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人,事半功倍;用错人,哭晕在厕所。 选对人,事业蒸蒸日上;选错人,可能满盘皆输。 然而,很多企业却陷入了“俄罗斯套娃”的怪圈,团队里的人才仿佛一个比一个矮。 最后发现,整个团队的能力都受到了限制。 《曾子》说:“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这句话虽然古老,却道出了用人的境界,我在此基础上,延伸了两个境界: 用贤者昌,用哲者兴。 01 第一境界:用徒者亡 这样的人虽然表面上忠诚可靠,但实际上却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因为他们往往缺乏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在关键时刻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支持。 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在晚年时期对继承人的选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过于谨慎和保守,只信任那些长期跟随自己的将领和官员。 结果导致蜀汉在后期人才匮乏,加速了国家的衰落。 还有北宋时期的王安石变法也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他在用人上的失误特别是过于信赖和重用了一些平庸无能之辈,最终导致了变法的失败给国家和个人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要避免“用徒者亡”的陷阱,领导者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开放的心态。 他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那些言听计从的人所迷惑更不要被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所蒙蔽。 同时领导者还需要有勇气听取不同意见和批评,以便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和活力。 02 第二境界:用友者霸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用友者霸就是强调与志同道合的伙伴携手合作,共同开创事业。 这样的领导者懂得结交志同道合的伙伴,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实现共同的目标。 刘邦是一个典型的用友者。 他虽出身贫寒,但善于结交英勇善战的朋友,如萧何、张良等。 正是依靠这些朋友的帮助,他才推翻了暴秦,建立了汉朝。 在现代商业领域用友者霸的例子同样不胜枚举。 比如马云、马化腾等都是通过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合作,共同创造了商业帝国。 用友者的成功在于,他们懂得如何选择合适的伙伴,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他们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因此他们注重与伙伴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谋划未来,共同承担责任。 这样的团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用友者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伙伴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需要领导者有敏锐的眼光和判断力,能够找到那些与自己有共同目标和价值观的人才。 同时,领导者还需要有包容和协作的精神,尊重并欣赏伙伴的才华和贡献。 03 第三境界:用师者王 用师者王,就是将智者、贤者置于高位,虚心向他们学习,借助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来治理企业。 这样的领导者,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然能够看得更远,走得更稳。 亚马逊的贝索斯、华为的任正非都是典型的用师者。 只有真正做到这些,才能将智者的智慧内化为自己的力量,从而实现真正的王者之道。 贤者,德才兼备之人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