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向性 1.现象学核心在于意向性,现象学认为,我们实行的每一个意识行为、拥有的每一个经验,都具有意向性。其在本质上是“关于某事物或别的事物的意识抑或是经验”。这是与他者问题所息息相关的核心概念。 2.人的每一个意识行为、行动经验都与某个对象相关联,每一个意向都有其被意向的对象。(在这其中已经包含了主体间性的思想) 3.意向与意图不同,现象学的意向性概念首先适用于知识性理论,而不是首先作用于实际的人类活动。它首先表征的是心灵或认知的意向,而非是实践的意图。 4.意向所指的是我们所拥有的与对象的意识关系。 5.自我中心的困境: 为什么意向性对于现象学如此重要?→他者问题的困境,心身交互与自我心灵的第一性和认知霸权让主体困于自我的主体性之中。如果失去了与他者交互的可能,主体必然而然陷入唯我论的困境中。失去意向性就失去了共通且共同的世界,也失去了对真理性的追求,否认意向性就是否认心灵能趋向真理。 6.心灵的公开性: 现象学的意向性的重要贡献:宣布意识是“关于对象的意识”,突破自我中心的困境,现象学表明了心灵的公开性,心灵与世界相互关联。消除怀疑论,承认现象界中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7.意向性有着不同的结构:现象学认为,意识不是如笛卡尔、洛克所认为的单义的,是有结构上的差异的。例如,观察物质性对象的时候用的是知觉性意向活动,在看图画的时候用的是图像性意向性活动,同样当我们把某物以语词、回忆等等对象看待时,起作用的会有不同性质的意向性活动。从此也可以知道,在意识活动中,各种形式的意向活动可能都会相互交织。就比如我们在看一幅画的时候,首先是感知他物的知觉性意向活动,然后看上面的画作的内容的时候,起作用的是图像性意向活动,也就是图像性意识层次覆盖在知觉性意识层次之上。现象学的对不同对象的意向性活动的分类即现象学哲学的研究的内容。 8.现象学是对各种现象以及事物的各种显现方式给出说明,给出其逻各斯。只要我们认识到意识是关于某事物的意识,意识就没有被封闭在主体一人中。 现象学承认现象即显现的事物的真理和实在性,这是一种回到康德的思想,承认在现象界层面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即使是错觉与错误,也不代表他们就是幻象。错误和错觉本身也是公开的实在的东西。(与维特根斯坦的“表演”相似,演戏是假的,但为什么我们可能误认为这是真的,就是因为在平时的被沟通的事实中我们确实有对此表演出来的显像的符号式的认同。)也就是说这种错乱、错觉只有寄生在真正知觉和想象上才能够发生,想要产生能被称为“幻象”的东西,就必须已经进入意向或有所意指的语言游戏,如果没有察觉到知觉和做梦、精神错乱之间差别的话,我们根本不会有“幻象”的概念。 二、意识经验 1.示例:现象学关于意识的描述分析(对一个立方体的知觉)。当我们知觉一个立方体时,我们不可能一次从所有侧面来看这个立方体。所以在对于一个立方体的经验中,知觉往往是局部性的。当然在实际上我们在看这些仅能看到的侧面的时候,我们也在意向着、共同意向着那些被隐藏的侧面,正是这种缺席的面被给予,才有了这种立体感,也是我们所经验到的一部分。当我们在围绕立方体走的时候,我们会变化我们知觉与知觉不到的面,在主观上意向的在场与缺场、充实与空虚处在一种滑动转化之中。在观察立方体时,我们还会有不同的知觉样态参与进来,产生重叠覆盖,但很显然主要是视觉触觉性知觉意向活动参与。 从客观和主观的维度来表述这种意识结构,客观上,这种意识结构的意向性活动是由在场与缺场的共同构成,主观上,我的意识活动是由充实的意向和空虚的意向所构成的混合物。因此我们的知觉活动也是混合体,其中一部分意向在场者,一部分意向缺场者。意识、知觉经验都包含着这样的混合。 2.当我们从不同角度来观察事物的时候,其被观察的视角面、本身形态都是主体间性的,而我们所观察到的形象是主观的、私人的、不稳定的。 3.对象本身的同一性 意向性活动与对象本身关系是辩证的,一方面我们在场与缺场的意向活动是在这个具有同一性的对象的背景中被展现,一方面我们所观察的对象的同一性是在这些缺场与在场的、充实与空虚的意向活动中所持续被给予的。对象本身具有着公开的同一性. 三、现象学中三个形式结构 1.部分与整体的结构 1.1整体可以被分为:实体性部分和要素。实体性部分是能够离开整体而持续存在而且被呈现的部分,能够与整体相分离,是独立的部分,实体性部分能够自身成为整体,就像是剧团的演员、军队的士兵;而要素不能够离开其所依赖归属的整体而持续存在的被呈现的部分,不能与整体分离,是非独立的部分,就比如树的树枝。 1.2一个整体可被看作具体物,即作为具体的个体而实存被经验的事物;要素不是具体物,要素是抽象物,要素需要抽象性指涉来处理。 1.3他心问题也就是在处理实体性部分与要素上的不当区分,在他心问题中人们将心灵当做是一个自我封闭的领域,也就是当做一个实体性部分,错误地认为心灵能够被独立地分到自然之外。而恰如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自然哲学的改造一样,精神包含在物质的自然中,是自然的一种可能性。作为精神的心灵也是世上万物的要素,是不可分离的,在本质上心灵与其对象相关联。心灵在本质上是意向性的。不存在任何达到“心外的”实在性问题,因为这二者本就不可分。心灵(思维)与存在互为要素,有同一性。心灵与大脑、身体也是不可分的。实存的具体物是抽象要素的奠基者。因此灵魂也是如此原理,灵魂作为要素,与身体存在着本质的联系,基于身体而得到表达,无论其是否存在,其也不能脱离躯体联系而持存,人是活的身体而不是物质化的精神。 1.4人误分实体性部分与要素的原因:言语。在言语中,我们可以提及、谈论一个要素而不用提及其奠基者(具体物),因为在语言的结构中,我们所涉及到的只有能指与所指,而指涉物本身是被排除在结构之外的。而我们在意指当中往往会加入对实际物体的想象,也就是将抽象物换成具体物。言语的抽象性让我们在该区分的地方裂解,因此产生了实体性部分与要素的混杂。也就是误置具体性。 1.5在要素即非独立的部分被安置在整体的方式上存在着必然性,同时某些要素是其他要素的中介,其他要素只有通过它们才加入整体。 1.6对部分命名是思想的本质,当我们在思考某事物的时候我们在联结事物的整体与部分。 2.多样性中的同一性结构 同样的事实可以用多样的方式表达(言说的意义与事实指涉相同),而且事实不同于其任何表达(正如立方体所处的维度不同于我们能观察并符号表述的任何侧面、视角面、外形的维度)。 2.1事物总是能够以多于我们已知的方式来呈现,事物总是保留更多的显像。 一个事件、事物,会被多个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维度来回溯性建构。在这种多样化的关于显像的建构中,保持对于统一事物的同一性。 2.2现象学分析是什么?简而言之描述特定对象所固有的多样性。不同种的现象学会研究并描述相应显像的多样性。 2.3自我同一性:(精神分析认定自我同一永远是想像的、虚假的)而现象学认为即使在主体间性中因为想象与他者的作用带来的自我是虚假的,但这是唯一的公开的可被还原的真实。我们永远在自己的中心之中,无法抛弃我们自己。 3.在场与缺场的同一性结构 3.1在场与缺席是充实意向和空虚意向的对象相关项。就比如我们在去看球赛的路上在讨论球赛里哪个队可能会赢,在这个路上的讨论中,球赛是始终不在场的,而我们时刻意向着它,所以此时球赛是空虚意向,随着球赛的开始,就产生充实的意向,我们对比赛的观看就是我们对比赛的直观。在这种过程中,在场与缺席、充实意向和空虚意向的流动交融,呈现一种拓扑式结构的同一。具体物正是在在场与缺席的混合中被给予的。 3.2当我们在哲学上讨论在场与缺席的时候,我们关注的是意识主体和意识对象之间的关联所具有的对象方面。这种存在着一个辨识行为。 从空虚到充实意向是一种符号性的过程,当我们接触符号的时候,我们空虚地意向着某物,但已经接近了充实。 3.3两种充实的区分:一种充实通过许多不同种类的居间阶段而延伸,最终达到直观(意向认识的渐进性,最终达到认识顶点);另一种充实之链不是导向某种顶点,而只是添加性的,把越来越多的外形提供给有关的事物。 因此在这种过程中,意向性既涵盖空虚意向和充实意向,也涵盖意向着对象的同一性的诸多辨识行为。其抵制现代思想的自我中心困境,也解释了我们有辨识出经验多样性之中的同一性、对待缺席事物的能力。 四、现象学是什么? 1.初步陈述:两种态度的区分 1.1自然态度 1.1.1自然态度纠缠于我们最初的、指向世界的姿态之时持有的那种关注,此时我们意向着事物、境遇、事实以及任何其他种类的对象。自然是一种存在缺场的视角。 我们的世界不仅仅包含着我们直接经验到的东西,也空虚地意向着我们没有经验过但是实在的事物。 1.1.2世界是一个语境,一个背景,一个所有能被意向且被给予我们的事物的视域的整体。世界不是一个抽象的,而是一个与我们直接经验相联系的概念,其不是所有事物的总和而是所有要素的整体。 1.1.3在自发经验中还存在着另外的单一性,即自我、本我、我。世界作为整体,而“我”即为整体的中心。“我”本身是一个矛盾体,其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但其在认知上拥有世界的事物,世界所有事物都对“我”表现它们自己。 1.1.4我们接受世界万物的方式是一种信念的方式。我们在意向活动中的缺省状态也就是信念状态。 在自然态度中,最为突出的、作为最根本支撑的是对整体世界的信念,我们在通过事物的多样性而逐渐确认自己在思维与存在上的同一性的时候不断获得。 1.1.5世界只有通过主体也就是自我的存在才能被给予到“我”的身上。 1.1.6世界与自我都求助于有关整体的概念,世界与自我有两个困境,一个是集合论悖论,世界自我是否都包含了其自身;二是世界与自我之间的逻辑,其实也指向了一个更高层次的集合论问题,即世界如何容纳包含着自我在内的一切,自我如何意向包括世界和自我在内的万物。在自发的自然态度中,我们指向各种各样的事物,也指向万物得以被给予的视域或语境的世界,与世界相关联的自我或是说本我,即是自然态度的执行者,自我既是世界的一个部分,又意向性地据有世界。 2.现象学态度 2.1自然态度是无法从自然态度之内进行叙说的。我们在进行陈述的时候,始终都是站在现象学的点位上进行阐述。我们要向一种“全是或全非”进行转变。我们要从一种反思的方式来关注自然态度中的一切,包括起支撑作用的世界信念。我们脱离个别意向性,不是成为个别知识的专家,而是成为一个哲学家。站在一个全局角度上进行分析,要中止意向性活动,冻结意向与对象,然后让我们站在一个旁观者角度审查,产生现象学还原。 就比如我们在观察一个立方体的时候,我们是从多种侧面、视角面、外形来还原其同一性,并没有转变成“单纯的”显象,维护自身实在性。如果仅从自然态度出发,就只是存在体的总和。 2.2**进入现象学(态度) 2.2.1在现象学中,哲学的开端问题是在各种还原之路上得出来的。 2.2.2现象学也就是其创始人胡塞尔的那句口号:回到事情本身。 2.2.3回到事情本身也就是回到现象本身,现象就是纯粹被给予的东西,而不是人为生造出来的东西。现象学的努力就是要找回到纯粹现象本身,也就是还原。胡塞尔认为要建立一个纯粹的哲学思想为科学研究奠基。 2.2.4胡塞尔认为过往传统的科学家与哲学家研究的学问,包含传统的形而上学和自然科学都不是纯粹的学问与事情本身,带有一种自然(主义)态度。其本身掺杂了太多的臆想出来的武断的预设,这种自然态度包括这世界存在、心灵存在也包括他人存在等等,传统的形而上学和自然科学都把这些自然主义态度当成了一种不言自明的前提了。 2.2.5现象学本身所追求的就是一种无前提性。去除自然主义前提,对纯粹现象本身做出最干净最忠实的描述,因而那些世界存在、心灵存在、他人存在等实在论观点的自然主义态度都要全部被剔除。用胡塞尔的话来说,即全部放进括号里,也就是所谓的“现象学悬搁”。(这也是一种鲜明的回到康德的思想) 2.2.6在悬搁掉了各种自然主义态度之后还剩下的最为纯粹的现象是什么呢,纯粹的现象即为纯粹的意识结构,也就是一种纯粹的主体性。 2.2.7只有在主体的意识中,纯粹的现象才能被给予。 2.2.8举一个很重要的例子,如果我们真的想要某个物理对象,我们最终不得不转向使得经验这些对象得以可能的意识结构,也就是一种纯粹的主体性,也只有在主体性中现象才会如其所是地显现自己。 2.2.9我们可以说,主体性是现象得以显现的可能性条件,没有主体性就没有现象。 2.2.10主体性是一种内在性,其显现只依靠其自身,因此是绝对的与自主的,可以作为一个第一性原理,对主体性研究的现象学才够得上是一门纯粹的科学。 2.2.11胡塞尔的现象学悬搁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中的普遍怀疑有相似性,其最终也都还原到了一种主体性与内在性,一种先验自我。但是胡塞尔意义上的先验自我是远复杂于笛卡尔的心灵实体的。在下文会有所提及。 2.3与现象学态度有关的专用术语——先验分析 2.3.1绝然的:指现象学陈述的断言 2.3.2先验的:超于自身而达到被给予它的事物的同一性,例如自我,自我在认知中超出它自己而指向事物。(康德:独立于经验,同时是经验的前提与条件)(拉康:自我是被想象性建构的非先验的) 2.3.3先验语:现象学态度/先验态度的语境中的语言;世间语:自然语言。世间语与先验语不是完全对立的,其中有辩证的关系,就比如“同一性”、“显象”、“自我”、“在场” 2.3.4先验自我:自我在认知中超于自身而指向事物,先验自我即是作为真理执行者的自我,先验态度则是我们使这种自我及意向性成为论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姿态。 2.3.5意向对象:意向性的对象相关项,指涉自然态度的各种意向活动所意向的任何东西。 2.3.6意向活动:指涉我们借以意指事物的那些意向行为,例如知觉、符号行为、空虚意向、充实意向、判断、回忆等等。但这些意向行为的指涉,恰是从现象学的立足点来看待的这些行为。 |
|
来自: Tomsp360lib > 《现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