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啥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这么理解就对喽

 心理咨询诊所 2024-03-06 发布于山东

1.

我国古人喜欢观察自然天象,又善于思考,他们始终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孕育的、发展的和变化的,而金木水火土“五行”是构成物质世界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这五种最基本物质之间相互生成、相互制约的运动变化而构成了这个物质世界。这里的“行”不是行走、走路,而是运动的意思。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运动产生动能,产生能量。

为啥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这么理解就对喽

“阴阳五行”伴随着古人的喜爱与推崇,一直流传至今,是古人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现象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因而是一种朴素的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大部分是科学的,只是涉及到命理学方面又掺杂了很多迷信成分。

2.

古人认为天之成,为“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我国古人把地球当作宇宙的中心,把黄道十二宫的平面看成一个大圆盘,太阳绕地球沿着大圆盘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年”,月球绕地球沿着大圆盘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月”。这个大圆盘代表了宇宙的能量场,也就是相对静止时天地的气场。

而实际上地球和金木水火土五星都是在围绕太阳公转。由于天体运行速度的不均匀性,就造成了五大行星与地球之间相对位置的远近,从地球上看,因为五大行星的运行轨道有差异,所以原来自东向西的正常运行就变成了自西向东的“逆”运行,这就是天文观测中的“行星逆行”现象。行星逆行的现象并不是说行星真的突然反过来旋转或运动,而是它们在以恒星为参照物的背景中的运动方向,是行星视运动的结果。简单来说,逆行是“看上去”的行星运动状态,而不是它们在天空中真实的运动状态。

为啥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这么理解就对喽

西方占星学认为逆行使得行星各自发出的能量比较小,正常运行发挥的能量比较大,从而对一个人的命运影响有弱有强。而我们古人认为五星相对地球的位置靠近(离太阳就远)时,它们所代表的能量叫“阴”,相对地球的位置远离(离太阳就近)时,它们所代表的能量则叫“阳”,然后把五大行星对地球影响的能量大小依次排序就形成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计十个天干。

为啥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这么理解就对喽

很显然,“天干”代表的是天之道,自然与天上的东西有关。了解过“二十八星宿”的小伙伴们应该知道,一双手指就代表二十八星宿。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大拇指被一个关节分成两截指头外,其余手指都是被两个关节分成三截指头,对应数字就是2+3+3+3+3=14,两只手加起来的数字之和刚好就是28。而我们一只手5根手指,两只手就是10根手指,十数为一旬,三旬为一月。我们的一双手刚好就能与天文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只有十天干的原因。

3.

古人觉得地之成,为“四季”、“四方”和“四行”(因为地本就是土嘛)。四季就是春夏秋冬季节,四方就是东南西北方位,四行就是金木水火元素,合起来就是十二地支。

为啥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这么理解就对喽

天干与地支相配,剩下两个地支无天干相配,形成了旬空(没有天干相配的两个地支称为空,而十日为一旬,所以叫旬空),也叫空亡。因为五星和地球都不停地自转和绕太阳公转,搅动了原本相对静止的黄道十二宫的能量场,这就造成了地球周围能量分布的不均匀。这就好比是江河中急速向前的水流遇到了障碍物,就会在障碍物的背后形成漩涡,这个漩涡的位置就是所谓的空亡。随着时间推移,日月五星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漩涡的位置也随之改变,原来的漩涡消失,相邻的地方产生了新的漩涡,周而复始,循环一周,从而产生六十甲子的循环往复。

为啥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这么理解就对喽

这种解释,对于“天干”我觉得有道理,地支嘛就未免有点牵强附会了。

4.

另一种解释是这样的:

古人仰望星空,发现北斗七星斗柄从正东偏北开始,沿着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旋转一圈,又回到起点,就是一年。而月亮圆缺12次差不多也是一年,所以古人就把一年分为12个月,并给每个月取个名字,第一个月叫子月、第二个月叫丑月……十二地支就是这么来的。

月亮圆缺一次,周期是一个朔望月,差不多是30天,古人又将这30天分为上、中、下三旬,每旬10天,用以纪日。为了与地支区别,就把第一天命名为甲,第二天为乙……十天干就是这么来的。

为啥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这么理解就对喽

我们经常说掰着手指头过日子”,可见天干代表时间而地支代表空间天干地支合起来就是宇宙,“天地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宇宙者,空间与时间也。”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