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越剧十姐妹 义演《山河恋》 景智宇 越剧是我国影响深远的地方戏,民国时期它就以优美婉转的曲调受到上海市民欢迎。1947年,上海越剧界发生了一件家喻户晓的新闻,牵动着无数上海人的心。这就是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十姐妹义演《山河恋》的故事。 袁雪芬(1922~2011) 1947年初,越剧名角袁雪芬因病暂离舞台。在治疗休养期间,她观摩了各越剧团的不少演出,觉得演员每天演两场戏,疲于奔命,没有进修提高的机会,也无法培养新一代,越剧的前途堪忧。她与戏剧界人士商议,通过联合义演筹款,建造一座剧场,并办一所越剧学校。 1947年7月29日,袁雪芬、尹桂芳、竺水招、筱丹桂、范瑞娟、徐玉兰、傅全香、张桂凤、吴小楼、徐天红在福州路大西洋西菜馆聚会,讨论义演具体事项,演出剧目商定为《山河恋》。为公正起见,她们订立了一份“合约”,主要内容如下:集合同人力量,组织公司,谋建新型剧场一座……发起人都须共同负责,各尽力量,以期越剧前途发扬光大。十位演员依次签了名,她们后来就被称为“越剧十姐妹”。 越剧十姐妹合影(前排左起徐天红、傅全香、袁雪芬、竺水招、范瑞娟、吴小楼;后排左起张桂凤、筱丹桂、徐玉兰、尹桂芳) 十名越剧演员签署的“合约”。图源:《越剧十姐妹纪念文集》 左为《新闻报》刊登《山河恋》演出海报,右为《山河恋》说明书封面 《山河恋》剧本由南薇、韩义、成容编写,取材于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小说《三剑客》(又译作《侠隐记》《三个火枪手》),融合了《东周列国志》中一些宫廷轶事,把时代背景移到了中国的春秋时期。全剧分上下集,剧情为:梁僖公掳曹国美女绵姜为夫人。宰相黎瑟垂涎绵姜姿色,频加挑逗,但屡被斥拒,故怀恨在心,遂假传书信,召自幼与绵姜相好的纪苏公子进宫私会,以图陷害。幸宫女戴嬴相助,方化险为夷。不料黎瑟侦知绵姜赠纪苏凤钗一事,便怂恿僖公逼问绵姜凤钗下落,还以不进攻纪国为条件,唆使纪侯宠妃宓姬骗取凤钗,后又窃取凤钗上的明珠,欲加害纪苏。危急中,戴嬴得到宓姬婢女季娣的帮助,恳托禁军百户长钟兕、申息两人,跋涉关山,历尽艰险,终于夺回凤钗和明珠,并在湘灵庙手刃宓姬,解救了绵姜。 剧中角色分配,先由演员抓阄,再经导演南薇调整。筱丹桂饰旦角戏最多的宓姬,竺水招饰绵姜,徐玉兰饰纪苏,张桂凤饰黎瑟(后张生病,改由徐慧琴饰),吴小楼饰梁僖公(原定徐天红,因病未演),傅全香饰戴嬴(后傅生病,改由张云霞饰),尹桂芳、范瑞娟分饰任侠好义的御林军申息和钟兕,袁雪芬饰演的是一个唱词不多的小丫头季娣。该剧在艺术上的特点是,越剧各流派荟萃一台,各个行当的表演和唱腔都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是袁雪芬、尹桂芳演唱的《送信》一折脍炙人口,百代公司录制成唱片,社会上广为传唱。
8月19日,《山河恋》在黄金大戏院(位于金陵路、西藏路口)隆重开演。当天清晨,袁雪芬来到戏院门口,只见人头攒动,预售票已售罄,32开的说明特刊也一抢而空。 《山河恋》公演之动机 图源:《越剧十姐妹纪念文集》 下午2时,十姐妹联合主持开幕剪彩,并宣读公演动机:“为了创办越剧学校、建造实验剧场筹募基金……我们愿意迎接一切困难……希望我们的万千观众和各界人士,给我们帮助和指教。” 此后几天下午和晚上各演一场,场场爆满。京剧大师梅兰芳,电影明星屠光启、严俊、姜明、王丹凤、袁美云、欧阳莎菲等纷纷到场观赏,不少越剧名角也来观摩。各路记者蜂拥前来采访、拍照,报纸大幅刊登演出盛况。 《申报》关于社会局禁演《山河恋》的报道 然而越剧女演员们万万没有料想到,8月28日晚上嵩山区警察局送来一纸公文,声称因申请手续不完备,上海市社会局命令该剧停止演出。 次日,袁雪芬、尹桂芳等人去面见社会局局长吴开先,据理力争。吴开先听说剧场门口人山人海群情激愤,唯恐动众怒,同意撤销禁演令,但提出成立一个托管委员会对演出收入实施监管,三个月后解禁。为了能继续演出,袁雪芬等无奈接受了这个苛刻条件。 演出于9月12日结束。由于禁演风波和中国大戏院京剧名角汇演分流观众等事件的影响,后期票房有所减少。支付高额剧院租金后,演出收入被“基金保管委员会”掌管,在通胀中不断贬值,最终只值96两黄金,造剧场、办学校成为泡影。后来女演员们在新大沽路买下一幢石库门房,搭了一个戏台,挂上“越剧实验学校”招牌。因时局动荡,这个学校从未得到政府许可证。 田汉撰文高度评价《山河恋》(《万象越剧特刊》1947年9月转载《新闻报》) 十姐妹义演《山河恋》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给上海市民留下了积极向上、锐意改良的印象,歧视“女戏子”的传统观念有所转变。著名作家田汉在《新闻报》撰文指出:此剧演出的意义在于越剧演员“有了新的觉醒”,懂得了“必须求取团结,团结才是力量”,“此次联合公演的实现便是一个伟大的成就”。 1979年9月,“越剧十姐妹”中八姐妹合影(前排左起:范瑞娟、袁雪芬、尹桂芳、吴小楼;后排左起:徐天红、张桂凤、傅全香、徐玉兰)(来源:档案春秋) |
|
来自: 常熟老李jlr5mr > 《★上海老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