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日一句!(第104句)

 老玉米棒 2024-01-23 发布于广东

智聖正道

《雍也第六》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小参: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对个人而言生理和心理都要健康。做人与做事相协调,智商情商同步调。对企业而言既要发展又要均衡协调,功过是非明确,体制机制配合融洽。对于家庭而言,既要原则又要礼让。其实管理就是刚柔之道、阴阳之理、恩威并重的人性游戏,我们都是这个游戏的参与者,玩得好还是玩的坏,就要看水平高低和功夫深浅了。

图片

原文: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小参: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诚实,而不正直诚实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人在三岁前是神仙,没有是非曲直,没有成败功过,没有善恶美丑,很率真,很诚实。三岁后开始初步认识这个世界,外界给了太多概念,来标准化这个世界,结合自己先天的认知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三岁知八十,七岁看老。人到了六岁,儿童的天门穴关闭,形成了印堂穴,开始储存记忆,慢慢的发现价值观和社会的冲突,于是七、八岁第一个叛逆期出现。再之后再不断的妥协和圆融之中成长,到了第二个十四至十六岁叛逆期,形成相对稳定的认知体系,再之后开始为了生存努力,一直到退休。再之后回归心态平和,淡忘是非,看淡美丑,再之后又像个孩子一样需要人喂吃喂喝,直到去世。一个人的生命循环圈。很多人没有勇气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胆量突破自己,没有魄力让自己成为自己。有谁可以保持简单的本色,率真的活着?不自欺,不欺人,不被人欺。我们都是假人,行尸走肉般的活着,自己真的在享受生命的恩典,欢喜的活着么?这个问题留给老去的自己去给自己答案吧。

图片

古 道 微 茫 致 曲 全,

由 来 学 术 诬 先 贤。

陈 言 岂 尽 真 如 理,

开 卷 倘 留 一 笑 缘。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