶升动脉、中央沟动脉、中央前沟动脉和中央后沟动脉,如同蜡烛台样,叫蜡台动脉。

4.M4段 即分叉段。为大脑中动脉分出顶后动脉、颞后动脉。

5.M5段 为大脑中动脉的终末支——角回动脉。

M2、M4、M5合称大脑外侧窝动脉组。

图片

分支与分布

大脑中动脉的皮质支有额底外侧动脉、中央前沟动脉、中央沟动脉、中央后沟动脉、顶后动脉、颞极动脉、颞前动脉、颞中间动脉、颞后动脉、角回动脉。其营养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分与岛叶。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为外侧豆纹动脉,由10~20条不等的分支组成,均发自M1段,供应前连合外侧部,壳的大部,内、外侧苍白球,内囊的上半及附近的胼胝体辐射,尾状核的头、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大脑后动脉

a.皮质支受损的表现:

①单侧皮质支受损:对侧同向性偏盲,上部视野较下部视野受累常见,黄斑区不受影响。(单侧枕叶视中枢受累,楔叶病变会引起对侧同向性下象限盲,舌回病变会引起对侧同向性上 象限盲)

②双侧皮质支受损:完全性皮质盲。(双侧枕叶视中枢受累)

b.中央支受损的表现:

①丘脑综合征:对侧偏深感觉障碍,对侧不自主运动,可伴有情感与记忆障碍。(丘脑受累)

起自基底动脉

皮层支供应枕叶、颞叶底部

深穿支供应脑干、丘脑、海马、膝状体

闭塞时引起枕叶皮层闭塞,可有对侧偏盲(黄斑回避);中央支闭塞可导致丘脑梗塞,表现为丘脑综合征: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感觉异常和丘脑性疼痛和锥体外系症状。

主干闭塞引起对侧同向性偏盲,上部视野损伤较重,黄斑视力可不受累(黄斑视觉皮质代表区为大脑中、后动脉双重血液供应)。中脑水平大脑后动脉起始处闭塞,可见垂直性凝视麻痹、动眼神经瘫、核间性眼肌麻痹、眼球垂直性歪扭斜视。优势半球枕叶受累可出现命名性失语、失读,不伴失写。双侧大脑后动脉闭塞导致的皮质盲、记忆受损(累及颞叶),不能识别熟悉面孔(面容失认症),幻视和行为综合征。深穿支闭塞:丘脑穿通动脉产生红核丘脑综合征:病侧小脑性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舞蹈样不自主运动,对侧感觉障碍;丘脑膝状体动脉出现丘脑综合征:对侧深感觉障碍、自发性疼痛、感觉过度、轻偏瘫、共济失调和舞蹈-手足徐动症等。

图片图片

编辑 | Arzt
仅供学习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