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茎山 果子味甜,根祛风邪解疫毒的知名植物! 2024·chinanzi Gifts from nature 追寻自然,品味人生 导语:杜茎山是报春花科一种分布较广的小灌木,南方基本都有分布,不少地区有栽培当为药用。杜茎山成串的果子有点甜,今天我们来聊聊它吧! ![]() ![]() 一、路边成串的黄白果子! 杜茎山是常用中药,不过平常在山里不怎么注意它,也就冬季果熟时会拍个照,黄白色还带点点粉,颜值挺高的。 几乎每座山都能遇到它或者同属的其它几种,数量不多,但是路边总会有那么几棵。 以前都没去尝它果子的味道,前几天试了一颗,挺甜的,不过是中空的,没啥肉。 ![]() ![]() ![]() 2024 January 二、分类及形态特征 *分类及俗名 杜茎山(Maesa japonica)是报春花科(以前是紫金牛科)杜茎山属植物,本属有200多种,我国有近30种,多在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本属植物中有个别种类的果可食,味甜,可充饥;有的叶可用于毒鱼、作染料或代茶。 杜茎山全株供药用,俗称不少,如:踏天桥、山茄子、土恒山、水麻叶、胡椒树、金砂根、白茅茶、白花茶、野胡椒、山桂花、水光钟等。 这俗名不少和其它植物重合,最好是记学名,不容易混淆! *形态特征 灌木,直立&外倾或攀援,高可达3米以上;小枝无毛;叶片革质;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单1或2-3个腋生,花冠白色,长钟形;果球形,直径4-5毫米,有时达6毫米,肉质,具脉状腺条纹,宿存萼包果顶端,常冠宿存花柱。花期1-3月,果期10月或5月。(详细描述以相关志书为准, 此处不再累赘) 本种的叶形变化幅度较大,和同属的鲫鱼胆、金珠柳等几种都比较像,需要看细节才好区分。现场好辨认,可以结合植物志的检索表加以区分。 *分布 国内西南至台湾以南各省区都有,喜欢生长在山坡或石灰山杂木林下阳处,或路旁灌木丛中。 ![]() ![]() 三、用途及毒性 *食用 果子成熟后淡黄白色带点粉,可食充饥,味甜没啥异味。 *药用 全株供药用,主要含有苯醌类化合物、三萜皂苷类、杜茎山醇、谷甾醇等功效成分。有祛风寒、消肿之功效。主要用于治腰痛、头痛、心燥烦渴、眼目晕眩等症;根与白糖煎服治皮肤风毒,亦治妇女崩带;茎、叶外敷治跌打损伤,止血。 *其它用途 植株和花果颜值都挺高的,又好管养,可用于庭院造景和园林绿化等。 *毒性 未检索到毒性相关的论文和报道,网上的论文多为研究它的有效成分的。不过药用最好咨询医生,若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就医。浅尝辄止,慎用! 四、结语 杜茎山在民间使用较多,目前未见中毒和不良反应报道。安全起见,也请谨慎药用或者过量食用。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杜茎山的相关知识,您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者相关专业书籍进行进一步研究。同时,也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一起探讨更多有趣的话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