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之堂中药讲记最新章节

 风和日丽悉尼 2024-02-03 发布于澳大利亚

通脉三药治头项

有位河南大叔,五十多岁,忽然间头晕乏力,嗜睡,量血压正常,就是不能干活工作,不得不到当地医院住了7天,仍然头晕,甚至输完液后还加重。大叔的儿子说,在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都没查出什么原因。然后给老师打电话,老师说,头为诸阳之会,阳气升不上来会晕,浊阴降不下去会晕,头脑中血脉闭阻不通也会晕。升脑中阳气,以升督脉、膀胱经为主,降脑中浊气以降阳明胃肠为主。这病人二便通调,浊阴能降,还是一个清阳不升的问题,于是老师给他开了葛根、丹参、川芎三味药,葛根重用50克,服了6剂药后就不晕了。

老师说,这三味药就是通脉饮的思路,葛根升阳气,还能够缓解颈部经脉拘急,因为葛根是蔓藤,长得非常长,能通达人体十二经脉,色白入气分,升阳气。

丹参乃活血养血妙药,还能清心安神,以其色赤入心故也。俗话说,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丹参一味药,就把活血与养血两方面都照顾到了。

川芎既是引药,也是主药,头脑清阳不升引起的头晕头痛少不了川芎。古人称川芎上行头面,下行血脉,旁开郁结,这川芎的本事还是比较大的。

虽然只有三味药,却能有效改善大脑气血供应,所谓万物生长靠供养,没有供养不生长。人体的头晕气短、记忆力减退,中医叫作上气不足,大多是大脑疲劳退化,长期得不到足够的气血供养所致。这通脉三药,直接通心脑血脉,针对性强,对头颈部长期疲劳,得不到充足气血供应有明显的效果,故我们又称之为头三药。

病人在医院输液,补充了营养,如果身体阳气不够,这些精微物质只处于阴成形的状态,很难进入阳化气的状态。而中医汤药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用丹参注射液和丹参煎汤服用,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煎汤的丹参,它有一个阳化气的过程。人体有阳化气,才能够上达头面,因为清阳之气是往上走的。如果少了阳化气,吃进去的营养化不开,它就会囤积在肚腹腰间,升不上来,就容易出现向心性肥胖。

而在脉象也有相应的体现,中焦郁住,偏大,寸部偏小,升不上来。这样的人,肚子大,容易头晕,是阴成形的多,累积在下面,阳化气的少,升举不上来。所以中药加强阳化气的功效,用通脉饮或补中益气汤,对这类头晕效果很好。西医称之为大脑缺氧缺血,其实从中医来看,不过是一个清阳不升、阳不能气化的问题。

老师的经验就是凭脉加上望形,结合症状,脉象中焦郁,下大上小,形体上出现肚子偏大的,这样的病人出现头晕,用上通脉饮,或单用,或加入辨证方中,都有佳效。

有个女病人,在政府部门工作,经常要伏案整理文书,面对电脑,患颈椎病三四年了,眼花头晕,鼻塞,胸闷,以前也经常做针灸、理疗,局部颈椎问题能缓解,但不久又复发。老师摸她双寸脉不足,关部郁,认为她鼻子、颈椎的问题不单纯在局部,跟她的肠道、胸腔的气机不通畅有关。于是给她用通脉三药加鼻三药(苍耳子、辛夷花、通草)、胸三药(枳壳、桔梗、木香),再配合桂枝汤。

5剂药吃完后,病人反馈说,以前做理疗效果都没这么好,早知道中药有这疗效,前几年就来吃中药了。因为她吃完中药后,鼻子不塞了,眼睛亮了,头脑也清醒了,以前一上班就犯困,疲惫。这几剂汤药喝下去,她觉得整个人都有劲了。

老师说,现在伏案工作的人多,局部颈椎的问题,跟胸部压迫、心脏劳累、肠道不通都分不开,所以我们会选择多组药物配合,叫作强强联合。 gf3R/2YBfS5SbixfSsXOrgtksGnlmnaZ0WRE+LCPpItOgQbLA1F88TDnJbV0pr+B



降小肠浊的通肠六药

船动力、河水与风

有个病人,是从西安过来的。老人家30年前曾经大病一场,连续赤白脓血便四十余次,肌肤憔悴,形容枯槁,从此得了慢性腹部隐痛症。后来通过练习书法、调心,慢慢地身体恢复过来了,但仍觉腹部有股气堵在那里,经常不适,到现在仍然不能断病根。

我们跟他说,你当时正气足,才能把邪毒拉出来,如果不拉了,中医叫关门留寇,那可就危险了。为什么?因为《内经》里说,五脏不和,七窍会有病变,六腑不和,肠道会留结痈脓。

身体在生病的同时,也在排除邪气。我们医生看病,包括每一个病理细节,都要从正反两方面来看。人体泄泻,是肠胃在排浊,但如果泄泻过度,就会泻伤正气,导致体虚,疾病缠绵难愈。但反之,如果肠道有痈毒,却不能排泄出来,那才是最可怕的。即老师常说的,虚不死人,实会死人。实会痹阻病机,关在里面出不来,这才是最要命的。

老师又跟这位老人家说,腹痛别担心,把臭屎拉干净,能拉是好事,不能拉,那才可怕。病人听了,笑逐颜开。

老师看他是老年人,脉象也不是太郁滞,所以用通肠四药,还没有用到通肠六药。加以病人腹部长期隐痛,除了用润肠通便的思路,还要考虑到气机的问题。就像船在水中行一样,河道水足畅通很关键,而风吹帆动,给船以动力,也相当关键。

润通大肠,相当于让河道水足,用的是火麻仁、猪甲、艾叶、苦参,即通肠四药;而给船以风力,用的便是理气的五味药,即郁金、香附、枳壳、桔梗、木香,这五味气药,从上往下顺,从肝胆到脾胃到大肠,一路理下来。

由于老年人营卫不足,久病体力会有所不足,就像船本身的发动机或划船的动力跟不上。桂枝汤直接入心脏,给心脏动力,心像肠道这条船的发动机,甚至是五脏的发动机。所以老师加入桂枝汤,以助体力。

方药为:火麻仁20克,猪甲20克,艾叶5克,苦参5克,郁金20克,香附15克,枳壳12克,桔梗12克,木香15克,桂枝15克,白芍20克,生姜15克,大枣5枚,炙甘草10克。2剂。

2天后,老人家来复诊,疗效好得很。他说,喝药后,大便是黑色的,臭得不得了,以前从来没有拉得这么多。腹部经常痛的那个地方,以前像打结一样,喝药后腹部像是一下子松开一样,非常舒服,走路都有劲。老师再把脉说,嗯,气顺了。

人体的腹部要像一团活水,肠道就像九曲回环的溪流,要进得来出得去,其间气机流通要活活泼泼。有形的大便,每天要保持通畅,而无形的气机流通更要通畅。这是中医的治病效果。像这位老人家,西医院也检查不出肠道有什么实质性的病变,但就一直为那团气而困扰了几十年,治疗也没有效果。老师用这些极其简单的药,帮他疏通肠道,调顺气机。他服完药后,脸色比来时光泽了很多,特别高兴。

为了让他回去后不再复发,我们就教他拍打,用空心锤轻轻敲打腹部,目的是让腹部时常保持一团活水,而不是一股死气。

半年后,他从西安打电话来,非常高兴地说,这几个月一下子回归到十几年前的健康状态,腹部很少隐痛,家人都说我精神大好,比以前还要好。

是啊,这船本身马力要足,外面的风要大,加上河中的水要充沛,这样三事俱备,畅通无阻。

老师说,这个思路不仅可以用来治疗肠道瘀阻,因为气机不能周流而引起的一系列顽疾,都可以用通肠之法,令病痛消除。周身五脏气血要能够很好地周流循环,第一大前提就是肠道要能够正常排泄。肠道瘀堵后,脏腑就像没吃饱饭一样,还要备受浊气的污染,自然没劲干活。如同贫困的山村,路没有修好,物质进不去出不来,经济发展不起来一样。

桂枝汤高屋建瓴,从心而动,在上面给足动力,各种调气的药入中间肝脾,给予丰富的动力,使两个轮子转起来。通肠药直接入肠道下窍,肠通腑畅,把道路给修好,这样气机循环起来就更圆融快速了。上中下畅通无阻,病得消除。

通肠腑治脚气病

有一个来自荆门的病人,患脚气病18年,反反复复,一直治不好。他慕名而来,找到老师。老师不问他脚气病,而是问他肠道大便怎么样?他说,非常不好,排不干净,黏黏腻腻,很不爽快。

老师说,人家治脚气病治细菌,我治脚气病治环境。人家治脚气病,治在脚上,我治脚气病,治在肚子上。我们换个思路吧。

于是,老师给他开火麻仁30克,猪甲30克,艾叶8克,苦参8克,炒薏苡仁30克,冬瓜子20克,白术20克。5剂。

他刚开始不相信这么简单的几味药就能治病,可服完2剂后,大小便很多,人也一下子轻松了很多,脚丫子居然不出臭水了,把药服完后就好了。

他跟老师说,你这药神得很呐,我18年的脚气,这么简单的几味药就搞定了。

猪甲这味药非常好,它能于浊中降浊,肠中有积滞,顽固不化的,用上它都可以迎刃而解。再加上火麻仁,凡仁皆润,火麻仁润通小肠还带补,肠道像点了润滑油一样,猪甲把肠中的浊气刷出去。所以火麻仁和猪甲相配,一个点油润滑,一个把浊气刷下去。看似平凡的两味药,治疗很多疑难杂病,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问老师,为何通肠四味还要加炒薏苡仁、冬瓜子呢?

老师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人体下窍是排浊的通道,下窍排浊有二,一个是浊滓,一个是浊水。浊滓归肠,浊水归膀胱。病人长期有湿热,留浊不去,除了通肠,还要清利膀胱。炒薏苡仁、冬瓜子可令湿浊从膀胱分利而去。而苦参这味药,虽然在通肠四味药里,但它除了降肠浊外,还有利小便的功效。本身通肠四药里就包括利膀胱、祛湿热的。

我们又问,为何最后还要加入白术一味药?

老师说,降浊之中不要忘了升清,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长期浊气不降的病人,必然也会伴随着清阳升不上来。《内经》说,升降相因。这升清和降浊通常是同时进行的,只是我们用药侧重点不同而已。

学生们马上把老师这个方子视为秘方抄下来。老师笑着说,你们要记的是医理,不是方子。你们把人体正常的生理搞明白后,出来的都是秘方好方,用之不竭,取之不尽。老师引《内经》清升浊降的思想说,你把这清浊升降搞通后,用方治病,又何止脚气病呢?这可是心法。随后老师便总结吟出治病用药的心法:

浊气降下,清气升上,

食入胃肠,水归膀胱。

二便通畅,百体安康。

这个清浊思路理顺后,又何止治一病一疾呢,百体都可以调畅啊!老师这一句话在我们耳朵里回旋,久久不去。

脚气病,有口诀,换个思路治肠腑。

原来医中有大道,我们方才恍然悟。

我们终于明白,为何老师要大家破除秘方的思路,直接去探求最精髓的医理。古人说,神用无方。当你得到神机妙用的时候,信手拈来,天底下都是好方子。

苦参、艾叶用意深

今晚老师特别讲到艾叶和苦参。

老师问我们,艾叶、苦参这组药对的用意何在?我们说,艾叶、苦参,一个辛温开散,一个苦寒降下,辛开苦降,能够祛除肠道湿热败浊。对于大便黏滞,排不干净,用这两味药很好。

老师说,是的,还有没有其他用意?我们又说,艾叶能够温通血脉,苦参可以清热燥湿,这两味药除了治疗肠道湿热阻滞,应该还可以治疗血脉湿热瘀滞。这两味药也是寒温并用、寒热对流的。

老师点点头说,没错,除了肠腑败浊、血脉湿热外,还有呢?我们就等着老师讲。老师说,艾治百病,艾叶用得好,可以治疗很多疾病。上等的艾叶叫蕲艾,这蕲艾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筋,而逐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寿康。艾叶既可外用泡足,也可制成艾条艾灸,还可以放入内服汤药中,用途非常广泛。苦参,除了清热解毒燥湿外,它还有杀虫的功效,用于妇科下焦湿浊生虫,或皮肤湿疹虫痒。

有个年轻的小伙子,手足湿疹,一吃海鲜,胸腹部起疹子,红痒难耐。老师只给他开了六味药,艾叶30克,苦参30克,荆芥30克,薄荷30克,青风藤30克,海风藤30克,5剂,熬水外洗就好了。

这外洗方也有外洗方的理法,艾叶、苦参最能去湿热,荆芥、薄荷能祛风止痒,青风藤、海风藤,凡藤类药都善于疏通经络。这样湿热得除,经络能疏通,外邪又可以疏散,所以湿疹红痒很快就可以消除。

湿生虫,治环境

又有一个妇女,得了顽固性的真菌性阴道炎,反反复复,常规的妇科洗剂、治疗阴道炎症的大部分西药都用遍了,抗菌、消炎、杀毒,疾病却越发顽固,人也被折磨得很累。她一来就问,有没有更好的杀菌止痒药?

老师跟她说,我们中医治病不看病菌,看的是大环境。中医认为,湿生虫,虫是结果,湿是原因。《内经》说,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必须要在原因之前介入治疗,这样就能够控制疾病。好比地上有一滩死水,它自己会长很多微生物,这是自然现象。不把死水清除干净,那些虫子微生物就会没完没了地繁殖,怎么杀菌消炎都搞不干净。那么怎么治这个湿的大环境呢?

老师说,治湿从外面来治是治标,从里面来调才是治本。好比水库外面漏水要从里面堵才能堵得住。阴道外面渗湿,生虫痒,要在五脏里恢复功能,令湿浊不下注,这样真菌失去生存的环境,你不除它它自己都走了。

于是老师给她用完带汤加艾叶、苦参、黄柏,还有阴痒三药(丹参、菖蒲、蜈蚣),这样吃了5剂药后,痒痛大减。

她说,以前痒得忍不住,心烦气躁,根本没法工作,现在偶尔也有点小痒,但能忍住,也不那么烦躁了。

老师说,痒能够让人心烦,我们给她放了强心的药,心功能强大,自然不怕痒。痒是来源于虫,虫是来源于湿热的环境,我们用药把湿热环境一改善,真菌虫类失去繁殖的空间,自然没法再作乱了。剩下的只要慢慢去调理,不要吃生冷的东西,身体就会慢慢康复。

心有千千结,苦参亦能解

老师说,大凡参类都含有补益的作用,对于心脏不好,苦参除了通过治肠缓解心脏压力,还有强心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心悸。

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老师用艾叶、苦参这组药对,不是局限于看到一个肠道,看到的是整个身体的气机,看到的是心与小肠相表里。这样,用这组药治疗各种心脏疾病我们就好理解了。

比如,风湿性心脏病,艾叶有温通经脉之功;病毒性心肌炎,苦参有解毒祛湿之力。艾叶、苦参一配,又能涤荡肠腑,一个开,一个合,一个温,一个凉,心经的郁热都往小肠下面走了,心开郁解,病情减轻。

用好这组治肠的药,可以治疗精神方面的疾病。

老师又举了个病案。有个江苏的小伙子,中专毕业后,想找份平常的事业做做,可他的家族却希望把规模巨大的钢材生意交给他做,希望他能接下这个大事业。而他却觉得自己学历低,性格内向,扛不起这种压力,因而战战兢兢,结果不久就因为压力过大,得了抑郁症,晚上睡不着觉。家人为他请了各路名医,也没能改善病情,反而让他更加郁闷烦躁。他看到老师的书后,就坐车来找老师。来时满脸苦瓜相,脸色非常憔悴疲倦,无法正常入睡。他问老师这个病有没有把握治?

老师说,你以前都吃了些啥药?他把药方拿出来,大都是龙骨、酸枣仁之类镇定养心安神的药,医生看到的是病人心神不安,但用了药后,也不能解决问题。

老师说,你还年轻,这病要好起来也容易,但你要学会把心静下来。我可以用药,辅助帮你把心经的热通过小肠引导下来,心没那么烦了,身体就会好转。

这样,老师就另辟蹊径,不用镇定养神的药,直接用艾叶、苦参、火麻仁、猪甲“通肠四药”的思路,导心经之热,从小肠排出,釜底抽薪。

老师说,不是疑难杂病,不会到这里来。既然是疑难杂病,以前常规的治法,其他医生应该都用过。他们如果能用常规镇心安神治好的话,这病早就好了。我们要另辟蹊径。老师说,这病人是心脉亢盛,肝郁,治心要治小肠,治肝要治胆。心主神志,肝主情志,心经之热要靠肠腑来排,肝经之热要靠胆腑来排。这样心热肝郁,通过治小肠与胆,这叫作“以腑治脏”,釜底抽薪,其热自平。治肠用肠四味,治胆用温胆汤。

这病人长途舟车奔波,加上病苦折磨,脸型都走相了。再加上睡不好,长期失眠,苦不堪言。他当天喝了老师的药,喝完后排了大量浊屎,奇臭不堪,当天晚上就睡得很好。第二天起来,浑身都是劲,这真叫里通一身劲啊!

治疗了一周,脸上因长期失眠留下的皮肤皱纹暗斑居然一一消除了。老师说,皮肤粗糙,不用给他补阴,只要能令他睡觉,睡觉睡好了,就是补阴。

年轻人,身体有活力,药又对症,身体康复得很快,一周左右身体就好得差不多了。他非常感谢老师。

现在情志病、饮食病的人很多,老师选用苦参一味药很有深意。原来它除了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功效外,本身还有治疗情志抑郁、肠腑积聚的能力,老师叫大家去看《神农本草经》就明白了。

《神农本草经》说,苦参主心腹结气、癥瘕积聚,逐水。原来这味苦参在通肠六药里还充当排浊水、利膀胱之功。它能主心腹结气,既能治上面心有千千结,抑郁气滞,还能治下面肠腑积聚,以及膀胱水道不利,堪称从上至下,降本流末,散心经郁结降火,又清利膀胱肠腑的妙药啊!故曰:

胸中有结气,精神便抑郁。

排便又黏腻,肠腑有积聚。

上下有湿热,尿黄也不利。

这该怎么办,快寻苦参去。

重用鸡矢藤治风湿痹证

鸡矢藤味甘酸,性平,归心、肝、脾、肾、大小肠经,能祛风除湿、消食化积、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小儿食积腹胀、腹泻、跌打损伤、蚊虫叮咬等。

由于鸡矢藤是藤类药,“软藤横行筋骨中”,大凡藤类药都有祛风通络的功效,所以把鸡矢藤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这是常理。

有个腰背痛的病人,他服用寻常的壮腰肾药效果并不明显。老师见他舌苔根部厚腻,便说:

肠积生湿浊,经脉不通利。

重用鸡矢藤,可除风湿痹。

于是鸡矢藤一味用到100克,再加入寻常的壮腰肾之药。他吃完后腰背就不痛了。为何之前用壮腰肾药不效,加入一味鸡矢藤后就大效呢?老师说,鸡矢藤既能化肠积,也能治风湿,它是藤类药,能通经络。

我们又问,用这么大量的鸡矢藤,会不会伤到正气?老师说,有病则病受。病人舌苔垢腻,你不用大剂,还刮不下来它。而且鸡矢藤药性平和,小孩子都可以用到30克、50克,如果要治风湿痹证,不用大剂量就达不到通筋透骨的力量。

《太白本草》中说鸡矢藤是风药儒将、止痛妙药。既然它是儒将,又不是猛将悍将,所以不怕大剂量。

厌食症与三高

十堰当地有个小孩子,家庭富裕,却养得病怏怏的。原来这小孩平时不爱吃饭,就爱吃零食,他妈妈带孩子来看厌食症。

老师说,厌食症是家长没养好,你只要不给他零食吃,他慢慢就会好起来。

他妈妈说,不给他零食吃,他也不爱吃饭怎么办?老师说,他不爱吃饭,就是因为你给他零食吃。你饿饿他,他就爱吃饭了。零食养病,主食才养命啊!

于是老师就给他开木香、山楂、鸡矢藤,这三味药又叫开胃消食三药,熬成糖浆给孩子喝。孩子喝了就爱吃饭,爱吃饭了,整个脸色就红润起来。

他妈妈说,余医生,你这药真灵啊!老师说,不是药灵,是你不给他吃零食了,药只是起到很小的辅助作用。孩子他只要爱吃饭,生机旺盛,恢复就会很快。

木香山楂鸡矢藤,消食开胃治厌食。

熬成糖浆又好喝,养出健康好娃儿。

所以老师把鸡矢藤用于治疗各类食积、厌食病症。老师说,鸡矢藤治疗各类肠积是一流的,平和而有效。

当今时代,从小孩到老年人没有不因饮食过度而食滞胃肠的。这种有肠积的,脸色一般都泛黄泛暗,胃口不好,又容易感冒。老师说要用药物把积滞化开,颜眉才得以舒展。刚开始老师用肥儿散,虽然有效,但却因为药物苦涩难食,难于推广。后来老师发现鸡矢藤不仅效果好,没有难食的异味,而且药性平和,有效持久。

《太氏药谱》里提到一位民间郎中善于用鸡矢藤治疗小儿食积而闻名乡里。这在一般教材、方书中比较少见,可见学问并非尽载名家论著中,许多极有效验的秘方都在民间实践派手中。因为临床实践才是中医的生命,他们所受的医学教育往往不多,但却有相当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太树人老家太家庄的周围有一个小村庄,小村庄里有一个张姓草医,祖传疳积秘方,以其简验便廉,远近求治者络绎不绝。此医视为枕中秘,从不轻易示人。为了学到这一长处,太树人多次与他攀谈,敞开心胸交流,此医知道太树人是大地方大医院的中医,见对方这么无私地传授用药经验,于是也愿意共同切磋医道,久而久之,情深相惜,渐去戒心。有一次在畅饮醉酒后,此医道出他祖传秘方,一味鸡矢藤研末就是。

老师往往重用鸡矢藤,给有积滞的病人恢复胃口,排除宿积,治疗厌食,焕发生机。宿积严重的可见黑褐色大便,大便色泽变浅不再发黑,标志着积滞化开了。

有个病人高脂血症,一脸浊气,打呼噜很严重,舌苔垢腻,双关郁。

老师只给他用了通肠六药,重用鸡矢藤80克,再加进大黄、泽泻、炒薏苡仁。服了3剂药后,排出大量各种颜色的大便,整个人再来复诊时,脸色清爽,看起来像换了一个人,病人也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老师说,如能长期保持肠通腑畅状态,你这血脂、血压都会恢复正常。

人能神清气爽,源于二便通调啊!所以老师很喜欢用鸡矢藤与火麻仁合成药对加入汤剂中,而且重用,治疗肠道有积滞引起的“三高”,既化食消积,又润通肠腑,肠通腑畅,百病消除。

老师说,三高不可怕,关键你每天要做到四能,四能就是健康的标准,只要做到四能,那便没什么大碍了。这四能便是能吃、能拉、能睡、能笑。鸡矢藤便是消积开胃,令人能吃能拉的佳品。故在民间有不少人懂得用鸡矢藤泡茶喝,被视为寻常保健良药。

健康减肥的好药对——苍术和鸡矢藤

鸡矢藤还用于减肥,消积去滞,恢复脾胃运化能力,就是它减肥的机制。

有个病人身体肥胖,痰湿特别重,前来找老师要求减肥瘦身。

老师问他胃口好不好,他摇摇头说,以前很好,现在不好了。

老师就开了鸡矢藤与苍术两味药,以2∶1的剂量,打成粉,叫病人平时拿来泡水喝,一次一大勺,一日三次。

病人吃了不到一个月,体重居然就减了下来。以前吃饭都不敢放开胃口吃,现在胃口好,体重反而下来了。他们单位的人都很难相信,世间居然有这种既可以减肥、又不会伤胃口的良药,吃后还更精神。于是他们也都过来要开这种减肥药。

老师说,中医里没有减肥药,只是把你们的肠道积滞化开,脾胃功能恢复,靠你的正气把痰湿赘肉消化掉。平时还是要多锻炼,不能依赖药物。

为何吃了鸡矢藤,腿脚更轻便,胃口也好了呢?原来对于肠壅腹滞的人来说,他们好像超载的车爬坡一样,爬得很吃力,上楼梯也没劲。这时让超载的车辆把货物卸下来后,它就开得快了,而鸡矢藤就是一味能使肠道“货物”卸下的妙药。肠道的货物一卸,脾脏这个五脏六腑的车轮子旋转得就快。脾胃恢复正常升降,身体很多垢积都可以清理出去,这样病人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排便通畅,胃口又好,体重减轻,精神更足。

老师说,这组药对是治疗脾虚肠滞的,在排肠滞的同时,让脾功能正常运化。

由于苍术气味雄烈,偏于走散,而白术平和偏于守中,它们在选择时有所区别,肥人用苍术,瘦人用白术。肥胖的人健脾减肥可用苍术,因为肥人多痰湿壅堵,它需要雄烈之气,健脾燥湿。而瘦弱的人健脾增肉则可用白术,因为瘦人脾虚耗散太过,所以反而要用白术,能健脾之中带补。可见,同样脾虚的人,一者表现为痰湿重,肥胖,代谢不去;一者表现为气血生化少,瘦弱少肉。

这个小药对,药小力不小,已成为健身减肥的良药。因为它们符合中医一升一降的思想。鸡矢藤消积化浊,以降胃气;苍术健运湿阻,以升脾中清气。鸡矢藤降胃中浊气,苍术升脾中清气,一升一降,正符合《内经》所说的“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所谓“肥人多痰湿,瘦人多虚火”,这减肥就当以祛痰湿,恢复脾胃脏腑升降功能为第一要义。

儿科心法与食积方歌

小孩子的疾病,一般都离不开“二太”,即太阳病(外感邪气)与太阴病(内伤饮食),所以儿科的中医大夫普遍都有这样的心得,就是把解表药和消食化积药组成方剂,便解决了小孩子大部分的疾病。

老师常用的就是小柴胡颗粒解外表邪,午时茶冲剂消食化里积。

我们刚来任之堂学习时,最深刻的就是老师治疗小儿食积的方子。因为现在小孩吃的东西非常杂,而且普遍超过了胃肠的负担。很多小孩吃水果,吃到脸上冒虚汗,吃到腹痛面青,家长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还以为小孩缺乏维生素呢。这样的小孩很多。

老师只要辨为单纯性食积,一般开这十味药,就解决问题了。我们把它编成方歌,歌曰:

一味鸡矢藤消积,二药枳桔调气机,

三仙消食开胃气,四君补养脾中虚。

这个方子就是以重用鸡矢藤消积化食为主,配上枳壳、桔梗来升降气机,再用焦三仙开胃气,四君子补脾虚。因为小孩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脾胃虚了,食物不能运化,所以要补脾。同样,食物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才会伤到脾胃,所以要消积。这个方子把扶正、祛邪都考虑进去了,还融入了升降的思路。

小儿闹夜的小妙方

鸡矢藤这味药,单用效果也非常好,配成药对也不错。晚上哭闹的小孩很多,老师说,一般是大人没带好,不外乎是喂养不好,或感风寒。用20克鸡矢藤,加上2克的竹叶,或2克的灯心草,熬成水,小孩子喝上一点,就不闹了。

这组配伍也很有意思。小孩子哭闹,一个原因是心经有热,所以用竹叶或灯心草,竹叶是导赤散中重要的一味药,它能把心经的热邪导到膀胱小便出来。而灯心草顾名思义,以前洋灯时代的灯心就是用它做的。灯心草也能清热利水,以其甘淡归心、肺、小肠、膀胱经,能够把心火降到水道中利出来。所以用于治疗小儿夜啼、心烦不寐、口舌生疮、小便不利,效果相当好。

用鸡矢藤也是根据中医理论,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里有积滞,就会加重心脏的负担。所以小儿小肠有积,就心烦哭闹,要解除小孩哭闹,首先要保持小孩肠道通畅无积。

小儿心中老烦躁,晚上睡觉总爱闹。

这是食滞在肠道,心热才会向上扰。

竹叶清心热下导,通肠鸡矢藤有效。

心与小肠不阻滞,闹夜从此日渐少。

欲补先通选红藤

有个病人,男,三十来岁,右腹部常有隐痛,伴随大便稀溏不成形一年多。人显得消瘦。他说,我也看了些中医,吃了些止泻药不管用,参苓白术散这些健脾的药也吃了不少,都没明显效果。他问老师如何把消瘦的身子补起来?

老师一摸他的脉说,你关尺部郁滑,左寸不足,小肠有积,大肠有湿热,欲补先通。你这大便次数多,拉得还不够,小肠里很多东西拉不出来,所以才会反复腹中隐痛,大便不成形,消化不好,人也消瘦。

于是给他用通肠六味,红藤重用到40克,还加了苍术、木香、大黄。

病人吃完3剂药,回来复诊时说,这三天拉的东西比平常多了一倍。

老师问他,拉完后,人会不会觉得没劲啊?

他说,不会啊,还有点轻松,舌苔也不腻了。

老师说,这就对了,你拉的是肠道里头的浊垢,这些东西排出来后,人才会神清气爽。脾胃压力一减轻,运化吸收功能会加强,这样虽没有用健脾的药,却能起到健脾的疗效。随后,老师就给他开了几剂四君子汤加味,给他适当补补气调调脾。他不单腹部隐痛消失了,连长久的大便不成形也好了。

从这个案例之中,我们看到了老师欲补先通的思路。老师说,肠道垢积没刮干净,止泻你也止不住,健脾你也健不了。这好比补轮胎,轮胎破了,要先把轮胎破口周围黏滞的垃圾去干净,把破口周围反复刷光滑,然后再补上,就牢不可破了。

老师给病人补脾胃时通通肠道也是这个道理。老师只要摸到小肠脉有瘀滞,不管是什么病,首先都要清理肠道。老师比喻说,你要先把屋子打扫干净,再干其他活儿。所以用通肠药,目的是把消化道六腑打扫清理一遍,然后五脏才能正常工作。

这一味红藤很不简单,它既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还能祛腐排脓,乃肠痈腹痛之要药。对于肠道积滞化热产生炎症,导致局部壅堵,血脉不畅,造成血瘀的病理,用上去就有良效。红藤直接活血化瘀,又通肠排浊,一味药身兼多种功效,所以老师把它作为肠积腹痛的先锋而重用之。

欲补先通选红藤,肠浊排尽气血生。

好比修车补轮胎,污垢除去功自成。

伤科用红藤

红藤在伤科的地位是比较高的,治疗肠道肿瘤,它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医生在临床上经常会碰到经络受损的病人。懂得修复经络,治起病来,就更加得心应手。我们看《内经》“调经论”这一篇,里面把调经络放到至高的地位,“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这就是说要严守经络隧道这些气机流通的通道,就像一个国家要守住交通运输大动脉一样。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大动脉一瘫痪,整个经济体系就会迟滞。人体经络瘫痪,身体就会废用。

老师一直在思考用什么药来修复经络最好呢?因为很多疾病都会导致经络受损重创,特别是肿瘤,长在那里把经络都堵住了。如果能把经络修复接通,就像把交通运输的通道接上一样,身体虽有重病,亦可以带病延年。

这样老师就从伤科角度来寻找这样的药,因为骨伤科经常遇到筋骨经络损伤修复的问题。一个伤科医生,他的用药水平有多高,从他配的伤科汤药修复伤口的效果就可以看出来。这种汤药除了考虑到补肾、活血化瘀、解表散寒外,最重要的一点还要看它的药物有没有修复经络的作用。

于是老师就找到当地一个向氏伤科的传人,他的膏药特效,远近闻名。用上他的膏药,伤口就不痛了,再用点内服药,效果就更好了。老师发现,那一包内服药里居然有一半是红藤,这可是伤科的秘诀心法,就像治疗儿科食积的秘诀心法——单味鸡矢藤一样。这红藤在伤科修复经络的地位就像鸡矢藤在儿科治疗食积一样。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红藤的功用是相当全面的,它不单通肠道排浊,还通血脉化瘀,更能通经络止痛,还可以清热解毒,所以伤科、妇科乃至内科肿瘤包块病变,都以之为要药。它既可以走气分,也可以走血分。

老师说,肿瘤并不是因为血脉不流畅,相反,它的血液循环特别丰富,那是什么不通呢?就是经络气机不通。通经络,走气分,红藤的作用比鸡血藤要强。所以同样是活血的药,红藤却能抗癌,而鸡血藤却不能。正因为它有通经络的功效,所以用于修复经络效果特好。

老师看向氏伤科传人用药时,第一天是腿痛的病人,扭伤了,用的是红藤。第二天是肩膀痛的病人,用的也是红藤。第三天闪了腰的病人,用的还是红藤。效果都很好,可见这红藤不但是活血的效果强,修复经络的效果也强,伤科要的就是它修复经络的作用。

老师的好友张老爷子,也善中医。他和老师一起谈医时,老师问他哪味中药修复经络的效果最好?张老爷子跟老师说,用乳香、没药怎么样,可以活血生肌啊!

老师说,乳香、没药试过了,效果平平。

张老爷子又说,用川续断怎么样,活血止痛。老师说,也试过了,效果还不够。

张老爷子又说,那红藤呢?张老爷子提到他一次入山采药时,在悬崖峭壁上采到一根大红藤,回家后用这红藤泡成一坛酒,不久这酒都变成红色的,就像葡萄酒一样,打开来,酒香逼人,就像桂花香味一样。那些陈年腰痛,还有摔伤的,张老爷子都给他们这红藤酒喝,喝几次就好了。

这样老师对红藤的理解就更深刻了,于是临床开始大量用红藤。这红藤通肠,通脉,又通经络,还清热解毒止痛,有抗癌的作用,真是多才多能的中药。 gf3R/2YBfS5SbixfSsXOrgtksGnlmnaZ0WRE+LCPpItOgQbLA1F88TDnJbV0pr+B



多用途的丹参槟榔饮

丹参槟榔饮由四味药组成,即丹参、菖蒲、枇杷叶、槟榔。

这个方子能补养心脏气血,祛除风湿邪气,并且还可以降气、血、痰、火、水五邪,使这些邪气不能上逆于心,闭塞心脉。

先讲讲这个方子的来由吧。老师说这个丹参槟榔饮不是自创的,不是家传的,也不是古书上看来的,而是一位老医生告诉老师的。老师去这位老医生家拜了两次年,最后这位老医生才传给了老师。老医生视这个方子为宝,跟老师反复强调。

老师说,这个方子虽然只有四味药,但它的理法立意非常深远。这个方子在《医间道》两个轮子的指南针中。这四味药能够从心、肺、三焦、膀胱这条路,把瘀血痰水降下来,还能够从心、胃、胆、小肠这条路,把瘀血痰水降下来。

临床上,凡是三焦肺气郁堵,胃气上逆,痰涎壅盛,引起心脉不畅,心血不足,都可以用这个方子。不局限于心脏病,各种痤疮、面斑、咳嗽、头晕,但凡是心肺痰湿浊邪上逆化热的都可以放胆用之。

枇杷叶——降十二经逆气

老师说,先讲枇杷叶吧,你们说说枇杷叶有何功效?一个学生说,清热化痰止咳。另一个学生引《药性赋》说,枇杷叶下逆气,哕呕可医。

老师说,药书上是这样说的,但有很多未尽之意,不可局限于药书。用枇杷叶来治疗心脏方面的疾患,很多人都想不到。这个方子的精髓也在于这味枇杷叶。

枇杷叶,你们不要只把它理解为清热化痰降肺胃的药,这样还不足于把它的妙处用出来。我在《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那本书里写了,枇杷叶这味药,能降十二经之逆气,化十二经之热痰。怪病皆由痰气作祟,逆气得降,痰热得化,则很多怪病不治自愈。

学生们明白了,原来老师把枇杷叶放的高度并不局限于一条两条经上,而是放在十二经中去看,从整体来用这味药。它降的不单是肺、胃二经的痰邪逆气,十二经脉的痰邪逆气它都能降。

老师说,现在有些西医医生也开始用中医的整体观了,用枇杷叶来治心脏病,通过降肺胃浊气来降心之浊气,进而把五脏浊气都往下肃降。这只有中医的五行学说能解释得清楚。

人民医院治疗过一个病人,心脏不好,吃了很多治心脏的药就是不管事,一个西医师后来给他开了治胃的药。这病人并没有检查出胃病来,胃也没有什么不适,可你猜怎么着了?这治胃的药一吃下去,心脏就好了。以前常胸闷不舒的毛病也不犯了。老师一看就说,这个医生虽然是干西医的,但也厉害。病人吃了很多治心脏的药都管不住,就这胃药把心脏给管住了。这是中医说的心胃同病,胃中浊气不降,顶住胸膈,则心脏能安吗?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有句话,胃是诸经降之门,也就是说阳明胃经是周身上下最大的降机。

我们看两个轮子指南针里面,心气接下来往下转,不就是转到胃里面去了吗?所以很多老年人一吃香蕉或糯米,胃堵住了,心脏就不舒服。这是因为胃不能为心脏降逆气啊!

有个退休老人,冠心病已有十余年,常胸中刺痛,舌质紫黯,舌下静脉曲张。他吃过不少中药,也喜欢中医,久病识药。看到老师给他开血府逐瘀汤,便说,以前我也吃过,但效果平平。老师说,同样的菜,张师傅、李师傅炒出来的都不一样,你身体里有瘀血没错,瘀阻脉道补不进去,一补就堵就不舒服。但纯用活血化瘀的药也化不了,因为你这瘀血是元气不够,气虚血瘀所致,单纯用活血化瘀药,吃多了反而气不够。他点点头说,是这样的。

第二天,他吃完药来复诊时说,你开的药比我以前吃的要好。

老师笑笑说,不是药好,是给你用血府逐瘀汤化瘀血的同时,加了心三药补正气,还加了枇杷叶30克降逆气。这样化瘀不伤正,扶正不堵塞,又有枇杷叶降诸经逆气。痰瘀同源,有瘀血都兼夹痰湿,痰瘀随气会上逆,枇杷叶也通过肃降肺气,令痰瘀都往下行。所以你吃后,觉得很顺气,很舒服。

看到《医门法律》里说,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 我们才明白为何老师总喜欢用枇杷叶一味药。枇杷叶是在肺这至高点上肃降气机的,肺是五脏六腑的华盖,是天空,天空中阴云密布,人就会烦闷,表现的病理就像胸肺被痰瘀所蒙蔽一样。在大自然看来,就好比城市的天空被沙尘暴或被工厂排出的废气污染了,灰蒙蒙的。这时下一场及时雨,整个气往下肃降过后,天空就重新恢复了清新与蔚蓝。所以老师在血府逐瘀汤和心三药里加一味枇杷叶,并重用,就是取它导胸肺痰浊污垢之气向下顺降之义。所以病人服用后,身体变得清爽,双手的青筋也变淡了。

枇杷叶降的是肺胃之气,通过降肺胃之气,有助于缓解心脏压力,这在两个轮子里头有充分的体现。所以中医看病是整体观,一个心脏病,不一定用治心脏病的药,用治肺的药,用治胃的药,使肺气肃降,六腑浊气下行,心脏压力变轻,这就能达到很好的调心效果。老师说,你别小看这一味枇杷叶,它背后代表的是一个降周身痰浊逆气的象。你把这个降机调好后,它能够从至高点的肺直接刷下来。很多怪病疑难病都需要用到这个思路。

南方有很多老中医善用二陈汤、平胃散治疗内科杂病,调的也是胃这个降机。甚至有些老中医对这两个方子情有独钟,内科杂病十有七八都是用这两个方子加减变化的。能把人体胃这个降机理顺了,周身百脉皆顺了。《内经》说:“六经为川,肠胃为海。”《清静经》说:“降本流末,而生万物。”这个阳明胃气能顺利下降,才能够升发长养周身上下、五脏六腑、三焦九窍、十二经脉,乃至无数细胞毛孔。

肺气能够肃降下来,就像天下雨一样,所有的万物都能得到灌溉滋润,才能够茁壮生长。我们可以看到,为何沙漠地带的植被稀少,就因为它的气往上冲得多,下降得少。只有把气肃降下来,万物才能够归元。《道德经》里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这个归根就是常态,身体的气机要能往上升发,还要能够往下归根,往下收,长期宣发太过,收不下来,就容易有凶灾病痛。把这个气收下来后,病痛随之而愈,凶灾亦随之而化解。

所以麻瑞亭老先生就化裁黄元御《四圣心源》中的下气汤这个方子,灵活运用,救人无数。因为这个方子帮助病人把气往下纳,往下收。

老师对我们说,这一味枇杷叶用好了,就是一剂下气汤。对于肺脉亢盛、心浮气躁的人来说,是一杯清凉的雨露,是一帖顺气的汤方。

槟榔治顽垢

槟榔是海南的特产,《本草纲目》说槟榔“饱能使人饥,醉能使人醒”。也就是说,槟榔一方面可以行气,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另一方面对于饮酒过度引起的食积、酒积,它还能够消积。所以南方很多人有嚼槟榔的习惯,不过嚼多了牙齿会变黑,还可能导致口腔癌。槟榔内外都是宝,外面的果皮又叫大腹皮,能行气利尿消肿。

老师问大家,槟榔是一味什么药?学生回答说,槟榔能杀虫,也能行气消胀。

老师说,槟榔能杀三虫,古书里有记载,这是槟榔本身对肠道寄生虫有麻痹的作用,它还可以降浊泻下。以前有不少报道,用单味槟榔大剂量煎水治疗猪肉绦虫病。你们再想想槟榔还有什么特别的功用?大家想了想,但都摇摇头。

老师说,槟榔不局限于杀虫消胀,还能逐水下痰,是一味破散顽痰的良药。

《日华子本草》说,槟榔可除一切风,下一切气,通关节,破痰结。《本草汇言》还说槟榔主治十三种气,如开郁气,破滞气,下痰气……

我们一听这些描述,就知道这槟榔药性还是挺猛的。

老师说,槟榔和枇杷叶两味药就把痰气浊水肃降下来了,比你用瓜蒌、枳实效果还好。枇杷叶降十二经之气,槟榔能下十二经之水,水气得下,心脏就舒服了。

所以中医治心有时要看到邪气的一面,这些邪气有痰、气、浊、水、瘀,不把它们降下赶出去,心脏是很难安定的。痰水瘀浊往下走后,心脏就安定了,这个叫邪去则正安。

有个病人口中臭浊数年,每天早上起来口都是苦的,舌苔白腻。他刷牙时,可以刮出厚厚的腻苔,问老师,怎么能够把这些厚厚的舌苔刮干净呢?老师说,舌苔乃脏腑的反应,刮是刮不干净的。除去脏腑的浊湿,它就下去了。

病人说,我也喝了不少清热除湿的凉茶,都没除干净。老师说,这苔厚腻,舌根部比较厉害,是湿浊伏得比较深,停留的时间比较久,用一般的去湿浊药不行。

于是老师用达原饮加小柴胡汤,以达原饮里的槟榔、厚朴、草果为君药,重用槟榔20克,利用它质重破气下痰水,直接把顽垢伏湿堕到下面,排出体外。

老师说,这个要当作邪伏膜原来处理,并叫他要戒烟酒,晚餐要吃七分饱。

3剂药吃完后,他说,最明显感觉就是早上起来不口苦了,舌苔也退了一大半,吃东西也比以前有味道了。

老师说,你以前舌苔蒙得那么厚,吃东西哪有味道?所以口味越吃越重,这样对身体就越来越不好。现在恢复了,可以吃清淡一些,都能吃出味道来。

消除痛痒的丹参与菖蒲

关于丹参这味药,你们不要仅把它想成一味活血的药,丹参为参类,若只把它想成活血的药,就屈才了。老师这样说。

宝松反应很快,说,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丹参把活血、补血都照顾到了。

老师说,这样看还是看浅了,像玄参、红参、西洋参、苦参,这些参类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即带有补益之力。活血只是丹参的一面,它还有其他鲜为人知的作用。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片,效果都不错,这里面是有道理的。

老师又说,治痤疮我们也常用丹参槟榔饮,长痤疮是什么道理?

学生说,是上火。老师说,不全是。

学生又说,是郁火,火为寒气所包裹,发不出来。

老师说,也不全是。长痤疮的人都知道用清热的药,这是从上火角度来看。我们应该从心肺来治。中医治痤疮,要看痤疮这个象,要把它看成一个包块。很多痤疮都不是纯寒纯热的,你看成寒热,用扶阳或泻火都不全。你要直接取它这个象,把它看成是一个包块。这个包块要想办法消掉,这个包是痛痒疮,要治心,长在脸面上,心其华在面,也要治心。是血脉不通畅,心主血脉,还是要治心。所以用活血顺气的药是主要的,也容易生效。学生恍然说,原来老师治疗痤疮经常用到丹参,就是这个道理。丹参归心经,活血凉血,还能补血益气。

老师说,关于治痤疮,还要注意用药搭配。比如脸色偏白的,痤疮老好不了,是肺脾不足,这时要加些黄芪、白术,由中焦往上焦,再往外托,取脾主肌肉、肺主皮毛之意。痤疮长在皮毛之间,表面是皮肤功能不好,深层次是脾肺不能健旺。

学生又问,老师经常用丹参、桂枝药对是什么道理?

老师说,丹参活心血,桂枝通心阳,这组药对是阴阳配。包块偏于色红的,就重用丹参;不怎么红的,丹参就少些,桂枝就可用量多些。其实,这个道理不单对于痤疮、包块有效,对于肿瘤也是这个道理。你们不要被西医的诊断吓倒。

老师然后总结说,丹参,要突出几个特点,一是它活血能化瘀,二是它养血不滋腻,三是它还能补益精气。一般偏凉性的药都容易敛邪,而丹参虽凉而不留邪气。一般凉性药容易引起血脉收引凝滞,所以用凉性药清热时,凉过头了就会伤了正气,反倒祛邪不成,把邪气留下来了。而丹参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学生又问,那菖蒲呢?老师说,菖蒲配丹参,能够把心经的风热透出来,菖蒲既能开心窍,还能祛风湿,也可以引药入心,这两味药专门治疗诸痛痒疮。所以这个丹参槟榔饮能够引药入心,降浊利水,血中的浊气,脉中的湿邪,凡气、血、痰、湿、水、瘀,这些浊邪都通通考虑进去了。方子本身又有升降寒热,如果病人心气不足的,我们还加入银杏叶、红景天,这个药组就相当强大了。

有个痤疮病人,读高中,额上长包,鼓得大大的,痛痒难耐。他经常用手去抠,搞得感染发炎,结疤凹凸不平。再看他的背部,整个膀胱经两侧都长满大小不一的痤疮。俗话说,抠成的疮,那疮口也越抠越大,不忍目睹。老师跟他说,别再用手抠了,忍不住你就用手去拍打它。不要吃鸡蛋、冷饮、韭菜这些东西。

老师给他开了丹参槟榔饮加活络效灵丹,再加白芷、连翘、扣子七。6剂药后,脸上的痤疮减少了一大半。他说,以前红痒难耐,现在舒服了,不痒了。

老师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病人心经有风热、痰浊,加上血脉不通,郁而为痤,左关脉粗大。所以我们用丹参槟榔饮,把痰水往下堕;再用活络效灵丹,把血脉疏通;最后加些扣子七、白芷、连翘,把心经的风热透出来。身体血脉流通,痰浊下降,风热外透,自然就不痒不烦了。年轻人的痤疮,密密麻麻,好像很严重,其实只要对证治疗,它来得快,去得也快。而丹参与菖蒲两味药常常不可缺少,它们能够使心脉流通,郁热得透,痛痒消除。

面上长痤疮,心脉有壅堵。

丹参槟榔饮,加味可消除。

痰浊降下来,血脉通无阻。

郁热透出去,不再痛痒苦。

还有一个荨麻疹的病人,荨麻疹,中医又叫作风疹、风团。病人运动出汗后,一吹风就出疹子,特别难受。搞得他想锻炼身体,又怕疹痒,不锻炼身体嘛,又不行,两边左右为难。老师叫他伸出舌头来,舌尖红,明显心经有热。便说,这简单,正好趁其势,疏散风热,透邪外出。于是便用银翘散加丹参、菖蒲。

病人服完药后,反馈说,风疹很少发了,运动运动也不怕了。如果以后再发怎么办?在学校里熬药很麻烦。老师说,那简单,你就去买中成药,维C银翘片加丹参片吃,也很管用。

为何皮肤风疹也用丹参、菖蒲呢?一是心能布气于表;二是凡痛痒都要内统于心;第三,风疹是要治风,但中医却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血脉流通不畅,郁在那里,就像病人出汗后,一吹风,束缚住了,才瘙痒难受,而瘙痒本身就是身体的一种自救反应,它目的就是要疏通身体气血。我们用活血的药,也是在帮他疏通局部气血。这样气血得到疏通后,其疹自消,其风自灭。

风热荨麻疹,银翘加丹参。

血行风自灭,热透不痒人。 gf3R/2YBfS5SbixfSsXOrgtksGnlmnaZ0WRE+LCPpItOgQbLA1F88TDnJbV0pr+B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