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真菌病与药物治疗需要掌握的要点 | 合理用药

 思思120 2024-01-22 发布于广西

真菌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指肺和支气管的真菌性炎症或相关病变。虽然肺真菌病常与肺部真菌感染混用,但其实存在差别。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除感染外,肺真菌病尚包括寄生、过敏等疾病状态。

导致肺真菌病的真菌分为两类,即致病性真菌与条件致病性真菌致病性真菌属原发性病原菌,可侵袭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如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等,主要流行于北美,我国十分少见。条件致病性真菌也称机会性真菌,如曲霉属、隐球菌属、毛霉菌、肺孢子菌、念珠菌属等,是我国常见的肺真菌病病原体。这些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定植于人体内,当宿主免疫状态发生变化时致病。免疫抑制状态时患者易发生肺侵袭性真菌病,如粒细胞缺乏、器官移植、恶性肿瘤化疗、长期大剂量应用激素等。当宿主存在轻度免疫抑制(如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或肺结构性病变(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空洞等)时,患者也会发生相应病变。

肺真菌病常用药物主要如下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艾沙康唑;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多烯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制霉菌素。


1、肺念珠菌病

1念珠菌广泛存在环境中,也可寄生于人的皮肤、口腔、胃肠道和阴道等处。引起人类致病的念珠菌主要有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等,以白念珠菌最为常见

2侵袭性念珠菌病是常见的院内感染,病死率高,念珠菌血症是主要感染类型。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免疫抑制、念珠菌定植、入住ICU、广谱抗菌药物应用、胰腺炎等,与腹部手术、留置导管、肠外营养等医源性因素关系密切。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提示:肺念珠菌病较少见,多为经血流播散至肺部引起。

3近年间,国际上对于念珠菌病治疗的观点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的区别是对初始治疗的推荐。过去,对成人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初始治疗是氟康唑或棘白菌素,但对重症患者倾向使用棘白菌素。由于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率较高,光滑念珠菌感染应首选棘白菌素。但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2016年指南已明确推荐棘白菌素作为初始治疗;仅仅当患者为非重症、无氟康唑耐药风险时,才考虑将氟康唑作为替代治疗;对于光滑念珠菌感染,如果选择氟康唑,则需要药敏试验证实氟康唑敏感,同时剂量应加倍。同样的,欧洲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性疾病学会(ESCMID)2012年关于念珠菌病发布的一系列针对非粒细胞缺乏宿主因素的指南中,念珠菌血症也首选棘白菌素治疗,不推荐氟康唑作为一线治疗。

4两性霉素B对念珠菌感染也有很好的疗效,但由于其对肾脏的副作用较大,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多,从而使用受到一定限制。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副作用相对较小。

5应该注意的是,在某些特定部位念珠菌感染(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中枢神经系统、眼、泌尿系统)中,棘白菌素并非首选推荐,因为棘白菌素在这些部位的浓度不高,可选择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或氟康唑进行治疗


2、肺曲霉病

1肺部是曲霉菌感染最常见的部位。人体吸入曲霉菌后,根据人体不同的免疫状态,可能发生多种不同的疾病状态,包括侵袭性肺曲霉病、慢性肺曲霉病、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2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在粒细胞缺乏患者中,罹患此病的病死率可超过50%,在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约90%,ICU内具有慢阻肺、重症流感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发生侵袭性肺曲霉病,病死率较高。

3目前认为,伏立康唑是治疗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一线用药。当伏立康唑不可用时,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可以替代。当初始治疗无效时,应更换药物类型进行补救治疗。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可用于补救治疗,棘白菌素也可用于补救治疗,但并不推荐棘白菌素用于初始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尝试联合治疗,推荐的方案是伏立康唑 棘白菌素。治疗疗程一般6~12周。对于粒细胞缺乏的患者,可予预防性治疗,泊沙康唑和两性霉素B雾化都可用于预防性治疗。

4在病变持续进展的慢性肺曲霉病中,治疗药物与侵袭性肺曲霉病类似。除此之外,手术是治疗慢性肺曲霉病的重要手段。在持续咯血的患者中,可以应用氨甲苯酸等止血药物。

5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是一种超敏反应,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哮喘样症状,需要激素治疗。根据临床症状,该病分为5期,激素治疗根据临床分期。第Ⅰ期(急性期)主要特点为哮喘发作症状,泼尼松,一日0.5mg/kg,持续4〜6周至肺部浸润影吸收。期(缓解期):哮喘症状靠支气管舒张剂及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控制。期(加重期):多数患者表现为急性发作症状,影像学出现新发浸润影,需严密监测。期(激素依赖的哮喘期):表现为激素依赖型哮喘,哮喘症状必须靠口服糖皮质激素才能控制,激素减量时哮喘加重,即使哮喘缓解也难以停药。期(肺间质纤维化期):临床表现为肺纤维化的症状,肺功能受损不可逆。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抗真菌治疗药物首选伊曲康唑


3、肺毛霉病

1肺毛霉病预后差、病死率高,多由毛霉科(接合菌纲)真菌感染造成,主要包括毛霉菌、根霉菌、犁头霉菌等。毛霉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肺毛霉病多数为继发性,原发性肺毛霉病多见于免疫缺陷人群,危险因素包括血液系统肿瘤、器官移植、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感染途径包括吸入、血流或淋巴播散。毛霉孢子被吸入后穿透支气管壁,侵袭肺组织并生长,菌丝破坏血管壁时造成栓塞和感染的播散。

2早期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两性霉素B为首选抗真菌药物,疗程为10〜12周。如为肺部局部病灶,则优选手术治疗配合药物治疗。不能耐受其副作用者可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泊沙康唑、艾沙康唑可作为治疗肺毛霉病的补救治疗药物。继发于其他部位的肺毛霉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灶。具体详见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链接:毛霉病临床治疗方案速记 | 合理用药


4、肺隐球菌病

1隐球菌引起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隐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HIV感染和其他免疫抑制状态,但其也可发生于免疫力正常的人群。目前肺隐球菌病发病率大幅上升。

2隐球菌的肺部感染相对病情较轻。隐球菌肺部感染的患者,如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需常规完善脑脊液检查,以除外隐球菌性脑膜炎。在免疫缺陷患者中,当肺部感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治疗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两性霉素B氟康唑(一日800mg)联合氟胞嘧啶,或单用氟康唑(一日剂量>1200mg)。之后,以氟康唑一日200mg作为维持治疗。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对于轻中症患者,无弥漫肺部浸润,无严重的免疫抑制状态,无病原菌播散者,可应用氟康唑(一日400mg)治疗。对于非免疫缺陷患者,如为轻中症感染,可用氟康唑(一日400mg),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方案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