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风流才子”唐伯虎,经过好友的勉励、开导,接受父母妻儿亡故的现实,将全部希望寄托科考,赶赴南京参加乡试,一举夺得解元,可幸运之神没有眷顾唐伯虎太久,第二年他遭遇人生“最大的变故”。 1499年唐伯虎与同乡的书生徐经,一起前往京城参加会试,在考试结束后,唐伯虎在宴会酩酊大醉,开始口出狂言,称自己必然夺得状元,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一番自信的发言,不禁引起众人怀疑。 恰好科考之后,京中传出徐经贿赂考官一事,唐伯虎与之交往甚密,加上先前的“自信发言”,他彻底被卷入“科考舞弊案”之中,由此锒铛入狱,消除了为官资格和考试成绩,一切美好幻想全部烟消云散。 出狱后的唐伯虎彻底失去斗志,弟弟与他分家,后娶的妻子和离,为了维持基本温饱,唐伯虎依靠贩卖字画为生,生活变的凄凉无比,整日借酒消愁、放浪形骸,如同“乞丐”一般四处流浪,走遍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浙江七省。 这种贫寒悲凉的生活,激发了唐伯虎的创作灵感,有一年除夕夜,因食不果腹,写下经典名帖《除夕诗卷》,诗歌亦是如此,一句“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生动描绘艰辛状况。 最终,在明代嘉靖二年(1523年)十二月二日,唐伯虎结束了苦难的后半生,因疾病与世长辞,由于生前积蓄微薄,好友祝允明、文征明合力操办他的后事,将其埋葬在苏州横塘乡,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许多年后,有人在苏州发现唐伯虎的墓志铭,经专家研究,此碑乃6指“奇人”——祝允明所写,通篇未提到书法成就,只介绍了生平经历、诗歌文学的贡献,不禁引起后人好奇,难道唐伯虎书法太差,所以祝允明一字不说? 其实这一原因,与明代的书坛发展有所关系,江南地区自古人杰地灵,诞生无数的书法人才,明朝的文征明、王宠、徐祯卿等人,功力非同一般,而唐伯虎与之相比,略显逊色,尤其早年法帖,笔力不够坚实沉着。 所以王世贞曾说:“伯虎书入吴兴堂庙,差薄弱耳”,好在经历挫折后的唐伯虎,一改浮华之风,临摹了颜真卿的法帖,增强点画筋骨,一提一按遒劲坚实、从容老道,尽显率性自然,外在润丽生动,内里洞达浑实,笔笔形神兼备,艺术性气息极为浓厚。 而且如今唐伯虎的书法,在海内外十分风靡,2013年《庐山观瀑图》拍卖时,他的行书《落花诗册》,被美国普林斯顿博物馆给出13亿美金的估值,折合成人民币,将近100亿,足以见世人对其字的痴迷程度。 您对唐伯虎的书法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