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益武:任之堂脉学传心,脉药心决,心得总结

 Alexemder 2024-03-05 发布于河南


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图片

摘要:这几年学习任之堂脉法所得,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脉法心诀

虚静、明理、实践、达用


1.象思维:象文字、中药、人体象
2.姿势:形正、气顺、神清
3.定位:寸关尺、浮中沉
4.整体:
气:足(有力)/不足(无力)、不顺畅(五字脉:甲、申、由、凹、凸)
液:粗/细、盈/空、痰/湿
5.寒、热
6.速度:数、迟、结代
7.弦脉、紧脉
8.脉与性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平则无病,不平则病论

治病之道,无外乎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以协于平而已。盖人之有病,总属阴阳、气血、表里、虚实、邪正之偏胜。以阴盛则阳必虚,阳盛则阴必虚;气分受邪,则血必虚;血分受邪,则气必虚。邪正偏盛,即虚实太过而不平,不平则病;

欲使其平,必须将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方可平而无病;

善治病者,必须审明其阴阳、气血、表里之虚实。将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以协于平,则病自愈矣;

任之堂调脉心法:

不浮不沉,为之中,当求;
不长不短,为之中,当求;
不大不小,为之中,当求;
不急不缓,为之中,当求;
不滑不涩,为之中,当求;
不逆不陷,为之中,当求;
甲申由凹凸,一切为求中!

图片

甘补虚,咸泻下,辛散寒,酸收涩,苦清热

甘味:常用于治疗虚证、脾胃不和、拘急疼痛。如人参能补元气、熟地黄能滋补精血。

咸味:具有润下、软坚散结的功效。如芒硝可用于治疗大便干结。

辛味:常用于外感表证、气血瘀滞。如麻黄常用于治疗外感性疾病,苏叶能发散风寒。

酸味:可收敛、固涩,常用于体虚多汗、肺虚久咳、遗尿、尿频等。如五味子敛津止汗,五倍子涩肠止泻。

苦味:能治热证、喘咳、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如黄芩清热泻火,杏仁降气平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方从法出

顺性养真汤,是一个灵活的方法,不是固定的死方

顺性养真汤虽然只有十几味药,平淡无奇,但一变化起来,却能升降出入,顺其性、养其真,交通左右,对流寒热,用以治疗很多疑难杂病、内科虚损或时代常见病

用顺性养真汤升降的思路来指导治病,把脉既可以把得快,看病也可以看的准,在大方面不会出现偏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常用药对&方剂:气液两虚

十全大补汤:人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10g、熟地10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10g、黄芪10g、肉桂5g;

桂枝汤: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9g、生姜10g、红枣10g

常用药对&方剂:阳虚

四逆汤:制附子15~30g、炙甘草10g、干姜10g

心三药:红参15~20g、红景天20g、银杏叶20~30g

附子理中汤:人参15g、干姜15g、白术15g、炙甘草5g、炮附子10g

金贵肾气丸:生地黄20~40g、山药15g、山茱萸15g、泽泻15g、丹皮15g、茯苓15g、肉桂5g、制附子5g

常用药对&方剂:阴虚

养筋汤:白芍20g、生地黄15g、酸枣仁20g、麦冬10g、巴戟天15g

生脉饮:人参10g、麦冬10g、五味子5g

益胃汤:沙参9g、麦冬15g、生地15g、玉竹5g、冰糖5g

常用药对&方剂:郁

双关逍遥散:柴胡15g、当归15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5g、生姜15g、薄荷10g、炙甘草8g

左关郁三药:香附15g、郁金20g、玫瑰花10g

右关郁胸三药:木香15g、枳壳12g、桔梗12g

尺郁完带汤:炒白术20g、山药20g、人参6g、白芍15g、车前子9g、苍术9g、陈皮10g、黑芥穗5g、柴胡10g、甘草5g;                               

尺郁二妙散:苍术10g、黄柏10g

常用药对&方剂:引气下行

天麻钩藤饮:天麻9g、钩藤12g、生石决明18g、山栀子9g、黄芩9g、川牛膝12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茯神9g

镇肝熄风汤:怀牛膝30g、赭石30g、龙骨15g、牡蛎15g、龟板15g、白芍15g、玄参15g、天冬15g、川楝子6g、生麦芽6g、茵陈6g、甘草5g

黄连温胆汤:黄连3g、黄芩12g、枳实10g、竹茹20g、陈皮6g、半夏20g、茯苓20g、炙甘草8g

通肠六药:火麻仁、艾叶、苦参、鸡屎藤、猪甲、苍术

常用药对&方剂:补气升提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20~40g、桂枝15g或肉桂10g、干姜10g、天花粉20g、黄芩15g、牡蛎10g、炙甘草10g;

补中益气汤:黄芪15g、人参9g、当归6g、陈皮6g、升麻6g、柴胡6g、白术6g、炙甘草6g

常用药对&方剂

气血三药:黄芪40g、当归20g、鸡血藤30g

精血三药:熟地30g、当归15g、肉桂5g

黄连温胆汤:黄连3g、黄芩12g、枳实10g、竹茹20g、陈皮6g、半夏20g、茯苓20g、炙甘草8g

五子衍宗汤:枸杞子15g、菟丝子15g、覆盆子15g、五味子5g、车前子9g

小柴胡汤:柴胡20~40g、黄芩15g、姜半夏15g、党参15g或人参5g、生甘草5~15g、生姜15g、红枣20g;

金水六君煎:熟地30g、当归20g、茯苓15g、半夏15g、陈皮10g、炙甘草6g

四逆散:柴胡15g、白芍15g、枳壳15g、生甘草5g

桃红四物汤:桃仁9g、红花6g、熟地15g、白芍15g、当归15g、川芎10g

血府逐瘀汤:生地9g、当归9g、赤芍6g、川芎5g、桃仁9g、红花6g、枳壳6g、桔梗5g、   柴胡3g、怀牛膝9g;

少腹逐瘀汤:小茴香7粒、干姜1g、元胡3g、没药3g、当归9g、川芎3g、官桂3g、赤芍6g、蒲黄9g、五灵脂6g

二陈汤:半夏10g、茯苓10g、陈皮10g、炙甘草5g

平胃散:苍术12g、厚朴9g、陈皮9g、甘草6g

参苓白术散:人参10g、茯苓10g、白术10g、山药10g、莲子肉5g、薏仁5g、砂仁5g、桔梗5g、 白扁豆8g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茯苓20g、桂枝10g、肉桂5g、白术10g、炙甘草10g

小青龙汤:干姜10g、细辛10g、五味子10g、桂枝10g、生甘草10g、白芍10g、炙麻黄10g、姜半夏10g;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气周流调脉法】公益课第3期

课程时间:2024年3月29~31日,合计三天

讲师:林益武  

九针修针派传承人

“闽灸堂”创始人

保健调理师职业培训师

二级营养师

课程内容:

第一天:

1.何为一气周流?

2.一气周流脉法(上)

第二天:

1.一气周流脉法(下)

2.一气周流调脉法之脉针法

第三天:

1.一气周流调脉法之脉药法

课程地点: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弘德中医门诊部二楼 闽灸堂

课程费用:公益课,食宿自理。

咨询:林益武老师15859297899

或者微信咨询

说明:

1.本课程为公益课,不收取课程费用

2.食宿需要自理

3.报名请先联系林益武老师

4.课程满10人开课,每期不超过20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道德经上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家都知道这句话,如果我们的眼睛只盯住万物上,我们就会处于被动状态,有智慧的人应该掌握三或者二,或者是有能力的人去掌握一。

图片

缘起:

从2016年开始,跟随余师研习阴阳九针、任之堂特色脉法,实践中慢慢体会一气周流脉治法的简单、方便、有效,受益良多。

2023年我参加了九针修针派的传承、《仁德营》、《明一营》后,深受启发,找到自己的使命:为传承中医事业奋斗终生,因此设定2024年的目标:公益推广《一气周流调脉法》10期

图片

任之堂脉法释疑

任之堂主人

本人将家传脉法、结合《难经》脉法、结合全息理论、结合宇宙模型,总结出了一套脉法体系,运用于临床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开阖,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最近举办两期脉法学习班,有些人收获很大,也有很多中医小白对脉法无法融会贯通,结合授课的情况,我从另外一个视角谈谈脉法,希望对喜欢中医的人事有帮助。

第一:一定要知道你借用脉来研究的对象(患者)是活的,不是死得。

是活的,那么他体内的气机,一定是循环无端,周流不息的。这是大前提啊!

第二:切脉一定要感知你研究的对象,是哪里不通了。循环无端,流通顺畅,这是常态,如果生病了,不通了,自然就是病态,找到不通的点,就是病灶。所以《内经》云脉独大者有病,独小者有病。左右六部,那个地方独大,就是郁堵,那个地方独小,就是不及,找到这个点。

借用物理学知识,你的思想就处在零维。

第三:找到了特殊的点,你的思想一定要在点的上下寻找,找原因,为啥这个地方会出现郁堵?你的思想从一个点,扩展到一条线,左手三部是一条线,右手三部也是一条线。

当你开始考虑点的上下,能连成一条线的时候,脏腑之间的相生,就体现出来了,你的思维处在一维状态。

此时你要明白,人是三维的,立体的,你摸的是一维的,用一维的线,去测量三维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第四:左右互相比较。当双手切脉,左右互相比较的时候,左右手构成一个圈,这一个圈就是一个平面,左右对比,让你的思维进入了二维的世界,在此状态下,你就明白了脉法之中,蕴含五行相克的道理。

三维是由无穷个二维构成的,左右手一个圈,可以是一气周流,可以是任督循环,可以是带脉循环,人体的圈很多。

第五:让脉法立体化。在左右手六部构成一个圈的思维下,体会左手脉对应左侧身体,右手脉对应右侧身体;也可以理解左手脉对应督脉,右手脉对应任脉;也可以理解浮取对应皮肤,沉取对应骨头;这样来分析,将脉立体化,你通过切脉去感知的是一个立体的人,而不是最初的一条线,一个平面,是立体的了有了这些想法,你的思维就进入三维状态。

第六:让脉流动起来。当你感知脉法对应的是立体的时候,下一步你需要体会到脉是流动的,左边和右边流动是相反的,整个人的气机是循环往复的,你才体会到病灶的郁堵,也是有原因的,一个郁堵的脉,是会造成一定后果的,借助当下的脉,你可以推演患者的过去,也可以预测患者的未来,就好比你看到高速路上出现了大石头,路堵死了,你知道下一步会出现堵车,因为这是必然的。

你感知到脉是流动的,循环往复的,此时就有了时间这个参数,你的思维就在四维了,当你处在四维的状态下,处理三维的问题,就容易了,你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当下的脉象。

因为四维里面,有无数个三维;你通过处理当下,从而改变未来。

学习切脉,大家遇到的问题是:

只是感觉脉在跳动,没啥感觉。

找到独大和独小,心中没有一条线的感觉。

有一条线的感觉,没有左右互比的感觉。

有一个圈的感觉,没有认识到人是立体的。

意识到了人是立体的,你没有去想,人是活的,脉是是流通的,循环的,至少是四维的。

感知当下,感受过去,推测未来,进入患者的世界。

最后一点,忘掉自己,全身心融入到脉的流动之中去,你就明白我说的是啥意思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