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当年的企业改制卖企业,到底是对还是错?》在小号推送后,在读友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点赞达到了1000+,评论达到了1000-。这里首先要感谢“头条君”平台的强大,还有提供“用户画像”数据的准确、翔实。我注意到,读友年龄分布80%以上达到了50+,而持有机型价格分布显示,接近50%在1千至2千之间(入门级智能机)。这就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改革亲历者的沧桑画像,这是来自大数据的真实。 更重要的,是读友在评论区留下的真知灼见,对我犹如醍醐灌顶,感到了上文的言犹未尽。一个强烈的感受是,灯不拔不明,理不讲不透,唯有清源,方能正本。当年企业改制的是是非非,至少有这样几个问题是怎么绕也绕不过去的。 首先,对改制方向、决策的认识。1992年党的十四大后,我国开启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系统性转型。各地乡镇企业开花、民营经济崛起、外资进入,加上长期过度投资,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公有制企业开工不足、亏损面快速上升,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充分暴露。具体到一些市县,企业实行自负盈亏以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经营状况恶化,产品积压,工人工资不能正常支付,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财务账面是零或者负数,给职工开的维持生活的钱都是贷款,或是政府财政来负担。 企业改制的目标就是把国家所有、集体所有的公有制企业改为无主管的以股份制为主的民营企业,“把政府的企业”改为“市场的企业”。中央的指导方针与改革目标是 “政企分开,权责明确,产权清晰,管理科学”,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对政府而言,改制后就不用财政弥补亏损了,收到的税金是一笔纯收入。因此,改制的战略是对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当时不改,这个问题也拖不到现在,国家的损失会更加不可估量。 其次,对操作层面的反思。时代风行的做法总有它的合理性,也有它的局限性,合理性与局限性交织,让诸如MBO(管理层收购)这样的国企改制方式自始至终充满争议,饱受诟病。因为作为经营者,拼力把国企做大、做强了,大家自会敬你、服你。若是把国企改制成自家的了,就算你过程再合法合规,大家也是要说道的,因为这里面想象的空间太大了。 更何况,不少地方也确实上演了不止一幕国有资产流失的剧情。“国有资产流失”从那时起就成了被热衷的话题。 有统计表明,进入90年代,我国国有资产每年流失量500亿元,每年至少流失800—1000亿元。如果加上坏帐、偷税漏税、公款消费以及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等,国有资产的损失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让人越发感到,改制在战术上是错误的,至少是不成熟的、冒进的。 第三,还是要说我们身边的一个难以释怀的群体,下岗职工。可以这样说,老一辈的、至少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前参加工作的那批公有制企业固定工,同国家有着终身雇用、永不失业这种事实上的契约。因为他们的入厂不是随随便便,都要先依照国家的计划、指标,再进行分配。况且,同一批人,有可能分到机关、也有可能分到工厂,到工厂还可能更有优越感。 然而,命运的齿轮却给同一批年轻人带来了不同的转折。关于改制年代下岗工人的血和泪,我们已经听过、看过不少,这里不在详叙,也不想再揭那块尘封已久的疮疤。 只是,现在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出,为何“下岗”对当时的职工会带来那么大的痛楚。按照我们当前的思维方式,失业了大不了再找一份工作。 那是一个就业不充分的年代,各级各类公有制企业是吸纳社会就业的主力。当企业一旦改制破产,老的就业体系打破,新的就业体系还远没有形成,少量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并不需要这么多劳工,它们以节省成本扩大利润为首要宗旨。那么,就导致了大量下岗职工无法找到新的工作,没有更多后续的就业机会提供给他们。改制就这样在操作层面,导致本应是受益人的职工成为支付成本的牺牲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前,改革仍旧在路上,我们还要探索不少未知。如果说以往改革的着力点“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建议今后的改革,特别是涉及到人及利益调整的改革,除了政治正确以外,还要突出人文关怀,讲求历史良心和普惠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