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治疗虚寒性疾病和慢性疾病

 空谷幽兰80 2024-02-21 发布于广东
灸法,也常称为艾灸,是用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艾柱或艾条等物品,点燃以后,在体表的一定穴位上进行直接或间接熏灼、熨烫,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达到防病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灸法的原料多种多样,如有艾灸法、药艾灸法、电热灸法和其他材料灸法等。古今施灸多以艾叶为主。艾为多年生草本,我国各地皆产。在《名医别录》中记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等功效。

功效与适应证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祛寒逐湿,消肿散结,活血散瘀,升阳举陷,回阳救逆,防病保健等作用。

艾灸治疗主要用于感受风、寒、湿邪为患的虚寒性疾病和慢性疾病。亦可用于防病保健。

常见灸法

根据艾叶制成的形式及灸法运用方法的不同,大体上分为艾条灸、艾炷灸、温针灸、温灸器灸和药物灸等数种。接下来介绍几种平湖市中医院常用的艾灸疗法。

随身灸:随身灸对温经通络、祛寒通便、妇女痛经、受风寒等特别适用。日常生活中亦可用于养生防病和美容养颜。其方便易携,随时随地都能进行艾灸,安全又便捷。


艾灸盒:是温灸器灸的一种,是将艾绒做成艾条,点燃后放于灸箱中,放置于治疗选取的穴位上进行艾灸的灸法。能调和气血,温中散寒,使用安全,一般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对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最为适宜。

葫芦灸:顾名思义是葫芦做的艾灸。葫芦具有密闭性和容纳性两种特点,相比于传统的艾灸,葫芦灸覆盖面更广,其独特的外形结构使得艾温循环,舒适度高。穴位处持续恒温,能更好的发挥艾叶温阳之性。具有温煦阳气、扶正祛邪、通经活络的作用,能更好地调和人体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常用于多种内科、妇儿科疾病,如痛经、产后腰痛等,儿童腹泻、腹胀、消化不良等;也可用于体质调理:如腰膝酸软、脊背发冷怕风、四肢冰冷、免疫力低下、慢性疲劳、亚健康等。


督脉灸:督脉灸,又称为:长蛇灸、火龙灸。属于中医艾灸的一种,以在背部督脉的循行部位进行艾灸而得名。督脉,主一身之阳气,为“阳脉之海”。督脉灸具有扶正固本、温阳散寒的功效,通过刺激督脉可以达到刺激人体阳气,促进人体阳气滋生的效果。督脉灸适合于大多数虚寒性及慢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肌劳损、颈椎病、腰椎病、慢性鼻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腹泻、眩晕、免疫低下、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等。



直接灸:是艾炷灸的一种,又称明灸、着肤灸。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

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分有瘢痕灸和无瘢痕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图片

直接灸,灸材直接接触皮肤灸灼,用量、用时、用度不同,对于腧穴位置的皮肤灸烤、灼烧的程度不同,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适应的病症也有区别。

图片

艾灸有下面几种

1、隔姜灸

隔姜灸疗法艾灸法的一种,具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在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即有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明·张景岳的《类经图翼》中提到治疗痔疾“单用生姜切薄片,放痔痛处,用艾炷于姜上灸三壮,黄水即出,自消散矣”。现代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治疗效果明显。
图片

2、隔盐灸

隔盐灸:用盐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此法只用于脐窝,他处禁用,故又称神阙灸。食盐咸寒,入胃、肾、大小肠经,有涌吐、清火、凉血、解毒之功。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用,适用于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淋病、脱证。

图片

3、米粒灸

米粒灸:将艾绒搓至米粒大小,直接放于经络腧穴上燃烧,燃至病人觉灼热时取下,每个穴位灸3-9壮,以达到刺激穴位治疗疾病的目的。

俗话说:天上太阳,地上艾草。艾之火是纯阳之火,具有通走十二经之功,通过燃烧艾绒,使纯阳温热之气由肌表穴位透达,循经行至五脏六腑九窍,温阳之虚,散内外之寒。

麦粒灸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被民间广泛运用。在清朝首创艾条灸以前的朝代,麦粒灸作为主要灸法存在。作为灸法的一种,麦粒灸和针刺一起占了《黄帝内经》三分之二的篇幅,可见它在传统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注意事项

①灸后可能会出现皮肤潮红、口渴等症状,一般为正常现象,可以适当饮用温开水,保持局部皮肤温度,防止感受风寒,灸后建议勿要饮用菊花茶等寒凉性质的饮料,否则可能影响艾灸的效果。

②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其他感觉,例如酸、胀、麻、热、重、痛、冷等,或严重时出现身热、头昏、烦躁等不适者,需要适当休息,饮少量温开水,及时咨询医生。

③灸后局部保持清洁,对于瘢痕灸必要时要贴以敷料,保护伤口。

④施灸时注意安全,防止艾火灼伤皮肤,瘢痕灸除外。还要注意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品。

⑤如施灸局部出现水泡,较小的,只要不擦破,可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消毒。瘢痕灸者,在灸疮化脓期间,1个月内慎做重体力劳动,疮面局部勿用手搔抓,以保护痂皮,并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⑥因艾灸常以火熏灸,有特定环境、物品以及技术操作流程要求,且施灸时需注意体位、穴位的选择和定位的准确性、对灸疗时间温度等的评估以及处理晕灸等反应的诊疗能力,故建议在医疗机构或医师指导下进行操作。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公众号删除,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