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房,是窥见传统文人观念的天地,亦是一扇望向传统艺术生活堂奥的窗口。好古雅玩之心,记挂之处是历史苍茫的情韵;文房清供之物,聚积处处是不可胜数的玩具。 苏轼说: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欧阳修又说:夫好古之士所藏之物,未必皆适世之用,惟其埋没零落之余,尤以为可惜,此好古之僻也。唐宋以来,士族阶层对文房器物的鉴藏,不断投入巨大的热情。 ![]() 古代文人所塑造的空间,在于雅人有深致的无言之美,在于器物表现形式的丰富变化,在于器物美学的内涵与外延。古代文人迷恋于收藏的器物,于杂玩书房中,自有乐处。 “文房”广义解释为文人的书斋或书房,狭义则专指书写、绘画与读书的文具。 ![]() 文房用器早于隋唐时就逐渐兴盛起来。隋代是我国科举制度的起源时期,随着科举的兴盛,促进了隋唐文人阶层的出现,于是与笔墨情趣不可分离的文房用器大量出现,这些文房用器早超出了笔、墨、纸、砚的范畴。 ![]() 古人好古,读先贤书,重历史经验,发思古幽情,追求会古通今的乐趣。书画真迹、碑帖原拓、古籍善本自然是书房的珍品,那些文房用具也最好有些古意。 ![]() “斋中长桌一,古砚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糊斗一,水中丞一,铜石镇纸一。左置榻床一,榻下滚凳一,床头小几一,上置古铜花尊,或哥窑定瓶一,花时则插花盈瓶,以集香气,闲时置蒲石于上,收朝露以清目。或置鼎炉一,用烧印篆清香。冬置暖砚炉上。壁间挂古琴一,中置几,如吴中云林几式最佳。壁间悬画一,书室中画惟二品,山水为上,花木次,鸟兽人物不与也。” ![]() 以上是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里描述的书斋陈设,虽有些繁琐,却让我们看到了舒适古雅的古代书斋的大概。 ![]() 兰亭雅集洮河砚 一、砚:砚材可分为陶与石两大类,总以发墨而不损笔为尚;宋砚常用澄泥、端石等材质,砚式多为抄手式;明代之后砚台样式更为自由而多样化,并讲究砚盒的制作,而砚身常刻有使用者、收藏者的铭识,益发思古之情。 ![]() 古砖砚 ![]() 唐代越窑水盂 二、水盂:除了笔墨纸砚,文房还有“第五宝”,就是水盂。水盂是古代读书人用于砚池的贮水小罐。水盂置于文案,赏心悦目,伴之笔砚则彰显文化张力。 ![]() 水盂因小巧而雅致,最能体现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故在文玩类的工艺品中,属于品位较高的藏品。可谓,若无盂盛以水,岂能染墨濡笔,挥毫于缣素耶? ![]() 黄玉螭纹镇纸 三、镇纸:镇纸,又称压尺,顾名思义,就是书写时用来压纸,长如直尺形的文具,宋代时已是文人基本的文房配备。 ![]() 清中期乌木瑞兽镇纸 四、印章:印者,自古以来就是商之凭信,官之权威,文房之清供,墨客之雅玩。印,方寸之间有乾坤,一方印章就是一方天地,它巧妙地将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融于一体,生动而又多趣,古朴又不失典雅。 ![]() 印章的美学价值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印章的艺术美和印章的材质美。印艺之美则可分化成四个部分:印文、印款、印谱以及印饰。 ![]() 评一方印章的优劣,可以说是一半观其料,一半察其工。古印章大多都有钮饰工艺,而钮工的精粗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古印章的价值。 ![]() 明代“介山清玩”戟耳炉 五、香炉:“文房百器,炉为首器。”君子佩玉,文人博古,铜炉取玉之温润,谦谦和悦;常置案头,焚香一柱,秉烛夜读,红袖添香,实乃文房清玩之雅器。 ![]() 清代冲天耳三足炉 ![]() 六、奇石:奇石,古人称作石玩或玩石,古代文人大多爱石,并“与石为伍”。灵壁石为四大赏石之首,向为文人所钟爱,灵璧石瘦漏皱透,石质坚硬,敲之铿铿然。 ![]() 奇石,古人称作石玩或玩石,古代文人大多爱石,并“与石为伍”。灵壁石为四大赏石之首,向为文人所钟爱,灵璧石瘦漏皱透,石质坚硬,敲之铿铿然。 ![]() 七、古琴:善琴者通达从容,古人的书房中通常会有古琴,或悬于墙壁,或置于案头。 ![]() 八、菖蒲:菖蒲与兰一样是性灵之物,因简而洁,因俗而雅,有出尘之致,其俊秀卓然的气韵也正合文人宁静致远的秉性,成为其案头清供。 ![]() 05清代生瓷浮雕山水人物印泥盒 起拍价:1000 估价:5000 ~ 8000 NO:05 名称:清代生瓷浮雕山水人物印泥盒 ![]() ![]() ![]() ![]() ![]() 06清代“文甫雅玩”款青花璎珞纹大口尊 起拍价:1000 估价:6000 ~ 10000 NO:06 名称:清代“文甫雅玩”款青花璎珞纹大口尊 ![]() ![]() ![]() ![]() 联 系 人:元素网 咨询微信/电话:186 2171 5089 |
|
来自: RK588 > 《古玩收藏、鉴宝和文物考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