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浩然:一首经典除夕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充满深情厚谊

 人间幸福是清欢 2024-02-15 发布于河北

孟浩然,唐代诗人,因他未曾入仕途,又称为孟山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等内容,深得后人喜爱。

除夕之夜,诗人客居他乡,触景生情,创作了这首感怀时光的佳作。

除夜有怀
唐·孟浩然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大意:

除夕之夜,五更时分,钟漏之声滴滴答答,似乎在催促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四季的更替,岁月不断轮回。屋内的残灯已经失去了光芒,而炉中的香气也已经消散殆尽。

随着春天的到来,春意已渐渐侵入芙蓉枕中,顿觉寒意已经消退在竹叶酒杯中。家家户户都在守岁,人们还没有入睡。在这个特殊的夜晚,相思之情涌上心头,但梦魂却无法到来。

简 析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首联是说,除夕之夜,五更时分,钟漏之声滴滴答答,似乎在催促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四季的更替,岁月不断轮回。

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从黄昏到天亮,一夜分为五更。五更是最后一更,交了五更,天就快亮了。

四气,指春夏秋冬四季温热冷寒之气。

诗人用“钟漏”和“四气”来形容时间的流转,展现出时间的无情与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暗示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感伤。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残灯,指将要燃尽的灯。

颔联是说屋内的残灯已经失去了光芒,而炉中的香气也已经消散殆尽。

诗人将镜头转向室内,从细处着笔,描绘了一幅灯烛将灭、炉香已尽的寂寥画面。灯烛与炉香,作为岁末的象征,暗示着旧的一年的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芙蓉枕,古人好以香草为枕,这里是以芙蓉作为枕。

竹叶,指竹叶青酒。竹叶杯,指盛满竹叶美酒的酒杯。

颈联是说,随着春天的到来,春意已渐渐侵入芙蓉枕中,顿觉寒意已经消退在竹叶酒杯中。

诗人用“芙蓉枕”和“竹叶杯”来形容春天的到来和寒冷的消退。这两句诗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新的岁月的期盼。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尾联是说,家家户户都在守岁,人们还没有入睡。在这个特殊的夜晚,相思之情涌上心头,但梦魂却无法到来。

守岁,又称守岁火,是我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除夕,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在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在守岁,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而诗人却因思念而无法入眠,只能在梦中与思念的人相见。

小结: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景象,通过残灯、炉香、芙蓉枕、竹叶杯等细节,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新的一年的期盼。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的佳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