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自己变得优秀的4个习惯,能长期坚持下来的不多

 路之长成01 2024-03-02 发布于广西

大家好,我是如衡,一个通过坚持自律改变自己帮助他人的普通上班族,一个极致践行每日“早跑冥读写”的终身成长者。


今天,跟大家聊聊习惯

所谓习惯,无非就是我们长期坚持做一些事,形成的肌肉记忆罢了。

因为有了这一层记忆的支持,我们在做一些事情时,更多的是趋向于自动化、程序化。

拿手机的使用来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俨然成了我们身体的某个器官,不论是日常的学习与交流,还是生活里的消费与支付。

由于手机的形影不离,渐渐的,我们养成了各种使用手机的习惯。

比如,睡觉前,躺床上看手机,不刷到累得不行,坚决不睡觉;

又如,上厕所时,厕纸可以不带但手机必带,除了“带薪蹲厕”,脚不麻不出来;

再如,早上醒来后,先点开手机,消除一下小红点,顺便刷一轮朋友圈等等。

其实,我们与优秀的人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这些微小的习惯。

那么,让自己变得优秀的好习惯有哪些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知乎上有一个高赞的回答:早起、运动、读书,除此之外,我想补充一个:写作。

01
早起,是掌控人生的开始


听过这样一句话:“能够掌控早晨的人,才能掌控人生。”

细数那些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大都有早起的习惯。

被称为“亚圣”的曾国藩,从小就深受父亲的影响,开始践行“天不明便起床”读书的习惯。

万达集团王健林,每天5点多就已经在健身房健身了,因为六点钟的他,还要打飞滴去谈项目。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坚持每天4:30起床写作、跑步;

印象中,我刚离开深圳回柳州工作的时候,那种状态特别的被动,每天被生活推着往前走,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充满了无力感。

后来,受到一些畅销书作者的影响,开始践行早起习惯。

利用早起后2个多小时的时间,完成了很多事情,包括晨跑、冥想、读书、写作等,一改之前无助迷茫的状态,生活的掌控权开始回到自己手中。

02
运动,是最好的养生方式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最后拼的不是成功与金钱,而是运动与健康。

有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可以让身体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和内啡肽,这些激素的影响下,我们的心情会非常愉悦。

其次,坚持运动的人,他们能够远离负面情绪的影响,心态也会更加积极乐观。

但,光是知道运动的好处多多还不行,你得真正迈开腿,运动起来。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我选择晨跑作为自己的运动方式。

从2022年8月25日开始,我一直保持着每日晨跑5公里的晨练习惯。

坚持运动,让我的状态越来越好,越来越年轻。这一习惯,仿佛就是一种天然的“防衰老”精神药剂。


03
读书,是富养自己的选择


曾经在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中,看到这样一个观点:富养女儿的方式,不是物质层面的让她吃好喝好用好,而是精神层面给她多读书,汲取书中的知识,增长智慧,做一个知书达礼、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人。

一个人想要改变,即使没有人告诉他,他大概率也会想到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读书。

而我也是读书的受益者,通过读书,我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生活的方向,并且通过不断读书,我又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想法和行动,进而彻底进化成另外一个人。

正如,杨澜老师所说:“一个人之所以迷茫,是因为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

所以,富养自己,多读书。

04
写作,是遇见自己的方式


相对于其它三个习惯,坚持写作的人则少了很多。

一方面原因,人们对写作的存在一些偏见,认为写作都是文化人才能做的事。

另一方面原因,写作需要思考,相比于读书运动,它的门槛更高。

截至今日,我的日更写作习惯已经坚持践行了564天,公开发表的原创文章390篇。

我发现,写作真的是每个想要追求个人成长的人必不可少的工具。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认识自我;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疗愈自己;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找到定位;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提高影响力;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

写在最后

所谓生活,就是各种微小习惯的集合。

在周岭老师的《认知觉醒》中,有一个我特别认同的观点:“成功人士一旦发现别人的好习惯,就会立刻将这个好习惯变为自己的。”

坚持践行文中提到的4个好习惯,让自己变得优秀,让生活变得“富足”。

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让自己变得优秀的好习惯吗?

欢迎留言与我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