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说:赏析王阳明《传习录》经典名句,学习“阳明心学”的大智慧

 大智若愚wxy 2024-02-25 发布于重庆

王守仁的“阳明心学”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

由王阳明的门人弟子对其语录和信件进行整理编撰而成。

《传习录》中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学术界认为四句教是针对才质高的人说的,一般的学生是摸不着头脑的。

王守仁,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进士,仕于孝宗、武宗、世宗三朝。

王守仁之学以“心”为宗,他以“心”为宇宙本体,提出“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倡言“知行合一”说,后专主“致良知”说,认为“良知”即“天理”,强调从内心去体察天理。

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

书馆小编简单整理了《传习录》中的经典名句,请大家欣赏。

原文: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释义:识得心中的良知,真诚、善良是我的天性,因此我必定要依着我的天性去行事,才是最自然而然、恰到好处的状态。

王阳明的心学中,既已开明无碍,则万物都为“我”而存在,随时观照自己的内心,确保每一个念头都是正向的、良善的,达到了“至诚”的状态。

原文: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释义:求知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求知的完成。

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以知为指导,行才能行之有效,如果脱离知,行则是盲动,很容易给自己带来危险。同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行验证的知才是真知灼见,脱离行的知则是空知。

原文: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释义:每个人认识的世界,就是心灵体验的一切,心感知的范围就是我们存在的世界。

人的思想和感知在理解世界事物时的重要性,说简单点儿,就是一个人的认知水平。

原文: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释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圣人,只是因为自信不够,所以自己把心中的圣人给埋没了。

人心中的“圣人”为自身不当的行为、观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圣,则必须除掉这些遮蔽本心的行为和观念。

原文: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释义:传授知识不追求数量与速度,只以使人精通与熟练掌握为贵。

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精华的选择,而不是仅仅追求数量。

原文:未有知而不行者。

释义:没有知道而不去做的人。

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行是知的实践和体现,为人处世要做到知行合一。

原文: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释义:和朋友一起探讨学问,应该委曲谦让,宽厚待人。

要有谦虚、包容的态度,要有容人雅量。

原文: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释义:心即理。此心没有私欲的蒙蔽,就是天理,不必从外面增添一分。

通过内心的修炼和净化,才够达到真正的智慧。

原文: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释义:你没有看到这朵花时,这朵花和你都处于寂静无人知的状态;当你来看这朵花时,此刻这朵花的明媚就生动地展现在你的眼前。

此句颇具禅理,认知不同、境界不同的人,从此句领悟的意思也不相同。

原文: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释义:只知道而做不到,只是因为不是真正的知道。

原文: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

释义:至善是心的本体,只要'明明德’,并达到惟精惟一的程度就是至善。当然了,至善并未与具体事物相脱离。

原文: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

释义:真正学问到家的人,知道了一个善的道理,是马上就会身体力行的。

原文: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

释义:到具体事物中寻求至善,如此就把义看成是外在的了。

原文: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释义:谦虚是一切善事的基础,骄傲是一切恶事的根源。

原文: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释义:真知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不实践就不能称为真知。

原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释义:有过失就要改正,没有过失就要用以自勉。

原文: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释义:种植树木的人一定要重视培育树木的根系,只有根深才能树大叶茂;修养品德的人一定要重视培养自己的心性,因为心性是品德修养的根基。

原文: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

释义:立志用功和种树一样,正当它生根发芽的时候,是没有树干的;长成了树干,还没有枝条;长出树枝后才长叶,长叶以后才能开花。

原文:为学大病在好名。

释义:做学问最大的弊病就在于贪慕虚名。

“明代三才子”之一徐渭评价: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守仁则'以人掩其书’。

孙中山: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三岛毅:忆昔阳明讲学堂,震天动地活机藏。龙岗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

东乡平八郎:一生低首拜阳明。

高濑武次郎: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

冈田武彦:修文的龙场是王阳明大彻大悟,并形成思想体系的圣地…阳明学最有东方文化的特点,它简易朴实,不仅便于学习掌握,而且易于实践执行。在人类这个大家庭里,不分种族,不分老幼,都能理解和实践阳明的良知之学。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