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徽宗赵佶诗词]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西陵峡文艺 2024-03-05 发布于湖北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文·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 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诠释: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是宋徽宗赵佶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杏花为引子,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和痛苦的感慨。

首先,词人通过“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的描绘,将杏花比作一位精心打扮过的美人,其美丽动人之处令人惊艳。接着,“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进一步赞美杏花的艳丽和芬芳,使人联想到宫廷中的仙女般存在。然而,这种美好却是短暂的,“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即使再美丽的事物也难以抵挡风雨的摧残。

在下片中,“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词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这种情感在“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词人借助双燕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法排遣的离愁。同时,“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则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词人通过否定的方式强调了现实的残酷和无情。即使在梦中,词人也无法再次回到过去的美好时光,这种无奈和痛苦深深地烙印在词人的心中。

总的来说,《燕山亭·北行见杏花》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内涵的词。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深入骨髓的情感表达,词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怀念和无奈的世界。同时,这首词也展示了宋徽宗赵佶高超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