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县天池

 新用户99584979 2024-02-25 发布于江苏

历史沿革

因登唐进土,广照节度使蹇雷宝,为平安禄山乱,功成身退,隐于天魏湫畔,修真得道,卒于此为神,祷雨辄应,泽沛民丰,被宋代皇帝敕封为“洋汤大海平波敏泽龙王”,改称“洋汤天池”。
文县天池
《文县志》载,文县天池,碧波万顷,如揩新绿,微风鼓浪,势若海潮,岩树倒影,隐如龙跃。龙王庙前,有古松二株,大可十围,时有仙鹤来栖。天池原有人文景点洋汤庙,位于池南岸的堰塞坝上,由于年久失修早已毁坏,后恢复重建。而两株大可十围的古松早已不复存在。
1993年《扬子晚报》以介绍中国四大天池为内容,撰文称文县天池:方圆三十里,水深480米,游人如织。民间对其传说则具神秘色彩,如深不可测,取滴水可招风雨等。同年,成立了文县天池省级森林公园。
1994年11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专门组织科学考察队,对文县天池进行包括地质地貌、水文物理、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综合考察,从此揭开文县天池神秘的面纱。
2005年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2013年黄林沟湿地成为第七批国家湿地公园
2018年1月份,甘肃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发布公告,评定文县天池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
开发前景
2009年5月,陇南市旅游局、西北师范大学旅游规划设计中心等单位相关学者专家专程赶赴天池,并为之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开发规划。2009年11月4日,陇南市投资528万元,正式启动了洋汤天池景区的开发。文县天池景区开发项目由湖北省大冶市景苑园林仿古工程有限公司中标承建,陇南市诚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理。文县天池建设工程已经动工,预计全部工期为7个多月,5月底可竣工。张建德介绍说,文县天池将建一条总长4800米的环湖步道、2个游廊、3个观景台、2个码头和一处石林等。[2]
2017年7月7日,陇南市政府、文县政府和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天池大景区协议签约仪式在兰州举行,三方将共同出资10亿元,用于文县天池大景区开发。

地理环境

位置

文县天池位于甘肃陇南文县天池镇,距文县县城84公里,距陇南站、陇南市区95公里,距甘肃省会兰州市630公里,距中央直辖市重庆市605公里,距四川省成都市480公里,距陕西省会西安市640公里,距世界文化遗产九寨沟174公里。

地形地貌

文县天池地处川滇南北构造体系和秦岭昆仑山东西构造部位的结合部,又是祁——吕——贺山字构造体系的拐角处,形成孤形构造带,各种地形纵横交错,更有许多旋扭与斜交,地质情况十分复杂,是历史上著名的多震地区之一。
池周山体有月流山、麦地梁、雨家山,草坡山、骑马山等,高度都在3500米以上,池面海拔1728米,为一典型的高山堰塞湖。成湖于宋代之前,系因地震引起月流山山体岩崩,在月流山与骑马山之间形成岩流堰塞坝,将洋汤河上游一北支山涧注堵,遂储水而成湖。堰塞坝相对高度90米,坝顶较平坦,顶宽度150-100米由西向东自然倾斜,坡度约有100°,坝临池一侧坡度较缓,在25°左右;背池一侧坡度较陡,大约在35-40°。
天池位于插岗梁山区,插岗梁,从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大娅壑分二大支由西北向东南伸展进入文县,其一是野猪关梁子,经文县白水江以北,白龙江以南地区,主峰净各留山(海拔3640米)顺中寨一路到石鸡坝乡种树坪止,即中路河与白水江汇合处:其二是阿尔格梁在中寨乡白马池总梁的穷药山(海拔4152米),至此又分为三支∶第一支向西北,主峰在天池乡洋汤天池以北的乱山子(海拔3740米),再向东南形成羊虎山(海拔3077米)到桥头乡的安子坡,临江乡及舍书乡,即白龙江西岸洋汤河与白龙江汇合处、龙巴河与白龙江汇合处止;第二分支主峰雄黄山(海拔4187米)向东南形成高楼山,其主峰金子山(海拔3113米)经尚德镇放马山(海拔2952米)到玉垒乡白龙江白水江汇合处止;第三分支主峰五花山(海拔3983米)沿堡子坝乡西侧至石坊乡东峪口,即白水江与马连河汇合处止。这些山岭形成文县白水江以北、白龙江以南插岗梁山地。天池周山体有月流山、麦地梁、雨家山,草坡山、骑马山等,高度都在3500米以上,池面海拔1728米。

地质

文县天池形成在强大的地球引力作用下,文县西北地区的原始地壳不同部位受到强烈的挤压、拉伸和扭动,产生褶皱、断裂或扭曲。并伴随火山爆发和地震,出现高高的隆起和深深的沉降,构成了独特的地质骨架,形成了神奇的高峰、峡谷、水网、湖泊,留下了众多的火山遗迹和地震遗迹。

气候

景区属大陆性北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季风气候,湖滨地形起伏多变,海拔差异悬殊,加之森林植被调节,气候呈多样性变化,垂直地带性分布明显。海拔在1100-1700米之间的山区为暖温带,海拔在1700-2000米地区为中温带,随高程上升,温度下降,雨量增加,呈阴湿多雨特征,寒温带为2000米以上的高山寒冷阴湿区,冬季冻土层可达30厘米。
文县天池

水文

文县天池的湖水,既是流域内陆表水的总汇,又是地下水在天池的露头,由于地热作用,在冬天,湖水温度仍能保持在18℃左右。其湖水的特种化学成份、气体成份、矿化度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科学分析。但是经初步化验,天池水的含量为0.582毫克/升,属富锶饮用矿泉水。其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根据1994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测量数据显示:天池池长2.15千米,最宽0.65千米,平均宽0.41千米,面积0.88平方千米;最大水深82.1米,平均水深20.3米,相应容积0.257×10立方米。

主要景观

洋汤天池

天池周围俱是连绵的重山峻岭,风光无比的秀美。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汽候温和。天池之水,清可见底,水面风平浪静,波澜不惊。山映水中,池映翠碧,湖光山色,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在池中留下了重重倒影,山光水色,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如诗如画,恰似一幅绝妙的山水风景图。遇雨雾弥漫,天、山、树、水缥缈朦胧,宛如空灵境界;待到雨雾尽散,天空放晴,但见万道霞光映照湖上,微波轻荡,流光溢彩,甚是眩目。
洋汤天池
洋汤天池
人们说天池有五奇,这话一点也不假。一奇曰,水深97米,水域面积2.5平方公里,入水甚少,出水极大,涨不见溢,枯不见涸。二奇曰,湖面终年碧水清澈,四季不见树叶漂游,纵然稍有杂草枯叶落于水面,旋即就被水鸟衔走。三奇曰,有风无狂浪,无风偶起波,终年银光闪闪,海天茫茫,宛如一面晶莹的大宝镜,镶嵌在天地之间,野鸭戏水,鱼儿穿梭。四奇曰,湖底有暗流,湖心有水涌。五奇曰,冬季零下10度时仍不结冰,如遇云雨天气,如梦如幻的天池,被薄雾细雨笼罩着,云帐低垂,细雨霏霏,灰蒙蒙、雾沉沉,似轻纱飘逸,如万珠滴翠。
这里冬无寒,夏无醋暑,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烟波浩渺的天池湖泊,犹如深山密林中的一颗蓝宝石,永远闪烁在奇峰耸立中。重重叠叠的山,重重叠叠的树,倒影在明净的水面上,天池的雄姿更显得清丽、幽静、浩瀚、壮美。这里更是陕甘川大九寨旅游圈中一处难得的天然胜景,只有亲临其境,才能体味它的神韵。

黄林沟

黄林沟海拔1900-3100米,属高原湿润气候,山顶终年积雪。春天气温较低而且变化较大,平均气温多在9~18℃之间。夏季气温回升且较稳定,平均气温19-22℃,夜晚较凉。秋季气候宜人,但昼夜温差很大,特别是10月后的深秋(10月下旬即有冻土出现),冬季较寒冷,气温多在0℃以下。
黄林沟
黄林沟
黄林沟四季景色都十分迷人。春时嫩芽点绿,瀑流轻快;夏来绿荫围湖,莺飞燕舞;秋至红叶铺山,彩林满目;冬来雪裹山峦,冰瀑如玉。野生动物资源中,有红嘴仙鹤、绿尾虹雉蓝马鸡红腹锦鸡、鸳鸯鸟、百灵画眉、娃娃鸡、杜鹃鸟布谷鸟等。野生植物资源中有高山草甸区和地衣台藓等。在这些林区草地中,既有观花植物多色杜鹃紫斑牡丹,又有观果植物红豆杉果、火棘树等;有水生观赏植物芦苇、水草、水柳树等。

其他景点

天池一梁之隔有一神马池,池中芦苇丛生,水鸟飞翔,好一派泽国风光。天池山脚下逆洋汤河而上七八公里处有一盆景池,浅浅的水中生长着柳、杨等树丛,恰似一个个盆景。天池、神马池、盆景池、三池珠联璧合,相映成趣,构成独特景区。

上古传说

仙女石传说
仙女石是天池捉鱼沟口的一块巨大秀石,石呈瘦长形,亭亭玉立,形如一位俊秀的女郎,含情脉脉地面对池水。这里流传着一个美妙动人的故事。相传,西山老母的小女儿水珠,因过不惯西山寂寞的生活,到处游历名山大川。有一年端午节,她来到文县深山峡谷上空,发现这一带旱情相当严重,遂就地划了一个葫芦形池子,将宝瓶中的水倾人,不料将水倒多了,眼看就要泛滥成灾,急忙请来9位天将,108名天兵,划了9湾108区,她还亲自在池水横溢的大坝腰间,用手戳了5个洞口,治理了池水,便形成了天池和五指洞。水珠看见治理好的天池,美如天境,便决定不再回西山,留在天池修山种树,天长日久,便化成了仙女石。而远在西山的西山老母,久等不见水珠归来,便外出找寻,找到天池才发现女儿已变成了巨石,一急之下,也变成了一座峰崖。天池四周的山峦中有一形似老妪的山崖,名曰“老母崖”,相传系西山老母所变。崖下有两股永不涸竭的泉水,说是西山老母思念女儿的伤心泪。就连崖顶形如秀发的香丝草,也就成是水珠梳发时落下的乌发。还有照壁山上如帘的清流,说是水珠梳妆时的镜子;捉鱼沟是水珠捉鱼的地方;水烧山是水珠照明的火把等等。
文县天池
洋汤神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候,二郎神侵犯此地,本土的洋汤神奋起还击。双方酣战三天三夜,二郎神还是不能取胜,遂挥剑劈岭,聚水为池,亡图截断下游水源,困死洋汤神的百姓。洋场神伸手将池坝戳开5个水口,形成了五指洞。又在大池旁另掘一池饮马,即为饮马池。并令百鸟每天衔走池中的落叶败枝,以保湖面洁净,这就是天池。人们为了纪念洋汤神的功绩,给他铸了铜像,还在天池旁修建了庙堂。

自然资源

文县天池湖面海拔1750米,水面0.12万亩,四周浅中间深,最深为75米,天池四周群山起伏,植被良好,水体常年透明度大,终年水温较低,池中生长有裂腹鱼类和蚌类。1984、1985年文县曾在天池人工大量投放鱼苗。开展人工养殖。
文县天池地域内,森林资源丰富,天池森林公园,总面积4.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4.70万亩,有林地2.9万亩,疏林地0.5万亩,灌木林地1.30万亩。

生物资源

随着现代旅游事业的发展,人类旅游活动观赏利用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山水风光,生物中有一部分已成为人类旅游发展利用的对象。它他以自身独有的美学观赏性吸引着旅游者,与地理环境中的地质,地貌,水文,气候气象等要素构成自然旅游资源总体系。文县天池生物物种类繁多,均未被开发利用作为旅游可开发的生物资源主要有野生动物和植物资源。
天池景观
天池景观
野生动物资源中,有观体动物金丝猴、扭角羚、苏门羚金钱豹麋鹿、野猪、狗熊等;有观色动物红嘴仙鹤绿尾虹雉蓝马鸡红腹锦鸡、鸳鸯鸟等;有听声动物百灵、画眉、娃娃鸡、杜鹃鸟布谷鸟等。
野生植物资源中有混叶林带、针叶林带、高山草甸区和地衣台藓等。在这些林区草地中,既有观花植物多色杜鹃紫斑牡丹,又有观果植物红豆杉果、火棘树等;既有观叶植物枫叶树、金钱槭、花叶树,又有观形植物马尾松皂角树冷杉、古柏等;不仅有东北三省本观赏植物山葡萄、无根东北三省、葛条藤,还有水生观赏植物芦苇、水草、水柳树等。此外,还有冬虫夏草和五光十色的菌类种群。

人文资源

只要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与文明,都可以成为人文旅游资源。文县天池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有历史古迹类,文学艺术类,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类,娱乐购物类等四大类。此外,洋汤寨的回龙寺,在历史上也很在名气。虽然古寺已毁,但是千年古柏依然犹存。苍劲挺拔,郁郁葱葱。据旧县志载,南北朝时期,强大的氐族在文县(阴平道)腹地建立了阴平国。氐族政权相继存在了一百多年。到现代,氐族作为一个民族,已经消亡了,但是,一支神奇的少数民族白马人,以自己特有的民族风情,在文县天池和周边地区的崇山峻岭中顽强地生存着。据有关专家考证,他们不是藏族,而是典型的氐族后裔。洋汤河流域,曾经是氐人居住区。雍正八年,清朝政府推行改番归流,土司裁革,当地氐人,逐渐汉化。其次白马氐人的衣着、服饰、饮食、娱乐、节庆、礼仪、婚恋、丧葬、村落、建筑、喜好、图藤、传统、风尚和禁忌等民俗风情认真加以整理、挖掘,向游客宣传、展示,它必将给游客一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体验其从未有过的一种旅游活动的渴望、诱惑和震撼。白马民族民俗风情旅游,必将成为文县天池自然风景区一道特别靓丽的风景线。

水系构成

文县天池,是长江支流嘉陵江支流白龙江的支流洋汤河的源头之一。湖水经由堰下五指洞渗出,泻入天池脚下的洋汤河。洋汤河,旧志称洋汤水,是文县境内流入白龙江的四大支流之一,发源于文县天池乡(原屯寨乡)的柳团梁,全长44.5千米,集水面积542.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6.44立方米/秒。由44条小沟溪汇集而成。经天池乡(原屯寨乡)、桥头乡、到尖山乡的河口村流入白龙江。上游洋汤河林场植被良好,并有天然水库“天池',水量稳定、比降大、水流急,易造人工水头,为发展两泵提灌和农村小水电提供了有利条件。理论蕴藏电能1.67万千瓦,已开发小水电站7座,装机容量0.9163万千瓦。

文化活动

民间文艺
文县舞'池哥昼',又称'鬼面子',因表演时头戴面具,亦称'白马面具舞'。在白马藏族语言里,'池哥'意思是山神,'昼'就是舞蹈。'池哥昼'主要流传在甘肃省文县铁楼藏族乡的十二个村寨和石鸡坝镇天池镇等地,是白马人对祖先的信仰和崇拜里继承下来的民族舞蹈。'池哥昼'古朴、粗犷、豪放,充满了神秘的宗教气氛和浓郁的娱乐色彩,是集'舞、歌、乐'为一体的民族民间艺术。
民间传说
天池周围有仙女钓鱼石、大象嘴、狮子包等景点。历代文人墨客游者甚多,留有不少名句。古人杨荣春有咏天池诗云:“十里烟波望渺然,银河倒挂白云边。谷深雾合常疑雨,地广云开一见天。曲曲遥连青树转,湾湾斜影翠峰悬。清一派自千古,太乙昆明能几年。'
天池所在地域有一个关于天池的传说。文县北天魏山的林阴深处,住着两位孤老,人称邱家爷、邱家婆。一天,有一位秀才打扮的人来到二老家。对邱老说:“你们两位老人离开这里,搬到高山顶上去住,这里要发大水,而且震动很大,很不安全。'二老初时不信,但又经不住客人的认真劝说,便搬在一个小山包上住下。当天晚上,忽然天黑地暗,乌云滚滚,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而至,真有天翻地覆之势。次日风定云散,天魏山下成了浩浩汪洋的大池,以后人们便将池叫“天池”。

旅游信息

交通建设
文县天池与外界沟通的主要公路有:
赵天公路(文县乡公路X496),从甘川公路桥头乡赵家坝起,入洋汤河谷经桥头。屯寨两乡,至洋汤天池,全长27.5千米。1957年12月开工,分三段修建,1975年完成全线工程。完成土、石方25.8万立方米。1987年,国家以工代赈投资28万元进行改建整修。1989年前,四级路20千米,等外公路7.5千米。2003年进行了改造,后三级19.5千米,四级8千米。
运营有文县内班线:文县一天池93千米。
2007年,完成天池景区公路(连接国道212线),建设规模28千米,总投资1680万元,公路等级三级。
文县汽车客运站,位于文县县城滨河路。分别发往武都、桥头、临江、口头坝、铁楼、碧口九寨沟成都兰州西安汉中天水等地。可到达文县天池、五花山、白马河、碧口碧峰沟、碧口石龙沟等景区点。
截止2007年,洋汤天池有机动旅游船3只,年平均客运0.25万人(次)。
旅游开发
县天池景区,位于文县天池乡境内洋汤河源头的雄黄山,东经104°44'40',北纬33°15'15',距县城西北方85千米,距九寨沟风景区164千米。湖面海拔1728米,水域面积0.88平方千米,湖周方圆约40华里,水最深处75米,属高山堰塞湖,是兰州九寨沟黄金旅游线上的一个著名风景区。
文县天池景区,由饮马池、仙女池、盆景池、天魏山、天门山、天门大峡谷、天门山瀑布、卧龙坪、曙光坪、奇石滩、观音崖等景区(点)组成。整个景区面积达150平方千米。
天池景区东南低,西北高。景区入口处洋汤寨最低海拔1233米,雄黄山最高海拔4187米,属典型的亚热带向北暖温带过渡区,立体垂直气候。区内陆形地貌复杂、独特,生物物种繁多,动植物资源丰富,地震地质遗迹众多,构成了景色多变幻,十里不同天的自然奇观。
文县天池景区,是甘肃省境内独一无二的高山湖泊,动植物资源、地质地震遗迹、白马人少数民族风情于一体的著名景区。1993年,文县天池景区被甘肃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2003年,旅游歌曲'天池美'VCD光盘由成都唱片公司向全国出版发行,2005年9月被甘肃省国土资源厅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2005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5年,编制完成了《文县天池景区总体规划》,2006年,编制完成了《文县天池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2006年9月,文县天池景区被甘肃省旅游协会、省电视台评选为'甘肃省十大景区'。2018年1月份,文县天池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