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去了一趟越南胡志明市度假,顺便还看了看几家当地健身房,仿佛让我回到了20年前的上海。胡志明是越南第一大城市,号称有1200万人口,人口密度很高,但健身房数量却不多。当地普通健身房年卡人民币2000不到,最高端的健身房是已经被国内淘汰的加州系品牌,年卡折合人民币也要一万出头,但有1万美金的VIP终身卡,还可以带人训练,会籍介绍的时候不断强调VIP终身卡只有限量100个名额,售完即止,并且春节假期优惠马上就要截止了,深谙套路的我们只能呵呵一笑。虽然运营模式很老套,看起来这些健身房活得挺滋润,员工的幸福指数似乎也不差,分析了一下原因,大概还是因为不像国内这么内卷,没有过度竞争。回到国内的健身市场,和天气一样,还是有点乍暖还寒的感觉。比如刚刚结束的IWF,明明疫情已经过去一年了,主办方把泳池和马术都塞进来了,还是填不满5个展馆,与会者普遍感觉规模和参会热情比去年都不如。什么原因大家其实也心知肚明,有句话叫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换个角度来看吧,也许过去十年整个健身行业的狂飙突进,才是一种畸形发展:在消费主义盛行时,供大于求的问题会被高涨的现金流所掩盖,等用户捂紧钱袋时,僧多粥少的矛盾就会集中爆发。比如最近很多人都在问一人一馆的前景如何,其实一人一馆模式早已有之,而且抗风险能力极强。但为什么前几年没人关心,因为那时候行业流行的字眼永远是“扩张”、“连锁”,创业者和投资人关心门店数量大过于门店质量。好像开店的目标就是把地图占满,相比起来,一人一馆的模式,显得不够性感,和动辄几十家店的模式比起来简直有点羞于启齿。但现在不同了,大家终于明白,店开得多如果不赚钱也是白搭,辛辛苦苦十几家店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故事也不绝于耳。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心态回归,毕竟健身工作室这个类型,其诞生原点就是欧美国家的教练在自家后院搞起来的小作坊。 地方小不丢人,不想管人只想管好自己的心态也很正常,真金白银赚到口袋里,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睡觉踏实也挺好。 再比如多年前,很多大俱乐部都强调私教收入要大于会籍好几倍,似乎这样才能通向财富的康庄大道。比较极端的像舒适堡,超低会籍卡就等着客户的私教费吃饭,结果这一套也玩不下去了。私教与会籍的差距逐渐缩小,会倒逼俱乐部接受场地租赁的本质,别把豆包不当干粮,利用月付制的契机好好把握会籍销售,降低场地成本,有条件多卖私教,没本事那就做好基础服务,别想好大包大揽,把好事都占了。 至于很多人担心的所谓俱乐部模式会不会消失,纯属杞人忧天。 我很早就说过,大型商健的未来,主打的就是小白和老炮市场,成为健身用户接受专业指导的第一站,以及资深训练爱好者的归宿。俱乐部和工作室天然就是互补的,真正的俱乐部和私教工作室不会有什么正面竞争,大家的客户群体和客户需求都不一样。等什么时候,差异化的运营主体数量回归到与市场需求和规模相匹配的状态,这个市场的自我修复就算告一段落,到那个时候,大家就会觉得做健身生意不那么累了。如果看清这个大趋势,稳扎稳打,我敢保证今年你的日子不会有太差,但如果有人能力不行还偏不服,非要逆市场周期操作,那市场会分分钟教你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