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部游 贵州游侠 十三、走马塘古村 离开保国寺,乘坐公交车前往走马塘。到达后没有看到有古村落,就向路人询问,得知前行和右转都可以到达,于是我道谢后直行,走了数百米进入了古街。 走马塘始祖陈矜于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由今江苏苏州举家迁至明州出任知府,死后葬于茅山,其子陈轩为父守灵,居住于走马塘,四代子孙繁衍。自北宋建村以来,培育了76名进士,被称之为“中国进士第一家”,宋徽宗钦赐“忠孝里”,之后地方官员凡经过此地,皆“文管下轿,武官下马,牵马走过河塘,走马塘的名称由此而来。现在走马塘获得多项国家、省级称号。 街旁有荷花池,景点牌介绍:走马塘原有大小池塘70多个,族人约法三章,保护池塘河流。
沿街有二层楼建筑,规格较高,街面及小巷均铺设规整石板。
接近古街尽头,有飞檐翘角的民居。再走是新陈氏宗祠,清时因火灾而毁,后在原址重建,故称之为“新陈氏宗祠”。与之呈九十度的一座二层楼与祠堂间有园拱门,但砖拱非常单薄。
从拱门下走过,沿河道前行,有涂抹成白色的单层古建筑。
前行有铺设了水泥桥面的古石梁桥旧址,水泥梁上还镶嵌有古老的桥名石。
过一座小桥后右转,有小河道穿过村子,两岸都是石料垒砌,堤岸也成为了房屋基础。估计这就是“走马塘”了,小河也叫做“君子河”。
河边曾经设有“公和米店”,是旧时粮食买卖和加工的店铺,逢收割季节,从乡间收购稻谷,加工后运到宁波销售。
一栋楼房是陈秀惠在上海经营浴池业后修建的。门楣上有福禄寿喜、三星高照、凤戏牡丹图案。内部则为西式装修。而梁架等却采用中国传统手法。
一座祠堂为“瞻衮堂”,为十三世孙公创建,于嘉庆年间火灾后重建,堂中珍藏了10幅清代画像和重建碑。可惜大门紧锁着。
前行左侧有飞檐翘角的古民居建筑,对着一片较为宽敞的水面,一角有绿油油的水生植物,对面有一棵生机勃勃的大树,我沿路走了过去,看到有阶梯通往河中,一棵重阳木古老沧桑,据说有千年之久。树根与支撑的石柱抱在一起,难舍难分。树根分成几根,酷似鸡爪。古树所对的一条小巷因长期有人在河边挑水,而被称之为“挑水巷”,巷道旁的一堵墙是用大小不一的石块与砖块堆砌而成,看上去非常坚固。
返回主道继续前行,路旁有“百年诊所”,因主人外出,没有看到。
这里许多人家的正房都像寺庙祠堂般飞檐翘角。
村中还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大礼堂。
一个大池塘对面有一个大院,内有两栋四级封火墙的房屋,其余都有高墙围护。而其对面更有四栋前后排列的高墙大屋,风格一致,应该是一个大家族的建筑。这个建筑叫做“中新屋大院”,是村中最大的毗连式大院落,建于清中晚期,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
一座陈氏宗祠黑漆涂抹,为鄞州区文物保护单位。在陈氏八世属鼎盛时期,出来七名进士,官吏14位之多。
不远处还有三栋高封火墙的前后排列楼房。
再走就到了另侧村口,有村名牌坊。继续前行就到了我下车问路之处。看到有公交车通向奉化,就上车前往。 (2023年10月2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