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拙斋文:安顺谣谚志(上)​​

 刘沟村图书馆 2024-02-15 发布于河南
安顺谣谚志(上)
(本文为《安顺城记》撰写。)

         “谣谚”是歌谣和谚语的合称。
         “谣”字本写作“䚻”。《说文解字·言部》释为“徒歌”。清段玉裁注:“徒歌曰谣。《魏风》毛传曰:'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由此可知,前人所谓“谣”指的是没有乐器伴奏的徒歌(有别于合乐而歌的“乐歌”)。《晋书·乐志下》:“凡此诸曲(笔者按,指其书所引《子夜歌》《凤将雏歌》等),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 清人杜文澜编有《古谣谚》[注1]一书,其中对于古谣的收录,所依据的便是不合乐这一标准。[注2]除不合乐之外,“谣”还有一个特点是民间流传。宋姜夔尝言:“悲如蛩螿曰吟,通乎俚俗曰謡,委曲盡情曰曲。”(见《白石诗说》) 又《宋书·乐志》谓:“凡乐章古辞,今之存者,并汉世街陌谣讴,《江南可采莲》《乌生十五子》《白头吟》之属也。”这些街陌市井中的谣讴,都是靠口耳相传流行的。迄于后世,民间口耳相接的一些传述之辞,其形式虽然不是歌唱而只是念诵,同样也称为“谣”。所以后代人所说的民谣,有时指的是一种只说不唱、有韵而无腔(调)的民间诗歌形式。
       《说文·言部》:“谚,传言也。”段玉裁注:“传言者,古语也。凡经传所称之谚,无非前代故训。”所谓“故训”,指的就是长期流传的古训和俗语。前面提到的《古谣谚》一书,其于谚语的收录标准,便是“彦士典雅之词”和“传世通行之说”。这些谚语虽然见于载籍,但它们同时又是曾经或一直在口头流传的话语。这种话语形式的特点,除了寓意丰富、文词固定简练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具有民间世代流传、通俗易晓的俚俗性。正因为如此,谚语习惯上又被称作“俗諺”、“里谚”、“俚谚”、“世谚”。[注3]
         由于“谣”和“谚”同样都是民众中口头流传的言语形式,所以前人典籍中就常以二者并称,如清唐甄《潜书·卿牧》:“虽有所蔽,形于别奏,流于謡谚,闻于计吏、僚友、游士之口,皆可审察而知之。”钟敬文先生曾说:“谣谚来自于群众的口头传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才能传述得开。在传述过程中,又有群众性的不断加工,在形式上,字句精练,节奏明快,很富有艺术意味;在内容上,指称事物,切中要害,深刻锋利。这是群众的创作,是群众的心声。在当时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在后世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并且直接影响到当世和后代诗歌的创作和发展,又有其文学价值。”[注4]这段话具体说明了“谣”“谚”的共同特点和价值。
        “谣”“谚”二者虽同为口传,但在话语形式上毕竟有所不同:“谣”起于歌,歌咏必欲上口,所以“谣”多以协韵为句;“谚”本为语,传语贵在凝练,所以“谚”时作骈俪之辞。 “谣”的遣句虽然有时也采用骈偶(如“阳雀飞来靠大坡,鲤鱼打挺靠大河。哥哥要想来挨妹,不知靠着靠不着”中前二句),但骈偶并非必需,更多地是采用非骈体的散句形式;“谚”的措辞虽然不排斥用韵(如“中秋月不明,雨打上元灯”),但并非所有谚语都要用韵。而从篇幅上说,仅为口述的“谚”较为短小,多数就是一两句;而见于有节奏的歌咏或念诵的“谣”则往往是多句,尤以四句者为多。
        安顺一带的谣谚颇为丰富。从构成成分说,安顺谣谚包含民谣(含童谣)、山歌、俗谚(含农谚)这样几个部分。 我们之所以把山歌也视为谣谚的一类,是因为它的性质正符合前人所说的“谣”。郑振铎先生指出:“盖凡民歌,差不多都是'徒歌’的。”[注5]这几类谣谚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安顺城乡人民的生活,它们既是安顺方言语汇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安顺地方口头文学和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民谣(含童谣)

        安顺方言中的民谣,前代志书记载不多。清《安顺府志》于“方言”中未述及谣谚,但在“人物志”中偶有征引。如:
         我朝贵州置标营,倍于他省而精练亦过之。嘉庆初征川楚教匪,川楚人有“三索伦    不如一黔兵”之谣。索伦,东北方之精兵,甲天下者也,尚不如黔,则黔兵之精可知矣。故其时名将往往出于贵州云。[注6]
         月,字双清。初生时,母熊氏梦月堕马厩,晨往厩视之,得鸡子色赤,拾而食之,遂生月,故以月命之。读书善解悟,工诗、古文词。居官有清声,百姓歌之曰:“操如梅,明如月,双清那可得!”[注7]
        民国时期所编《续修安顺府志》,在“风土志访稿”中有一些民谣的记载。如市井民谣中的“东街一枝花,西街赛过它;北街平平坐,南街苦荞粑”,编者言:“此谚谣盖言街市繁盛,彼胜于此,自然之趋势也。”并说:“系民国以前谣,今略异。”这条记载既说明安顺城虽然向来商业甲于全省,但四大街繁盛冷清的境况不一,这种情形由来已久;同时也说明安顺民谣具有悠久的历史。其馀的记载举例如下[注8](括号内是原书编者语):
        哩哩喇,董董腔,讨媳妇,嫁姑娘。
       (按:此谚谣盖言迎娶,须管乐以成婚礼也。)
        一颗豆子圆又圆,推成豆腐卖成钱。人人说我生意小,小小生意赚大钱。
        (按:此谚谣盖言社会经济勿以大而争之,勿以小而忽之。)
        少小读书不用心,不知书内有黄金。早知书中黄金贵,高点明灯到五更。
        (按:此谚谣盖言青年须及时勤学,勿老大徒伤也。)
       小锅做菜不许尝,先敬爹来后敬娘。先敬公公活百岁,后敬婆婆寿延长。
        (按:此谚谣盖言服劳奉养,虽蔬菜羹必当敬孝也。)
        月亮汪汪照九州,几人欢喜几人愁。几人欢喜家中坐,几人飘零在外头。
        (按:此谚谣盖言人生聚散无常,不禁感慨系之矣。)
        八月里来茨藜黄,苗妹摘来装满囊。东街走在西街上,赶了牛场又马场。
        (按:此谚谣盖言苗族子女农事之余,亦及时寻物以求利,其勤如此。)
        摇摇摆摆进城来,黄泥裹脚大花鞋。一进门来拜三拜,稗子粑粑滚出来。
        (按:此谚谣盖言乡间妇女来城看望亲故,多以粑粑为馈送礼物。地方风气习惯使然也。)
        大月亮,小月亮,公公出来做木匠。婆婆出来打鞋底,媳妇在家铲糯米。
        (按:此谚谣盖言家人父子不但白昼作工,夜间也勤劳如此也。)
        树叶青,放风筝;树叶落,打格螺。
        (按:此谚谣盖言幼稚儿童即树叶以知春秋二时,持玩物以活泼其天性也。)
        鹊鹊叫,逐逐[注9]音,姐做鞋,妹穿针,做对花鞋送母亲。母亲怀我十个月,哪年母亲得宽心?
        (按:此谚谣盖言当幽鸟相逐之时,姊妹勤于针黹,言念慈亲劬劳,冀得乐享天年。)
        掏菜娘来掏菜娘,家菜不得野菜香。家菜吃了留半碗,野菜吃了不留汤。
        (按:此谚谣盖言家菜常餐故久,而不觉其香;野菜偶餐,遂觉香逾于恒。其云“不留汤”者,物以罕为珍也。查安郡野菜之可餐者,如蕨菜、野芹菜、苦蒜、折耳根、崖瓣、姨妈菜等。)
        大雪飞飞下,盐米要起价。娃娃要饭吃,爹同妈打架。
        (按:此谚谣盖言安郡地方每当冰雪之时,盐米俱较寻常之价不同。人当早为储备,免致临时受物价之损失而自相内讧也。)
        童谣(或称“儿歌”)是流行于孩童之间的民谣。杨慎有言:“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丹铅总录》卷二五) 《续修安顺府志》于“民生志初稿”中收录有安顺童谣20首[注10],转录于此(括号内为原编者语):
        下大雨,下小雨,插黄秧,吃白米。(流行归化)
        龙王龙王,洗手烧香,瓢泼大雨,到处栽秧。(流行归化)
        一根红线穿根绿,新官出任旧官出。(流行安顺)
         满妹满,棒棒撑腰干。怀包装柿花,棒棒穿糍粑。(流行安顺)
        栽白菜,吃白菜;栽一窝,吃一畦[注11],老和尚向哪点摸?向门前大神树摸。(流行安顺)
        小板凳,土地牌,嫁个姑爷不成材;好吃酒,好打牌,三更半夜不回来,姨妈们怎样过出来。(流行安顺)
        月亮光光,下河洗衣裳,衣裳洗得白白净,拿跟哥进学堂。(流行普定)      
        月亮婆婆,闪闪烁烁。张郎吃酒,李郎唱歌。唱何歌?大鹅歌。大鹅送饭,送到瓦桥,打破瓦罐。(流行安顺)
        小马小二郎,骑马上学堂。先生莫嫌小,肚内有文章。(流行安顺与归化)     
        小脚小叮当,瓢把舀酸汤。今年慢慢过,明年打嫁妆。(注:缠脚时代,一般人心倾向小脚,歌词大意系谓不怕人穷到极点,但如脚缠得顶小,便不愁无嫁处也。)
       戛戛咭,上门招女婿。娘要烧火,儿要扫地,受不了你家娘们的气。(流行安顺)                      童子年年长,龙门世世开。家有读书子,高官自然来。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流行安顺) 
         牛吃路边草,马吃地坛花。学生来路远,早早放回家。先生不放我,我去不再来哪。先生打发学生去喊我,变个黄狗来咬他;先生亲自来喊我,变个雀儿飞又他。(流行安顺)
        大鹅抱蛋,小鹅送饭。送到半坡,打破筛箩。送到半井,打破脑壳顶。(流行归化) 
        一张白纸飞过街,哪个读书哪个乖。人人读书想官做,丢下秧苗哪个栽?(流行安顺)
        太阳出来一点红,哥哥骑马弟骑龙。骑马上山去,骑龙游水中,哥哥弟弟争英雄(流行安顺)
        金老鸦,银老鸦,家家门前栽菊花。菊花落,对娘说。娘打金簪子,爷打金手镯。哥买粉,嫂买花,打发幺妹嫁郎家。碗豆开花绿芽芽,牵起手,拜姑妈。姑妈养个娇娇女,放在■(左面右冘)官家。■(左面右冘)官出来骑大马,小姐出来戴银花。小姐不戴银花,要戴栀子花。栀子花,把把长,抱起书包进学堂。书包放在书桌上,想起想起哭一场。(流行归化) 
       八呀八,你看家,我去后园讨黄花。讨得十一十二朵,八戴朵,妹戴朵。八不戴,妹不戴,拿与官家小姐戴。官家小姐会梳头,一夜梳得半斤油。油壶挂在金钩上,金钩挂在转角楼。转角楼上一枝花,对门对户打亲家。亲家儿子会写字,亲家姑娘会雕花。大姐雕的灵芝草,二姐雕的牡丹花。只有三姐不会雕,架起车子纺棉花。纺一手,哭一声,爹妈骂妹瞎眼睛。(流行归化;注:“八呀八”系喊八哥鸟而言。)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要回家去打铁。打得一,金猫银猫海獭皮;打得二,二个铜钱二个字;打得三,三月桃花赛牡丹;打得四,四个铜元四个字;打得五,五个糍粑过端午;打得六,六个蚊子中块肉;打得七,七个和尚来作揖;打得八,八个强盗偷鸡杀。(流行普定) 
         童谣的意思都比较浅显易知。从句子形式上说,常常用三字句开头,然后接以七字句或五字句;有时开头或后面也采用四字句。押韵方式以一韵到底为多,有的也换韵(如下面“猪八戒”“大月亮”“一棵树”例)。这些童谣节奏分明,便于上口,因而容易被孩童记忆唱念。
         巴浪(阴平)鼓,摇上坡,三岁娃娃会唱歌。不是爹娘教会我,是我聪明学得多。
        幺妹幺,别把刀,别到后园去杀野猫。杀得野猫叽叽叫,吓得幺妹一大跳。
        猪八戒,挑水卖。卖得钱,吃汤圆。打破人家(lia阴平)碗,不(阴平)赔人家钱。
        大月亮,小月亮,公公出来做木匠。婆婆出来打鞋底,媳妇在家铲糯米。铲得半碗糠,拿跟毛妹做莽莽(音mang阴平mang阴平——饭)。
         一棵树,八枝丫,高头(阴平)住的好人家。养的儿子会写字,养的姑娘会剪花。大姐剪的灵芝草,二姐剪的牡丹花,只有三姐不会剪,架起车子纺棉花。纺得棉花十二条,拿跟哥哥讨嫂(上声)嫂(阳平);讨得嫂嫂大又大,三把椅子坐不下;讨得嫂嫂小又小,落在灰头找不(阴平)到。
        月亮婆(阳平)婆(阴平),点点烁烁(yo2yo1),张家吃酒,李家唱歌,唱个什么(音同“司吗”)歌,唱个南山李大哥。有钱讨个花大姐,无钱讨个癞子婆。癞子婆,挑水喂鸡鹅。鸡鹅不下蛋,气死癞子婆。
        童谣的语言大多简净无华,看似平常却又不乏趣味。比如上引“一棵树”例,言嫂嫂之“大”与“小”而以夸张辞出之,颇具嬉谐之效。有的童谣,其内容针对的是生活中常见的人和事,从孩童们的嘴里念诵出来,不仅能随时应境,而且形象生动,别饶童心童趣。比如(括号内是运用的场合): 
        小气婆婆,半边耳朵。( 说人气量小。)    
       '帽儿歪歪戴,媳妇来得快。(说别人帽子戴歪了。)    
        公鸡叫,母鸡叫,各人找倒各人要。(有人丢失东西大家寻找。)   
         赶脚狗,赶倒老爷走。老爷放个屁,冲你几跟斗。(讨厌别人跟自己一起走。)    
        羞羞羞,不害羞,屁股打在城外头(音“偷”)。(笑别人不知道难为情。)    
        大懒使小懒,小懒使门坎。门坎使土地,土地坐起喊。(嘲笑别人一个比一个懒惰。)
        顶锅盖,盖盐菜。盐菜香,请孃孃。盐菜臭,请老舅。老舅躲在门背后,放个屁来满家臭。(常用于讥笑别人的头发式样像锅盖。)
         童谣中不少是儿童游戏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童谣一般要伴随着游戏的环节来念诵[注12]。比如:    
        牵孃孃(阴平),摇弟弟。打破碗,卖兄弟。兄弟不在家,耗子爬篱笆。蹲蹲——(牵手转圈的游戏,众儿同念;末句时众蹲下。)
        蒙猫猫,逮耗子。逮得倒,吃凉饭;逮不倒,吃狗屎。一碗油,二碗油,放出猫猫拿水牛。一碗水,二碗水,放出猫猫拿水鬼。猫猫出门,耗子归家。(捉迷藏游戏,众儿同念;末句时松开“猫猫”的眼睛,让其寻找“耗子”。)
        猜中中,打裂(音lia阳平)皮,连打连打十二皮。倒打阳雀一枝花,矮子过河一趴拉。红公鸡,送饭来;白公鸡,拣把柴。问你要钱(谐音“钳”)嚜要土(谐音“吐”)?(猜中指游戏;末句问完后掐手心或吐口水。)
        麻母鸡,抱小鸡。小鸡小,爆虼蚤。虼蚤溜(阳平),骑水牛。水牛高,骑断腰。水牛矮,骑断崽,药葫芦滚进洞门来。(掷“子儿”或掷布袋的游戏。)   
        大姐粉粉白,二姐紫紫色;三姐人来看,四姐巧打扮;五姐五牡丹,六姐嫁老憨;七姐七灵灵,八姐害死人;九姐九观音,十姐披麻布襟襟;十一姐花缎子,十二姐花手巾;十三姐坐莲台,十四姐倒下楼来;十五姐烧柱香,十六姐打彪枪(意为拉稀)……(翻花游戏。)
        童谣是带有玩乐性质的儿童口头话语形式。它在过去那种相对封闭而单调的社会生活中,给人们的童年带来了不少乐趣。不仅如此,童谣还有在娱乐中益智的功用。随时随处张口便能念唱的童谣,对于训练幼童们的说话能力和记忆能力无疑是有好处的。像下面这段童谣,念诵过程中需要按顶真接龙的规则往下续接,游戏中便蕴涵着智力的训练:
        月亮堂(阴平)堂(阴平),下河洗衣裳(阴平)。洗得的白白亮,打发哥哥进学堂。学堂满,画笔杆。笔杆通,画圆通。圆通寺,画秀才。秀才出来拜一拜,黄狗咬到青腰带,白狗咬到绣花鞋。绣花鞋上有只鹅,飞来飞去接外婆。外婆不吃油炒饭,要吃清水打鸭蛋。鸭蛋黄(阳平)黄(阴平),请个娘(阳平)娘(阴平)。娘娘洗碗,买个灯盏。灯盏漏油,买个绣球。绣球开花……
        安顺童谣中有一些跟其他地方的童谚相类似而又不完全相同,这一方面说明这些童谣的广泛流传,另一方面也可以由此看出不同地方习俗或方言的不同特点。比如“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哭儿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光”这则童谣,过去在安顺街头巷尾的贴纸上时常见到,旧俗以为写此贴让人念诵,就可以去除小儿“夜哭”的毛病。与此类似的谣语,在有的地方却是用来去除“夜尿”的,如江苏等地,此谣是写作:“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射尿郎。过路君子念一遍,小儿病去得安康。”[注13]。又如见于民国时期《续修安顺府志》的“张打铁,李打铁……”谣(见前引),迄今还流行于很多地方的儿童拍手游戏之中,但词句则有所不同。[注14]
       旧时童谣通行于市井街巷,难免有一些鄙俗的特点,但它却往往反映或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风貌。比如安顺老城的四城门、两关厢和钟鼓楼,就曾出现在下面这段童谣中:
        云南来个胖大娘,胖墩儿胖墩儿有名堂。吃饭要吃三斗米,屙屎要屙三黄缸。钟鼓楼上屙泡尿,淹(ngan阴平)满四城两关厢。有些娃娃不懂事,拿起撮箕捞鱼秧。捞得大的拿炒吃,捞得小的拿汆汤。
        又如抗战期间,安顺城曾经流行这样一首童谣:
        天不怕,地不怕,只怕飞机屙㞎(ba阳平)㞎(ba阴平)。
        1944年底,日军占领独山,轰炸贵阳,飞机时常在安顺城上空盘旋,于是有了这支童谣。“飞机屙㞎(ba阳平)㞎(ba阴平)”,是指飞机往地面投掷炸弹。这个例子说明了童谣所具有的时代性。
        关于安顺童谣还有两件值得记述的事情。一件事是1938年刘兆吉在山歌采风中采录了安顺童谣二首,编入《西南采风录》一书(事详下节),转录于此:
        包谷包来包谷包,包谷落地要人捞。提起锄来捞三道,背直箩箩要包包。(平坝)
        大月亮,小月亮,哥在街上做木匠。嫂嫂在厨蒸糯米,婆婆在房补裤裆。婆婆闻到糯米香,一屁打破二十四口缸。(安顺)
        另一件事是经典儿歌《读书郎》的诞生。安顺的童谣《小二郎》(“小嘛小二郎,骑马上学堂。先生嫌我小,肚里有文章。”)曾载入《续修安顺府志》。1944年,音乐家宋扬随抗敌演剧四队从广西流亡到贵州,因被汽车撞伤腿到安顺治疗(抗战时期军医大学内迁安顺,其医疗水准当时属全国一流)。出院后住进城郊一所苗寨小学,在采风记录安顺民歌和学吹芦笙的过程中,创作了《读书郎》。《读书郎》的歌词就是在安顺童谣《小二郎》的基础上增写为两段[注15],而其曲调一方面是安顺屯堡方音的夸张表现,另一方面也吸收了苗民吹奏芦笙时的常用旋律。从此,这支经过文化人加工再创作的儿歌便逐渐走向全国并流传到海外。[注16]
        数百年来,安顺的童谣世代相传。这些丰富多彩的童谣,承载着民众对于儿时生活的集体记忆,值得我们追寻和玩味。


附注:

[注1]《古谣谚》,古代歌谣谚语的总集,清咸丰间年间杜文澜(1815-1881)主编。书中引述著作八百余种,搜集自上古至明代典籍所载谣谚三千余首,并逐条注明出处及相关史实。
[注2]比如书中所收出于《论语‧微子》的《楚狂接舆歌》、出于《战国策》的荆轲《易水歌》、出于《史记‧高祖本纪》的刘邦《大风歌》等,都是不合乐的徒歌。
[注3]例如:晋陶潜《答庞参军序》:“俗谚云:'数面成亲旧。’况情过此者乎?” 《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汉书·贾谊传》:“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谕也。” 宋欧阳修《归田录》:“俚谚云:' 赵老 送灯台,一去更不来。’不知是何等语,虽士大夫亦往往道之。” 南朝陈徐陵《在吏部尚书答诸求官人书》:“且世谚云:图官在乱世,觅富在荒年。”
[注4]钟敬文《〈中国近世谣谚〉序》,见张守常辑《中国近世谣谚》,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注5]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98页。
[注6]咸丰《安顺府志·人物志》,见《安顺府志》(点校本),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89页。
[注7]咸丰《安顺府志·人物志》,见《安顺府志》(点校本),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48页。
[注8]《续修安顺府志辑稿》(点校本),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63页。
[注9]逐逐,当即“蛐蛐”,安顺方言指蟋蟀。 
[注10]《续修安顺府志辑稿》(点校本),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0-402页。
 [注11]《续修安顺府志辑稿》点校者注: 畦,原文如此,据民间流行语当作“窝”。
[注12]关于这类童谣,可参看本书《游娱志》。
 [注13]吕叔湘《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见《吕叔湘语文论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18页。 
[注14]现今安顺一带的歌词是:“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关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忙回家去学打铁。打把锁,锁门坊,打把关刀杀婆娘……”南京儿歌为:“一摸金,二摸银,三摸四摸打手心。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在张家学打铁。打铁打到正月正,张家门前挂红灯。打铁打到二月二,家家门前接女儿。打铁打到三月三……打铁打到十二月,又过年,又过节。”(见《南京方言词典》) 
[注15]《读书郎》歌词:“小么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哟,没有学问无脸见爹娘。/小么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是为做官,也不是为面子光。只为那穷人要翻身哪,不受人欺负呀不做牛和羊。” 
[注16]参看洋涌《〈读书郎〉回乡》,原载1995年7月4日《安顺广播电视》小世界副刊,2007年贵州人民出版社《黔中走笔》散文集收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