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山之石:日本汉方医腹诊推介(干货)

  平凡的人 2024-03-06 发布于内蒙古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目前,日本汉方医界临证诊断方法,除望闻问切四诊之外,都必行腹诊。据笔者实地考察,凡汉方医门诊、病房的病志,均特设有腹诊专页,并预先绘制空白腹象图,医者诊察病人之后写病志时,在空白腹象上注明腹证之各种诊象,以此做为重要诊断依据之一。

Image


日本医家在德川时代(16世纪)宗《内经》、《难经》和《伤寒论》有关腹证和腹诊之论述,深琢精研,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腹诊理论和方法。后来,又形成了两个派系。一派以《内经》、《难经》为主,称“难经派”;另一派以《伤寒论》为主,称“伤寒派”。两派各有千秋。

本文拟简介日本汉方医之腹诊起源、理论根据、腹诊方法以及常见腹证之辨证,供中医界同道理论研究和临证参考。

一、腹诊之起源、派系与理论根据

(一)腹诊之起源
日本医家在德川时代开始提倡腹诊。据日本医学史和有关文献记载,最初倡导腹诊者为竹田定加(1573~1614年)。如日本《皇国名医传》载:“候腹之法,其起久矣。天正庆长年间,竹田定加(号阳山)著《诊腹精要》首倡;其后,松岗意斋和北山道长著《腹诊法》、高井直茂著《元仙腹诊》、浅井惟寅著《内证诊法》、高村良务著《腹诊秘传》等,对腹诊均有发挥。”

亦有说腹诊之倡导者始于五云子,认为《五云子腹诊法》为日本最早之腹诊专著。据日本《皇国医事年表》载:“五云子殁于1660年,姓王,字宁,中国福建人,庆安中加入我籍,在长崎行医,后转至奥州秋,更在江户名声大振。”

另据《诊病奇侅》附录《五云子腹诊法》跋:“诊腹之法,唐山反无其说,五云子之于术,岂宿有独得,抑入我籍之后,观我医之伎,就有发明乎。”故日本最早倡导腹诊者,究为何人,其说纷纭,尚未趋一致。


(二)腹诊之派系与理论根据

日本医家从德川时代起,对腹诊著书立说者如雨后春笋。据大塚敬节氏报道,日本现有腹诊专著书籍,达77种。其中属于“难经派”36种,“伤寒派”36种,“折中派”5种。另外有书名并有作者但未见其书者28种。由此可知,日本医家重视腹诊之程度。在日本汉方医界最为推崇之腹诊书籍为《腹证奇览》和《腹证奇览翼》。


1、“难经派”腹诊
此派系腹诊之形成,最初由针师所开辟。在杉山和一(1694殁)著《选针三要集》中有“针师不懂经络,百病皆由腹推测”的记载。就是说,当时的针师无视经络,将腹部与脏相配,以此诊断“邪气之位置,判定脏腑之虚实,疾病之预后,治疗方针。”此派系的腹诊理论根据为“肾间动气”;其腹诊方法由“按之牢若痛”衍生而成。

其理论根据和方法均源于《难经》八难、十六难、六十六难。如“肾间动气……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脐之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肝也。”

德川时代名医森中虚钻研《难经》有很深的造诣,其名著《意仲玄奥》(1696年成书)论述腹诊理论根据以及腹部与五脏相配等甚为详尽。他认为“肾间动气”可识死生吉凶,如说“观病人之腹,切肾间动气之所在,识死生吉凶。”同时他还认为病家脐上或右或左均可发生动气。脐左动气,诊断肝病;脐右一带为肺属,此处有动气,死期将近;……中脘动气,可诊脾胃强弱;脐下有动气,诊肾之盛衰。”

“难经派”腹诊之代表作为《诊病奇侅》。该书作者为多纪元坚(1795年生),他集前人腹诊之大成编辑成书。共有四种版本。第一种版本天保4年(1833年)出版,共搜集北山寿安、森中虚、堀井对时等17家腹诊书之精要;第二种版本除上述17家外,又增补竹田阳山、味岗三伯等10家腹诊论著之内容;第三种版本由松井子静编译成中文本,成书于明治21年(1888年),译此书目的,拟将日本之腹诊介绍给中国医家,这也是日本第一次向我国输出汉方医书。

同年(光绪戊子年)在上海印刷发行;第四种版本为石原保秀(1877~1943年)校订本,昭和10年(1935年)刊行。此书为何名为《诊病奇侅》?所谓“奇侅”,据日本医家解释,望闻问切四诊为中医诊断之正法,而腹诊为四诊之外另一法,故名“奇侅”。

2、“伤寒派”腹诊
此派系之鼻祖为后藤艮山(1659~1733年),其名著为《艮山腹诊图说》。该派系后继之名医,人才辈出,腹诊专著甚多。被称为日本古汉方派之泰斗者吉益东洞(1703~1773年)极为重视腹诊。他说:“腹者有生之本,故百病根于此焉,是以诊病必候其腹。”又说:“先证不先脉,先腹不先证也。”强调诊病必须候腹。

此派系腹诊源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之诸“腹证”。如“胸胁苦满”、“胁满”、“心悸”、“脐下悸”、“心下悸”、“心中悸”、“心动悸”、“心下坚筑”等。此派系不仅论述腹证之诊法,而且有论治和方药。如后藤艮山治疗“心中悸”用半夏、茯苓;“心下悸”用茯苓、甘草;“脐上动”用大柴胡汤、厚朴枳实汤;“脐旁动气”为大肠湿热,方用厚朴七物汤、厚朴三物汤;腹中一侧硬而胀者,按脐有动气者,为内实证,用攻下法,无动气者为内虚,方用四逆汤、理中汤之类。

“伤寒派”腹诊源于《伤寒论》已如上述,但其诊法和部位也有源于《内经》者。如稻叶克文礼(1805年殁)著《腹证奇览》序言曰:“古有言,病所根在腹,探以知其壅滞。古谓之诊尺,以自鸠尾至脐一尺也。《灵枢·论疾诊尺篇》日'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岐伯曰: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又《内经》曰'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又按脉动静,循尺滑涩寒温之意,视其大小,合之病态,且古人言疾必言腹心,然则腹诊之于治疗,莫先于斯。”

这里引用《灵枢》诊尺,既有望诊又有切诊,但其诊尺之部位与我历代医家认识不一,文中“独调其尺”,一般理解“尺”为尺肤,其部位在肘至腕之皮肤。而日本医家将“尺”之部位理解为鸠尾至脐(神阙)。笔者认为“尺内两旁,则季胁也”之“尺”,不论从全文理解,或从字意理解,其部位在腹是正确的。

“伤寒派”腹诊之代表作为《腹证奇览》。该书集各家腹诊之精华而编著,作者为稻叶克文礼,成书于1800年。书中既论述腹诊之方法,又强调腹证之辨证,并且有治疗之方药,更为可贵者,每一方证均附有形象化之腹诊图,使读者一目了然。稻叶克文礼师于古方派吉益东洞之信徒鹤泰荣门下,勤学“伤寒派”腹诊法。他为了精益求精,遍历日本各地,搜集诸家腹诊著作。1793年在远州滨松与和久田叔虎相遇,并收其为门徒,师生肝胆相照,共同钻研腹诊术。

文礼病故后,叔虎继师业,于文化6年(1809年)著《腹证奇览翼》初篇出版;天保4年(1833年)二篇出版;永嘉6年(1853年)三、四篇出版。1981年5月间,医道日本社复刻《腹证奇览》、《腹证奇览翼》,二书合版名为《腹证奇览》(全),并由日本当代名医大塚敬节、矢数道明解题,现已正式出版。自昭和初年日本汉方医复兴以来,《腹证奇览》最为流行,汉方医家之腹诊法多以此为据,运用于临证。

二、腹诊的方法和辨证

(一)腹诊方法
综观日本各家之腹诊,其手法大致分为覆手压按法和三指探按法。不拘何法,凡腹诊时,病人仰卧,两腿伸直,两手附于两股之侧,放松腹力,心情平静。医者坐或立于病人右侧施术。

1、覆手压按法:
医者以右手掌覆于患者之胸腹,五指微浮起,先徐徐抚摸胸上二、三次,然后抚摸腹部。诊时手掌轻轻随患者呼吸行之,无阻其气,再渐渐重押,左旋右还,候胸腹内之静躁,诊肌肤滑涩润燥。《诊病奇侅》曰:“凡按腹专用左手,右手亦非不可,唯使左为佳,先将左手掌上齐鸠尾,鱼际当右肋端,掌后侧当左肋端,指根当中脘,始轻轻按过,渐渐重押,三处进推,左旋右还,按动无休,不宜少移,良久掌中与腹皮相摩,其间似热非热,温润似汗为度,如是则掌下腹里,滞结之气,融合解散,莫不犹开云见日也,唯以久按静守半时许为妙。”

2、三指探按法:
医者以右手食、中、无名指之侧,微微按腹皮,审候凝滞、结聚。若探按有结聚,宜辨大小以及痛与不痛。如按有微小之征,再以中指探按之;或以三指直立深探,以察腹底之候。《腹证奇览翼》曰:“以右手食、中、无名指之侧,上自缺盆起,逐渐移于左右肋骨之间细探之… …沿左右季肋。乃至章门,返回再脘边至脐,探按左中右几行(始于任脉,二行三行及两胁下,章门下行而按之)……按少腹左中右,亦同几行……”

(二)腹证辨证
腹诊的目的主要是辨腹证。辨腹证之前,必先识体之肥瘠,气之虚实,肤之润燥,肚腹之大小,男女、少壮、老人之异;次则辨各种腹证。

1、平人之腹
平人之腹,皮肤周密不粗,宗筋端正,细理条长,任脉微凹,至脐按之有力,推之不拘挛,少腹充实,肥腻如凝脂,温润如抚玉,肢肉敦敦,血色洁净,不肥不瘦,清阳布扬,浊阴归腑。少壮之腹,上虚下实为常态,老人之腹,下虚上实为常态;脐下软弱,脐上坚强,少人为变,老人为常;脐上软弱,脐下坚强,老人有寿,少人无妨。

2、辨虚里
腹诊必先诊虚里之动否。人之生以胃气为本。《诊病奇侅》曰:“虚里者,胃之大络,而元气之表旌,死生之分间也”故虚里之动否,可辨病之轻重。其动在左乳下,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迫者,宗气积于膻中,此为常;其动洪大弹手,上贯膻中,气势及于缺盆者,宗气外泄,诸病有此候者,为恶兆;若虚里数而时绝者,病在胃中之候;若动结涩者,内有症瘕之候。凡此大动者,与绝而不应者,俱胃气绝也,亦为凶兆。

3、候五脏
日本医家根据《内经》、《难经》有关论述,把五脏与腹相配而运用于腹诊,借以判明虚实。

(1)诊肝:《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小腹”;《灵枢·经脉篇》曰:肝经“布胁肋”。故肝病者,腹诊两胁,轻按胁下,皮肉满实而有力者为肝之平。两胁下空虚无力者为肝虚、中风和筋病之候。据《诊病奇侅》载:“男子积在左胁者多属疝气;女子块在左胁者多属瘀血。动气在左胁者肝火亢也。”

(2)诊心:《灵枢·本脏篇》曰:“无者心高”;《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曰:“膏之原出于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故心病者腹诊须候鸠尾。轻按有力而无动气者,心坚之候;轻按有动气,重按其动有根者,心虚之候;手下跳动,重手却无根者,触物惊心之候;心下动气,牵脐间者,心肾兼虚;心下有动气,身如摇者,心神衰乏之候;一切痛在下部者,动气乍见心下,或心痛如刺,呃逆呕哕者,难治之候。

(3)诊脾:《难经·四十四难》曰:“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此为传送幽阴,分阑化物,输当脐下一、二寸之分,名曰下脘、水分,胃气之所行也,故此间诊脾胃之盛衰。脐上充实,按之有力者,脾胃健实之候;脐上柔虚,按之无力者,脾胃虚损之候;脐上虚满,如按囊水者,胃气下陷。

Image


(4)诊肺:《素问·刺禁论》曰:“鬲肓之上,中有父母”,此为心肺之谓也。故胸者肺之候;左右膈下肤润,举按有力者,肺气充实之候;轻按胸上,腠理枯而不密者,肺虚之候;左右膈下柔虚,随手陷者,胃气下陷,肺气大虚之候,其人多为短气。

(5)诊肾:《难经·六十六难》曰:“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按脐下和缓有力,一息二至,绕脐充实者,肾气之是也;一息五、六至属热,手下虚冷,其动沉微者,命门之大虚也;手下热燥不润,其动细数,上支中脘者,阴虚之动也;按之分散者,一止者,原气虚败之候;一切卒病,诸脉虽绝,脐尚温者,其动未绝,仍有复苏之机。

4、心下满
心下满,一般指上腹部紧张,有自觉、他觉和自觉他觉均满之别。成人之腹,下腹比上腹膨满为佳,反之为疾。心下满实证居多。

5、心下痞硬
心下痞为心下、胸胁痞闷堵塞之自觉症状;他觉则为心下部腹壁紧张。心下痞无抵抗压痛,有振水音者,多为虚证;心下痞硬,除上述自觉症状外,按之坚硬有物,并有抵抗压痛,此多为虚实夹杂。心下痞硬有痞坚、坚硬、石硬、坚满之别。

6、胸胁苦满
自觉胸胁季肋部痞塞充满,或有苦痛感;医者按其两胁,或以指押肋弓下缘有抵抗感,或有压痛。此证一般属柴胡证。

7、腹软无力
全腹软弱无力,脉亦沉弱,手足冷者,为里虚之候;全腹软弱无力,又肠蠕动不安,亦为虚证;腹软弱,但腹底有力者为实证。

8、腹满
按之充实有力且痛者为实满;按之软弱无物、不痛而适者为虚满;腹满伴有便秘者多为实证;下痢又腹胀满者为虚证;有腹水而胀者多为虚证;腹满底有力伴便秘而脉有力者为实证;腹满而皮硬、底无力而脉微弱者为虚证。

9、小腹拘急
小腹指下腹,或称少腹。小腹处于拘挛(即腹直肌紧张)状态,按之硬有冷感为下焦虚寒;尚有小腹弦急之称,此亦表现为腹直肌紧张,但紧张度较前更强。此症多为下焦肾虚证。

10、小腹不仁
指下腹壁紧张程度较弱,且有麻痹之含意。按之下腹空虚无力感,其皮肤又处于知觉麻痹状态,属肾虚证。

11、小腹急结
此证多发生于小腹之左侧肠骨肌处,对于擦过性按压有急迫性疼痛感,触之常有索状物。腹诊时,患者有屈膝动作,并诉有疼痛。多属桃核承气证。

12、小腹硬满
小腹满者为下腹部膨满;小腹硬满者除下腹部膨满外,尚有抵抗者。此证为瘀血证或尿闭证。

13、动悸
腹部动悸为腹大动脉搏动之表现。动而应手,腹满充实者,触之难;腹乏力而陷没者,动悸多显著。动悸静者为善候;反之为虚候或恶候。

(1)心下悸:按之逆满,气上冲胸,为心下部有痰饮水气。
(2)脐下悸:其动轻按之即陷下,为肾虚;其动按之陷痛,为真水不足。
(3)水分动:其动在脐下属肝肾虚火、水毒停留。
(4)肾间动:有称脐中动、脐下丹田动、气海动,属肾虚证。
(5)脐旁大动悸:属肝木虚、痰火旺。

三、结语

腹诊本属望闻问切四诊之切诊范畴,但我国后世医家和现代中医界较少应用。日本医家自16世纪以降,逐渐应用于临床,并将其发扬光大,形成了独特的诊断手段。

日本医家强调:“腹者生之本,故百病根于此焉。是以,诊病必候其腹。”是有科学道理的,符合中医四诊八纲、脏腑辨证理论。日本诸腹诊家之学说和论证,以及他们的临床操作方法,对诊断疾病确有实用价值。因此,我们要学习日本医家之长,深入钻研腹诊理论,不断完善其诊断方法,逐渐使其客观化,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仅供临床参考,非专业医生
请勿试针试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