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对称相互依赖和欧洲的能源政治:赫希曼“影响效应”再现 | 国政学人

 国政学人 2024-01-28 发布于天津

不对称相互依赖和欧洲的能源政治:赫希曼“影响效应”再现

作者:Audrey DaDalt,来自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曾任塔夫茨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人类安全、可持续资源管理和经济发展;Seo-Hyun Park,拉斐特学院政法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国际安全、同盟政治、东亚政治。

来源:DaDalt, A., & Park, S. (2020). Asymmetric interdependence and the politics of energy in Europe: Hirschman’s 'influence effect’ redux.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evelopment, 24(1), 101-127. 

导读

1945年,阿尔伯特·赫希曼提出,各国可以利用不对称的贸易关系作为政治影响的武器,从而直接牺牲其贸易伙伴的安全。本文将赫希曼的不对称相互依赖理论应用于当代欧俄天然气关系的研究之中,并在欧洲天然气贸易中经济相互依存关系加深的大背景下重新评估赫希曼的“供给效应”和“影响效应”概念。文章通过对乌克兰、保加利亚和德国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国家的案例研究,得出结论:欧洲日益相互依存的贸易关系网络,以及欧洲天然气进口国对共同脆弱性和政治影响力的认识提高,已经改变了俄罗斯的经济政策选择。俄罗斯通过建立不对称的相互依存关系,可以产生更间接和分散的政治影响形式。

引入

近年来,俄罗斯与其欧洲邻国之间的天然气贸易关系为在现代背景下重新考虑赫希曼的理论提供了一个突出的案例。从表面上看,在某些情况下,切断依赖俄罗斯的欧洲贸易伙伴的天然气供应,似乎是俄罗斯的经济战略,以扩大其在该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并表明赫希曼的理论具有当代适用性,超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国政治。然而,对欧俄关系中的能源政治进行更深入的分析表明,全球化和日益增长的经济相互依存已经重塑了依附经济关系的政治。虽然俄罗斯仍然拥有巨大的市场优势,但全球化已经改变了它利用贸易作为政治工具来对付依赖国的能力。

理论回顾:赫希曼效应

赫希曼认为,不对称贸易给一个国家提供了增强自身实力的机会,而直接牺牲了依赖它获取资源的其他国家的利益,从而威胁到一个依赖国的安全。在《国家实力与对外贸易结构》一书中,赫希曼认为,当“贸易中断使供应国的贸易伙伴比供应国本身面临更严重的情况”时,供应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通过直接威胁切断或削弱供应,要求进口国遵从其要求,或者通过间接的方式影响依赖国的政治环境,使其符合供应国的目标。赫希曼把前一种直接经济强制称为“供给效应”,把后一种称为“影响效应”。

在后一种更间接的政治影响形式中,赫希曼指出,依附国在政治上受到影响不是因为外部压力,而是因为自愿采纳;不是因为制裁或贸易中断导致的经济剥夺,而是因为贸易关系带来的经济利益。这一概念在Abdelal和Kirshner所谓的“赫希曼效应”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通过培养经济依赖来寻求影响力是可能的,因为国际经济关系的模式影响国内政治,而国内政治反过来又塑造了国家利益。

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

欧洲从俄罗斯进口了大量天然气,主要有三种类型的进口国家。首先,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摩尔多瓦等前独联体国家依赖俄罗斯满足大部分需求。第二,东欧国家进口的天然气数量相对于西欧和中欧国家来说是有限的,但其天然气供应的多样性要小得多,大部分天然气都从俄罗斯进口。最后是西欧和中欧国家,如英国和德国,进口大量天然气为其先进的工业经济体提供燃料,但因其天然气供应线多样化,仅依赖俄罗斯进口总量的有限部分。各个国家的进口成本各不相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实施了双重定价体系。价格的差异既是基于地理距离的客观成本,也有其他更主观的考虑。进口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定价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俄罗斯通过更高的价格利用了依赖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作为其主要或唯一来源的国家,而不是成功实现供应选择多样化的国家。

目前在形成的共识似乎是,不断加深的区域经济相互依存和跨国压力削弱了俄罗斯“能源武器”的威力。俄罗斯作为“能源超级大国”胁迫其能源客户的能力受到金融和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此外,影响可能是多向的,导致贸易不对称的局面,但也导致相互脆弱。这些变化以两种方式改变了供应国运用经济影响力的能力:首先,随着世界范围内新兴产业的出现,一国的垄断能力下降了。如果作为供应商的A国的行为方式使B国认为有损其利益,则B国有能力将其需求转向新的供应商;其次,全球化使供应国更容易受到国际批评,并增加了它们保持作为可信赖供应商的良好声誉的动力。

俄罗斯和欧洲之间天然气贸易中的这种不对称相互依存关系使得供应中断的威胁或实际使用,以及预期的“供给效应”对天然气供应商和进口商来说都更加昂贵。与此同时,不对称的相互依存并没有消除“影响效应”,反而凸显了其新的重要性。

重铸赫希曼的影响效应:对乌克兰、保加利亚、德国三国的案例分析

乌克兰

乌克兰与俄罗斯不对称的相互依存关系的体现有两点:首先,乌克兰的很大一部分天然气依赖俄罗斯,与德国等其他西欧国家相比,俄罗斯的供应损失将对乌克兰的经济安全造成更大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乌克兰是一个主要的天然气过境点,从俄罗斯流向欧洲其他国家的大部分天然气都经过乌克兰。由于乌克兰是俄罗斯通往西欧的许多管道的中间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供应中断会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2006年、2009年和2014年的供应中断表明,俄罗斯对乌克兰使用“供给效应”武器的能力和意愿正在减弱。“供给效应”的威力在两个方面显著降低:首先,俄罗斯必须更加谨慎地行事,以保持其作为可靠天然气供应国的声誉;其次,多元化使欧洲消费者不那么容易受到供应中断的影响,因为他们可以从其他来源获得能源。

从影响效应的角度,不对称的相互依存关系仍然使俄罗斯对乌克兰施加更加间接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形式。通过提供天然气价格折扣,俄罗斯在乌克兰发挥其经济和政治影响力方面特别成功。这不仅来自俄罗斯的压力,还得益于乌克兰的政治人物。由于乌克兰作为一个能源贫乏但租金丰富的国家的双重地位,俄罗斯已经能够与乌克兰的特定利益集团建立长期关系,这些利益集团将从持续的能源依赖中受益。总统和能源利益集团之间的“平衡系统”确保了后者对能源政策制定过程的大量参与。一些政策决定将有利于乌克兰天然气行业,却牺牲了乌克兰社会的其他部分。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是最依赖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欧洲国家之一。在后冷战时期,保加利亚持续的经济依赖使这个较小的国家容易因俄罗斯对其邻国政策而受到影响。

俄罗斯利用和扩大其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其中一项尝试是南溪管道项目。然而,2014年11月,保加利亚政府宣布将支持欧盟的决定,保持南溪管道提案对其他供应商开放,而不仅仅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这一决定似乎表明,俄罗斯利用不对称贸易作为政治武器的能力正在下降。同时,保加利亚融入该地区相互依存的天然气贸易网络,削弱了俄罗斯的经济胁迫企图,因为俄罗斯的行动不仅影响到预定目标,还影响更广泛的欧洲市场。潜在的“供给效应”的影响规模可能会扩展到多个国家,引发意想不到的区域或全球反弹。

“影响效应”的痕迹仍然存在于保加利亚,特别是保加利亚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严重依赖在其国内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亲俄联盟,该联盟认为与俄罗斯保持稳定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并游说保加利亚政府支持推进和确保这种伙伴关系的政策。例如,保加利亚国内的页岩气禁令和2014年更改国内立法以重新支持南溪管道的行为说明了赫希曼式的影响效应仍在起作用。

德国

与乌克兰、保加利亚不同,德国在天然气来源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然而,随着英国和荷兰的市场开始下滑,德国试图“基本上从头开始”发展自己的液化天然气行业,俄罗斯仍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供应来源。德国与俄罗斯的天然气合作主要在北溪二号项目上。对于两国来说,北溪二号不仅是为了满足额外的需求,也是为了根据各自的国家利益将天然气供应线调整为最具成本效益的路线。

不对称的相互依存导致了德国的利益竞争和政治分歧。北溪二号项目加剧了德国政府内部对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分歧。默克尔对俄罗斯的立场被批评为“矛盾”。一方面,她支持建立管道,并公开宣布北溪二号不会对欧洲供应多样化构成直接威胁。另一方面,自2014年乌克兰冲突以来,她领导德国、法国、英国和美国努力对俄罗斯的侵略行为实施严厉制裁。同样,德国政党和德国公众舆论也对此存在分歧。社民党反对制裁和商界支持管道项目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俄罗斯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利用这种政治分歧,俄罗斯已经能够渗透基民盟(CDU)的强硬、亲西方立场,并保持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该地区不可或缺的地位。

结论

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欧洲国家的研究发现,虽然不对称的相互依存削弱了“供给效应”,但“影响效应”仍然有证据支持。俄罗斯通过赫希曼式的政治影响效应机制,成功地利用其对欧洲天然气市场的垄断来增加其地区安全影响力。虽然每个国家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和程度各不相同,但随着欧洲市场的日益多样化和相互依存,俄罗斯直接经济胁迫的企图已经变得不那么突出和有效。然而,不对称的相互依存继续加强亲俄的声音,或者至少重新配置了依赖国的力量平衡。

这种不对称相互依赖关系会对俄欧关系产生政策影响。迄今为止,欧盟对俄罗斯的立场一直是将俄罗斯对天然气的垄断视为对地区安全的威胁。近年来,欧盟大幅修改了其能源战略,以削弱俄罗斯的垄断地位,并引导市场条件朝着让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不对称的相互依存状况可能导致短期和长期的影响效应,从而可能改变欧洲国家国内权力的平衡以赋予特定利益集团权力或造成新的政治分裂,还可能导致欧盟内部的政治经济分裂。

词汇积累

不对称相互依赖

asymmetric interdependence

供给效应

supply effect

影响效应

influence effect

独立国家联合体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CIS)

译者:李琳洁,国政学人编译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

校对 | 盖云天 沈好文

审核 | 丁伟航

排版 | 李明仰

本文为公益分享,服务于科研教学,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