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各省境内最出名的远古文化遗址分别是什么?全了解的人寥寥无几!|龙山|大汶口遗址|仰韶文化

 hllolyl 2024-02-13 发布于河北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不仅让文史界陷入狂欢,更是让许多原本不关心古文化的国人也开始愿意了解古文化。

  其实,在很多人的眼中历史不过是过去式,沉迷于过去发生的事情倒不如着眼当下。这是历史学成为冷门的主要原因。

  但抱有这样想法的人显然并不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历史:历史对过去事情的记录不过是基本形态,它的本质是延伸的,代表着文化的传承,同时也预估着人类未来发展的轨迹。

  总而言之就是五个字:起源和未来。

  对文化遗迹的发掘就是为了这五个字,搞清楚我们的起源文化,吸取其他文明消亡的教训。

  文化以及文明遗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接下来就来看看各省境内有哪些最出名且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文明遗址。

  河南——仰韶村遗址

  1921年,在河南三门峡市仰韶村出土了一些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当时出土的陶器不管是样式还是彩绘特征都是同期未曾发现过的。后面因为局势动荡的原因,等到第二次大规模保护发掘之时已经到了1951年。这一次再次出土了大量的陶片彩绘以及住宅遗址。相关领域专家几乎一时间蜂拥而至,经过许久的考究和查勘,终于确定了仰韶村遗址的文物、活动迹象是一种特有的文化。

  它起于七千年前,止步于五千年前。

  后续在周边省市又相继出土了同种文化的文物,而这些地区几乎全部属于黄河中游地区,所以考古学家决定一致决定将这种文化以仰韶村命名,这便是仰韶文化。

  从其年代和文物考究,发现这是一种独立衍生的母系社会中晚期文化,与先秦时期文献记载汉民族活跃的地区基本吻合。

  这就表示仰韶文化有极大的可能是华夏文明的起源。

  陕西——半坡遗址

  第二次大规模发掘仰韶村遗址不久后,陕西西安市境内又勘探出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主要出土的文物也大部分都是陶碗、陶盆等带有彩绘的陶器。整体彩绘的色彩、风格以及线条特征和之前仰韶村遗址的陶器极为相似。

  而且这个遗址的起源时间是在六千八百年前的母系社会中晚时期,和仰韶村遗址一样。

  因此,半坡遗址实际上也是仰韶文化的一部分,主要聚集在渭、洛等黄河中游一带。

  山东——龙山遗址、大汶口遗址

  大汶口遗址带来的文化要早于龙山遗址的龙山文化,但龙山挖掘在前,大汶口在后,所以要叙述还得是龙山在前。

  1928年,近代考古学家吴金鼎先生在山东省济南市龙山镇发现了一处遗址。此处遗址发掘出了一些石器、骨器和极为少见的黑陶器。

  这也是一种以前未曾遇到的文化。

  经过年代测量,吴金鼎先生认为龙山镇遗址的时间大概在今四千五百年前,但因为只有少量文物,所以无法断测龙山的黑陶文化究竟是处于远古什么层次。

  直到1931年,梁启超的次子,年仅27岁的梁思永先生在河南安阳后岗发掘出一处具有三代叠层的遗址。此处遗址最上面一层有明显殷商时期印记的青铜器,再下一层是少见的骨器和黑色陶器,而最下面一层出土的陶器彩绘风格与1921年的河南仰韶村遗址陶器如出一辙。

  答案水落石出,最下面一层是仰韶文化,拥有和龙山同样的黑色陶器是龙山文化,最上面一层就是殷商时期。

  这直接证明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就是华夏文明的起源文化,仰韶在前,龙山在后。

  有意思的是在1951年对仰韶村遗址二次发掘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些龙山文化特有的器具。

  对拥有龙山文化的遗址进行总的时间测量,得出起始时间是在4500年前,截止于4000年前。这说明了黄帝以及颛顼等上古帝王的活跃时期就是龙山文化时期,他们在这个时期孕育出了华夏文明。而到了尧舜时期,文明彻底普及,龙山文化走向末期。

  那么问题来了:龙山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接替,仰韶文化末期是五千年前,龙山文化起初是四千五百年前,这中间拥有接近五百年的断层是怎么回事?

  在1952年的时候,考古学家在山东泰安大汶口发掘出一处遗址。此处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有红陶、灰陶、砂陶、白陶等,甚至还出土了少量的黑陶。而黑陶是龙山文化特有的陶器,再加上龙山遗址和大汶口同属山东省内。所以当时很多考古学家认定大汶口遗址实际上也是属于龙山文化。

  但后面对红陶等历史痕迹明显更古老的陶器测定时,才发现大汶口遗址的最早存在时间应该是在六千五百年前,最晚是在四千五百年前,和龙山文化正好对接。

  大汶口遗址的陶器文化和龙山文化出现了无缝对接,那是否可以认为大汶口文化其实就是龙山文化的起源?

  这个也不一定。虽说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之间出现了五百年的断层,但是在1956年的时候,考古学家又在三门峡发掘出了庙底沟遗址,而庙底沟所呈现的状态是典型的仰韶文化至龙山文化的过渡期。

  至此,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龙山文化特有的黑陶其实是早期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共同交流的产物,所以两种文化可以实现龙山文化共存。

  第二种,仰韶文化处于母系社会,大汶口文化处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龙山文化则完全属于父系社会。有可能在仰韶文化末期,大汶口文化进入父系社会更加强盛,进而影响到或者说同化到了周边的文明。

  山西——陶寺遗址

  1978年,官方决定对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部古墓葬区进行大规模的发掘。这次发掘时间一直持续了九年。

  从陶寺村南部发掘地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玉器和彩绘木器,当然还有黑陶器,这又是一处龙山文化遗址。

  但陶寺遗址和其他龙山文化时期遗址不一样的是:陶寺出土了大量的生活用陶器、木器,还有相当规模的城址,最关键的是有了些许字符。

  这说明陶寺遗址已经是龙山文化的升级版,它步入了文明时期。

  根据对陶寺遗址的进一步勘探,考古人员还发现了遗址有很明显的阶级制度。

  阶级加城址,典型的邦国特征。

  再加上对陶寺遗址的测定时间为四千三百年前到三千九百年前,答案很明确:

  这很可能就是上古五帝中的某一位所统治的城池。

  浙江——良渚文化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

  1936年发掘的良渚遗址,是迄今为止已发掘出最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

  1936年,考古学家在今杭州余杭良渚勘探出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个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甚至是玉器。如果按照正常推断,这个遗址的时间应该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仰韶文化同期。

  但奇怪就奇怪在,经过专业测量以及后续考究,发现良渚遗址的起源时间应该是在一万两千年前,衰落是在六千七百年前。而且从良渚遗址发现的文物风格以及特征来看,是有别于仰韶以及大汶口文化的。

  这就说明良渚遗址实际上是自成文化,而这种文化的时间远比北方仰韶文化久远的多。

  另外在后面陆续勘探中,考古学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均发现了距今七千年前之前的良渚文化遗迹,这就表明,良渚文化实际上就是长江中下游的史前文化。

  那是不是说,长江中下游的古文化之源皆是来自良渚文化?

  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能完全算是。

  因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时候,考古学家又在今宁波余姚河姆渡镇挖掘到了一个有别于良渚文化的文化遗址,这就是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的主要存在时间是距今七千到五千年前,正好对良渚文化进行衔接。

  但问题是: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之间存在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出土遗迹特点不同。

  良渚文化是罕见的万年前使用玉器的文化,而河姆渡文化的特点是干栏式建筑文化。而在良渚文化末期,干栏式建筑并未有运用痕迹。

  人类从穴居进化为自制建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进程。

  这也就说明河姆渡文化实际上并不是像龙山与仰韶、大汶口一样,是良渚文化的延续文化,它更像是一种独立的文化。

  而河姆渡的这种居住文化,很可能是来自于传说中的有巢氏。

  良渚文化在中后期选择北上,和大地湾文化一统组成了新的仰韶文化,而在安徽中南部的有巢氏部落则决定南下在良渚古国基础上建立统治。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仰韶文化有良渚文化的影子的原因。也是为什么河姆渡文化同良渚文化一样善于农业睡到种植,却在房屋建筑造诣上呈现截然不同面貌的原因。

  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

  和仰韶村遗址同时期,考古学家在内蒙赤峰红山地区也发现了一处史前文化遗迹。只不过和河南的仰韶文化不同,红山遗迹呈现出的文化具有高度化的手工业与畜牧业。这就说明这也是一处单独的文化,考古学家命名为“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的起止时间是在六千年前到五千年前,是典型的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陶器制作和玉器制作非常发达,在这么一个史前文化时期,你决然想不到竟然能出土一块打磨圆滑,纹路清晰,雕像栩栩如生的玉器。

  按照常理来说,红山文化是已经趋近于文明的产生了,但只差临门一脚,这个文化便消失了。

  有的学者认为是被仰韶文化吞并了,因为从其出土的玉器来看,多有龙的纹路以及神像崇拜。

  有的学者认为红山文化实际就是仰韶文化的支流,因为其陶器和玉器很明显带有仰韶文化特点,但红山文化特有的,贯彻整个文化存在时期的“之”纹陶器并没有说明原因。

  总之,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公认的: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交流极为密切。

  四川——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

  三星堆遗址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起,一直到未来二十年内,它都会是史学界一直探究的焦点。

  原因是三星堆遗址代表的古蜀国文明太过于神秘。

  它的历史间层一直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到青铜文化鼎盛期。中间四个间层反射出不同的历史进程。

  说它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但三星堆明显是间层特点自成一派,而且也没有龙山文化的黑陶特点。

  说它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可仰韶文化以及龙山文化的时期比之要早的多,而且很明显的是其青铜器文化受华夏文明影响多。

  目前有相关推论认为古蜀国文明实际上就是良渚文化西进的支脉,可问题是良渚文化和古蜀文明之间的时间间隙长达千年,中间是否有未知文化未被发现?只有出土相关证据,才能支撑这个推论。

  总之,三星堆是一个谜,古蜀国文明也是一个谜。

  甘肃——大地湾文化遗址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这一认知不仅是从黄帝那里得来,而且大地湾文化的发掘也佐证了这一点。

  关于大地湾文化是仰韶文化的前支这一理论最直接的证据就是:

  大地湾遗址时间间层从六万到两万年前是一层,

  两万到一万三千年前是一层,这一层是大地湾遗迹最初的文化层;

  一万三千年到七千年前是一层,这一层是大地湾文化特点最显著的一层;

  最后一层是七千年前到五千年前的一层,这一层出土的陶器带有很明显的仰韶文化特点,总体和半坡遗迹的陶器特征非常相符。

  所以,目前发掘的遗迹所表现的华夏文明前溯时代应该是:夏——三皇五帝(陶寺遗址代表的龙山文化中后期、古蜀文明)——文明诞生初期(河姆渡文化的有巢氏、龙山文化早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大地湾文化、良渚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