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七大以来党校工作研究之七实施人才战略夯实强校基础

 delight0001 2024-01-24 发布于北京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彭劲松    点击数:633 发表时间:2013-05-02     字号: |大+  

实施人才战略 夯实强校基础

 

十七大以来党校工作研究之七

 

 

  党的十七大以来,为了完成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校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加大了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力度。中央党校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人才的新思路新举措,人才队伍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得到明显改善,人才工作呈现新的局面。

 

  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实施计划

 

  20045月,中央党校制定了人才强校战略实施纲要,明确阐述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必要性、紧迫性、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要求、主要任务等。20116月,根据干部教育培训的一系列法规,进一步制定了人才强校战略实施纲要(2011—2015年),提出了强化人才工作的新措施。

  2009年底,中央党校校委提出了建设一流学府的战略构想,这对党校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一流学府建设的讨论和实践中,中央党校在深入研究新时期党校教育规律和干部成长规律的同时,对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局处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教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服务人员队伍建设等情况进行了分析调研,明确提出把一流人才和队伍作为一流学府的重要目标,把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作为一流学府建设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强校战略实施计划。

  中央党校重视人才强校战略计划的制定和完善,同时着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计划,推出了一系列落实战略计划的具体措施。一方面根据党校发展需要引进战略性人才,使党校人才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努力为教学科研工作创造较好的条件,资源配置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力争培养造就更多的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忠诚于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的理论家和教育家,培养造就一批有真才实学、在学科领域有影响的著名专家学者。与此同时,关心管理服务人才和其他人才的成长,全面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强化党校意识、服务意识、能力意识,不断提高管理服务及其他各项工作的效率。

 

  努力构建促进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

 

  完善人才聘用制度。在推行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制时,中央党校实行评聘分开,合理设置各类岗位,明确岗位目标、岗位条件和岗位职责,规范聘用工作程序和办法,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完善评审条件和程序,实行公平严格的评审制度,加大破格晋升力度,通过评审制度识别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一些地方党校实行全员竞争上岗,根据业绩情况采取续聘、试聘、缓聘、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等不同聘用办法,调动了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参公人员管理方面,按照《公务员法》要求,实施参照管理和分类管理。坚持按照党的干部路线、原则、用人标准和中央组织部规定的干部任用工作程序,积极开展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差额考察、任前公示等制度,根据党校人才的特点和岗位需求,建立培养考察、交流锻炼等一系列制度,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对新录用人员实行聘用合同制,对编制外人员实行劳动合同制。一切以做好党校工作为重,逐步打破干部和工人的界限、正式职工和合同制人员的界限,关心编制外人员的合理需求,实现用人规范化。

完善人才培训制度。坚持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抓紧补什么,工作中需要什么就学好什么的原则,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工作人员的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能力培训、工作方法培训和新知识培训。采取在职自学、组织调训、境外培训等多种途径,实现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做好培训的组织和评估工作,使每一次培训都能够切实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将学习中的收获转化为指导工作、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积极创造条件,让党校工作人员更多地参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

完善人才评价制度。中央党校不断改革人才评价方式,运用科学的人才评价手段,培育公正的人才评价主体,形成了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员评价体系。对教研等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理论界、学术界认可,坚持学员参与主体班评课,坚持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统一,主要看教学科研成果和学术、技术影响力,把学术诚信记录作为职务晋升、岗位聘用、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等的重要依据。对干部和管理人员的评价考核,细化以德、能、勤、绩、廉为核心的岗位考核评价指标,把工作实绩和群众认可作为评价领导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尺度。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真正把考核结果作为收入分配、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培训选派和奖惩的基本依据。发挥员工在干部业绩评估中的主体作用,根据领导干部的民主测评结果,全面了解掌握局级领导班子在思想作风、团结配合、群众基础和战斗力等方面的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解决办法。对于不称职率超过三分之一的干部,按规定对其进行谈话。

  完善分配激励制度。为了调动专业技术干部和行政管理人员两支队伍的积极性,中央党校根据不同序列工作人员的情况,进行工资制度改革。优化细化奖励资助项目的评审,不断完善以学术水平、教研成果和工作实绩为核心依据的竞争激励机制。加大岗位津贴力度,规范岗位津贴措施。探索高层次人才协议工资制度,加强工资外收入的监督管理。在分配制度改革中,中央党校和各地党校都定期开展各种评选先进活动,建立和完善教学创新奖、优秀科研成果奖、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评选办法。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特殊奖励,并通过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表彰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基本经验

 

  强化思想认识,增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自觉性。人才是立校之本、强校之基、兴校之要,是推动党校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要牢固树立党校发展、人才为本的理念,通过推进人才工作来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人才素质的提升来提高党校办学实力,形成各级各部门全力抓党校人才工作的良好局面。

  突出日常培养,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基本素质。从党校实际出发,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提高三支队伍的素质能力,对于做好党校中心工作有着决定性作用。要特别重视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培养,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研讨交流,积极推进教学科研改革;要着力提高参公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提高机关工作效率;要强化工勤人员的培训,增强素质和服务水平,适应学员教员等服务对象的需要。

  注重优化结构,形成特色鲜明配置合理的人才团队。各级党校应坚持强化人才存量,优化人才增量,既高度重视原有人才的培养,同时重视引进人才的使用;既重视对高级职称教师的培训,激励高端人才为党校发展做贡献,又重视对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给年轻人提供平台和机会,为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环境。取人之长,天下皆可用之人;取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只要我们按照党校人才成长规律培养使用人才,建立健全精细化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为人才成长、发挥作用架梯子找路子,营造制度好、风气正的人才环境,就会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各展其长。

  善于整合资源,提升高端人才的社会影响力。要提供多样化渠道,广搭平台,促使人才快速成长。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一批学术造诣深厚、创新意识强的学术大师、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以及各层次的教学名师。要完善公开招聘办法,扩大引进人才的范围,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引进适应党校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端战略人才。要加强人才的品牌建设,鼓励拔尖人才出更多的精品课程和精品力作,更多地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合作,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挥党校高端人才的作用。

  重视改革创新,保持人才队伍建设的持久活力。要坚定不移推进组织人事制度改革,根据工作需要不断细化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充分激发各类人员的积极性。要善于把握党校人才工作规律,解决好制约党校人才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和深层次问题,促进党校人才工作可持续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