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画 | 我心如兰

 四明居 2024-01-20 发布于浙江

让   生   活   有   兰   有   景

如    诗   如   画

图片

龚开的马,郑思肖的兰,钱选的孤山——

这些南宋遗民借画寄托着故国哀思,象征着不移之心。以世俗的角度而言,它们的画作并没有展现出惊人的技巧,但一读诗句题跋,对背后的情愫稍加了解,随即便能感受其中风骨,使观者肃然起敬。

图片
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龚开 | 骏骨图

回顾历史,很多时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能使我们动容,正如孟子所谓“虽千万人吾往矣”和挑战众神的普罗米修斯,又像一去不返的荆轲,面对无法抗衡的力量不改其志,是个人所能达到的最大辉煌。


图片

元钱选(传) | 《孤山图》卷



或许正是被这种超越个人的感情打动,宋郑思肖《秋兰图》卷后留下元明至今三十八则名士题跋,其中有以诗赋唱和思念故国之情,有赞颂所南先生不改其心,有联想到自己的处境际遇感慨唏嘘。大多情真意切,它们与画作共同勾勒出郑思肖的形象,也更使人理解秋兰背后的感情。


图片

《秋兰图》全卷




其中最早的题跋来自元代文人钱逵——


图片

钱逵(?—1384)跋《秋兰图》


九畹凭谁种,孤标每自持。

西风秋欲晚,叶叶向南吹。

苏州人钱逵,博通经史、擅长书法,据说为人淳厚,稽古考订至老不倦。他在诗中说:兰花不论谁种下,孤洁的品质总会保持,哪怕在晚秋的西风之中,兰叶也只向南吹。作为题画诗,文意之中既指秋兰更喻所南,可谓脱俗之句。


图片

郑元祐(1292—1364)跋《秋兰图》

郑元祐同为元代江浙名士,儒学大家。他的题跋下端有部分残破,却不妨碍了解题跋的大意——
所南先生姓郑,祖籍闽地,前人曾于吴地做官,所以在此有百余亩田地。宋亡之后,他常住寺中,每逢前人忌日便向南痛哭。先生见到显赫之人——即入仕元廷的汉人,总是主动避开。据说他还自创祭鬼之法,每晚都要祭祀。先生喜好赋诗,却不求工致;善于画兰,却只为自况,又岂是真的为了画兰花呢?先生自题“本穴国人”(将“本”下的横竖移到“穴”中,即为“大宋国人”),可见其不移之心。对我而言先生可谓挚友,所以粗知这些,遂昌郑元祐。

图片

郑元祐称所南先生为“执友”,可能是年轻时与之曾有交集,他记下所南先生的事迹,为后人勾勒出所南先生形象。
在他之后的陈基,则更将其与另一位极具风骨的南宋遗民龚开联系,说:所南先生画兰蕙荪芷,正如淮阴龚开先生画马,观者但当取其风骨神韵,不可与世俗的风格一概而论。


图片

陈基(1314—1370)跋《秋兰图》


陈基将郑思肖与龚开相提,之后的姚广孝则将其同文天祥并论,他说:

我少年时游于士林,听前辈称郑所南乃在野之文天祥,文天祥乃在位之郑所南。当时我不相信,等到读过所南先生的文集,又见到这幅兰画,见它根不着土,虽游戏翰墨却不忘故国,先生之心真如铁,磨而不会变薄,染而不会变黑,我终于相信。

图片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禧,字斯道,法名道衍,号逃虚老人,又称独庵老人、懒阁翁。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

图片

姚广孝(1335—1418)跋《秋兰图》


姚广孝生活在元明之交,是位颇传奇的人物。他的题跋写出许多后人的心声:初识郑思肖,很可能会略感他刻板不化,像一位死气沉沉的守墓人。按常理而言,既然时移世易,人也应当随之改变,所谓“笔墨当随时代”。但一旦读过他的文章,了解他的经历,再见过他的兰花,不免使人感慨:史上确实还需有这样的人物,才能验证许多道德、伦理与法则的终极价值,正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到明代,题跋者依旧名士云集,首当其冲是唐寅的好友都穆——


图片
都穆(1458—1525)跋《秋兰图》

香魂零落伏谁招,千古灵均恨未销。

却忆含毫垂泪日,北风吹鬓正萧萧。

都穆的跋诗极见水准,他将故国哀思融汇在形象之中,描绘出一位含毫垂泪、两鬓萧萧的文士。诗中想象的成分更多,毕竟此时距离郑思肖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半世纪,所南先生已然成为一个符号,不再是可以从亲身经历追忆的人物,而是历史的一部分。

因此,明代题跋大多是题诗,如著名的吴中四才子——除唐寅外,祝允明、徐祯卿、文徵明,以及唐寅的挚友张灵都在卷后留下题跋。在他们的题诗中,所南先生最终与兰合二为一,作为“空谷幽兰”,化入后世文人的记忆之中。


图片

祝允明(1460—1527)跋《秋兰图》

湘犹国地,蒙古何境。

九畹一死,呜呼屈郑。


图片
徐祯卿(1479—1511)跋《秋兰图》

是处丘原成草莽,芳根无地着幽兰。
南人自写西风恨,合与离骚一例看。

图片

文徵明(1470—1559)跋《秋兰图》

江南落日草离离,卉物宁知国事移。
却有幽人在空谷,居然不受北风吹。


如果以沈周、文徵明这类性格温厚的儒士代表了文人温柔的一面,那么郑思肖便代表了文人坚定的立场、顽强的内心。

他晚年时将其在宋亡之后四十年间写下的二百五十首诗、四篇杂文、五篇序言集结成书,命名《心史》,藏在苏州承天寺的一口枯井下。而后沉埋三百五十年,直到明崇祯十一年(1638)被人取出,书页装在一个铁匣中,匣盖书“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封”


图片


如果从现实的角度理解,郑思肖的许多做法古板甚至可笑——改个名、换个坐位,能改变什么?但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正如孟子、荆轲,改变的并非他所处的现实,而是后世千千万万仁人志士的内心,使之坚定信念、立志不渝。

图片

这是中国文人亘古不变的追求,也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基石。人不是机器,前行的困难需要理想的激励、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真理与道德的感召,所以我们需要郑思肖、需要文天祥,他们践行的足迹即是文明的烛光,引领我们前行至今,正如数百年后梁启超先生谓郑思肖的《心史》:


此书一日在天壤,

则先生之精神与中国永无尽也。


而先生之精神何在?正在一丛小小的兰中,流传千年,熠熠生香。


图片

参考中华珍宝馆

|冯嘉伊

图|网络

让我们一起分享生活. 微信 :zwd-87399611
口令:一兰一景 加群



图片
回顾
2022【一兰一景】网上兰展

𝟐𝟎𝟐𝟐一兰一景第四届网上兰展|佳作赏析第1期

𝟐𝟎𝟐𝟐【一兰一景】第四届兰景网展|佳作赏析二

𝟐𝟎𝟐𝟐【一兰一景】第四届兰景网展| 佳作赏析三

𝟐𝟎𝟐𝟐【一兰一景】第四届兰景网展|佳作赏析四

𝟐𝟎𝟐𝟐【一兰一景】第四届兰景网展|佳作赏析五


图片

美编:丁点儿    策划: 陈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