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座学校的70年宣城中学 百年名校 万千桃李

 kuan5826 2024-01-25 发布于安徽

119.jpg

校园一角。汪辉/摄

  敬亭山下、水阳江畔,宣城中学默然静立,它氤氲着“中国文房四宝之城”的馥郁文风。学校的前身可追溯至1906年创办的“宁国府中学堂”,建国后正式更名为“安徽省宣城中学”。

  百年名校于宣城这座古城有着非凡的意义,在这所学校内,一代代教师把青丝染成白发,奉献青春;一批批学子迸发智慧的火花,点燃梦想。

  穿越历史的印记,宣城中学已经走过了一百多个春秋。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宣城中学一直坚持“示范引领地方教育”的初心,在皖南大地书写了精彩的教育篇章。

  忆往事——百年风雨铸辉煌

  历史的时针慢慢拨回,仿佛听到百年前的那个学堂传出琅琅的读书声、流水淙淙般的歌声。

  今年82岁的刘宏胜是地地道道的宣城人,他回忆起宣城中学时说:“在我小时候,宣城中学已经是学子们心中的求学圣地。孩子们每每路过校园,都满怀憧憬。”

  翻开宣城中学的历史,我们看到了这所百年老校历经的世纪风雨,出生、蹒跚、奔跑的一幕幕——

  初创的时代背景,正值科举制度废除之时,新学堂应运而生,我市现代教育发端于此。

  抗战时期,学校虽几经坎坷,但仍在烽火中坚持教书育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获得新生的宣城中学,后正式更名为“安徽省宣城中学”,列为省重点中学,让学生由“自主地学”转到充满智慧地学,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创造。

  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为教育事业送来了春风,学校转变教学理念,由以教为主转到以学为主,以知识为中心转到以培养能力为中心。

  春风送暖,这是继往开来的新篇章,古老的宣城中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1980年秋,宣城中学恢复了高中三年制;

  1982年,宣城中学完成了隶属关系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变更;

  1987年,宣城中学以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拓宽办学路子;

  2001年,宣城中学顺利完成省级示范高中的创建,提高了整体办学水平,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确立了面向新世纪的办学指导思想,素质教育被提升到重要的位置;

  2011年,宣城中学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前三届评比中,全省只有四所中学获此殊荣;

  2013年,宣城中学实现了整体搬迁,教学环境、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学生提供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的成长平台;

  2017年,宣城中学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成为全市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高中学校;

  2018年,宣城中学作为全省首批38所中小学智慧学校示范校之一,运用新兴信息技术,与主要业务和教育教学环节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了“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校园生态。学校信息化教学条件达到一流水平,真正实现了个性化教学,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来之不易的成绩,砥砺奋进的征程。

  历任校长筚路蓝缕、励精图治,一代代教师呕心沥血,坚守教育的本真,恪守教育的灵魂。

  宣城中学以立德树人,为努力实现中国梦而育人,突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突出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让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看今朝——书生意气谱华章

  纵观学校办学之路,虽间有波折反复,唯一不变的是对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坚持。

  扶得千秋事业,领来一代风骚。历届校友中有为母校修建教学楼的,有为学校设立专项奖学金的,有返校做老师的,更有一家几代人同为校友的……

  “无论今后身在何处,母校永远是我们的依靠和骄傲。”2019年优秀毕业生葛瑞道出了历届学子的心中所想。

  如今,宣城中学已成为全省一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不仅呈现历史赋予的辉煌,更成为宣城百姓心仪的名校。

  “这些得益于70年来'知识’的传承,学校教师精诚团结、爱岗敬业、业务精湛。学校培养的学生学习后劲足、自信心强、综合素质全面。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质量、师资队伍等始终走在全市教育的前列。”现任校长洪海如是说。

  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成绩年年取得新突破,进入全省一流示范高中行列。

  2019年高考,宣城中学交出的“成绩单”依旧瞩目:五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三名学生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预录取。一本达线率71%,本科达线率94%。

  学校学科竞赛成绩更是突飞猛进。近三年来,该校省级以上获奖230人次,省二等奖96人次,省一等奖32人次,获得全国中学生各类学科竞赛银牌5枚、金牌一枚。

  一串串数字背后,是办学水平的体现,是历届师生的努力,更是知识传承的力量。

  洪海介绍,近年来,学校注重以各种形式的主体活动为载体,分类分层引导,基本形成红色(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绿色(以环保志愿为主)、蓝色(以励志感恩为主)、金色(以规模品味为主)的“多彩”德育体系。学校的“思想建设教育”“志愿服务”“十八岁成人礼”“汉字英雄”、校园值周、学生社团等德育活动渐成品牌。

  同时,该校也建立了学生会、广播站、国旗班、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学生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其中学生社团有45个,涵盖艺术乐器、健康体育、实践服务、能力拓展等各个方面,成为校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毛羽须丰,一旦奋飞何其雄……”正如歌词中唱的一样,宣中人一直把“奋飞”作为校魂。春秋70载,无数莘莘学子在这里成才,从这里走出——哈佛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社会学家丁学良,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著名经济学家江春泽,跆拳道冠军、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王莹……他们把足迹印在华夏大地,用才华为母校增光添彩。

120.jpg

鸟瞰宣城中学。潘华业/摄

  展未来——砥砺奋进续荣光

  敬亭山下,宣城中学新校园融建筑之美与人文之雅于一体。

  走进校园,教室里是学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操场上是学子们年轻矫健的身姿,校园各处是求知若渴的脸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70年来,宣城中学之所以能够大跨步向前发展,离不开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名师是名校的脊梁。打造一支“名师”队伍,是宣城中学一以贯之的追求。

  以特级教师程会海为代表的一支骨干教师群体,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鲜明的教学风格培育了无数栋梁之才,以深厚的教学底蕴续写盛世华章。同时,一批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

  在这所学校,有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97人,市学科带头人22人,市骨干教师42人。尤其是近几年来,青年教师中涌现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教学能手,学校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2人,近十年获省级以上表彰教师近30人,其中2017年、2018年有10位教师教学竞赛获全国、全省一等奖,获奖人数居全省前列。

  正是这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形成了宣城中学骨干教师群体,为学校的强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校任教已有36年的历史老师胡四平介绍,学校早已从过去的一张讲台、一支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蜕变成全新的智慧课堂。学校每年开展两次教师培训,每周安排一下午由学科带头人组织学科教研学习。

  “通过老师们的学习把新课改和核心素养贯穿到深度教学之中。”胡四平说,多年来,学校依托名师资源,在“名师效应”中,发挥“传帮带”作用,形成了梯队成长。

  宣城中学在2013年秋季,实现了整体搬迁。新校区占地275亩,按90个规模班设计,学生宿舍可同时容纳3500人住宿。学校还建有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和学生生涯规划中心,配备一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料,为学生提供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的成长平台。

  奋进的宣中人在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之后,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又开始了新的探索。

  宣城中学把“聚焦智慧、激发潜能”作为学校发展的主旋律,在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前提下,不断深化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构建了认识类、体验类、实践类、智慧教育大数据教学等四类课程……

  “要让学生们'自主地学’,更要让孩子们充满智慧地学,给予学生们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创造。”洪海说,学校一直不忘初心在教研探索的道路上追梦前行。

  在新的征程上,宣城中学将秉承“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办学宗旨,积极探索一条具有宣中特色的高质量办学之路,让百年名校继续大放异彩!(文/徐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