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咳嗽了不知道使用什么中成药?今天小花牛教大家用痰辨证。

 uid_1748 2024-03-07 发布于山东

咳嗽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机体重要的反射性防御动作,咳嗽可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气道内异物。当呼吸道黏膜发生炎症,或受到异物、刺激性气体等刺激时,均可引起气道分泌物增加,通过咳嗽可将分泌物排出体外。

但频繁、剧烈的咳嗽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痛苦,影响休息及工作。

中药治疗咳嗽治标治本,但是用药之前需要辨证,辨别寒热虚实,这个辨证似乎有点费劲。

图片

中医把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就是我们今天辨证的“痰”,吐出来的痰。

“无形之痰”在中医看来,是代谢费物,可上达巅顶,下至脚底,内存脏腑,外留肌肤,可以导致各种病患。所以中医有“怪病皆责之于痰”,“百病皆因痰作祟”之说。

中医学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其中又与脾的关系最密切。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之说。

脾主健运,运化水液,若脾虚健运失职,则水湿停滞,淤而成痰。

肺主呼吸,调节气的出入和升降。肺气通于天,为娇脏,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侵袭,导致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

脾阳根于肾阳,肾阳充足是脾阳健旺的根本。而脾阳健旺是正气内存的根本,所以肾阳亏虚一样会间接生痰。

图片

今天小花牛给大家说说用简单的“痰”的性质来判断疾病的性质,服用中成药。

比如,白痰和黄痰主要的区别在于白痰可以是炎症,也可以是非炎症,黄色的痰通常都是提示炎症,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细菌感染导致。

一.咳不出痰

干咳就是干性咳嗽,指的是无痰或者痰量很少。干咳的病因很多,除了主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外,心血管疾病、神经因素、药物因素、心理性因素都会引起干咳。

持续发烧,会让人体大量蒸发水分,身体就会处于“很干”的状态,“很干”的状态就不容易咳痰。

阴虚的体质也容易干咳,因为阴虚所以体内阴液不足,也就吐不出来啥。

还有就是“风”引起的咳嗽,也是干咳。

干咳最主要见于非感染性的咳嗽,如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变异性咳嗽等,多表现为干咳或咳少量的黏液痰。

止咳药可能会抑制咳嗽反射,不利于患者排出痰液,所以干咳的宝子们一定慎用化痰药和止咳药,可以针对病因使用清热药和养阴清肺的药。

1.高热引起的急性干咳

咱们可以用清开灵口服液,新雪颗粒,双黄连口服液,芩连口服液等清热解毒的中成药釜底抽薪,火没了,身体自然不干了。

  1. 2.一些病程比较长的干咳

咱就应该以滋阴为主,阴液补上来了,咳嗽就好了。可以使用养阴清肺膏/丸/口服液,百合固金丸等中成药。

临床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小儿肺炎恢复期咳嗽。

3.见风干咳

提示风邪引起的咳嗽,可以用中成药苏黄止咳胶囊
功效:疏风宣肺,止咳利咽。

主治:用于干咳无痰或少痰,伴有咽痒,痒时咳嗽,遇冷空气、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舌苔薄白等。感冒后咳嗽及咳嗽变异型哮喘见上述证候者。

图片

二.痰白、痰多

有白痰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急性的,一种是慢性的。这里主要讲急性的,急性的都是在感染初起,比如感冒,这时候多数是病毒性感染。有一些咳嗽咳白色的痰、泡沫痰,像支原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等都可能出现,用中成药加排痰药就可以。

现在大部分的咳嗽属于这种。痰多、白痰说明体内痰饮多,寒湿,咳嗽属性应该是“寒性”。抗生素性质寒凉,越打越糟糕。这个时候化痰温肺解表就特别重要,让邪从哪来回哪去!

痰液色白、清稀,可伴有怕寒怕冷等表现,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需散寒化痰

可选中成药:二陈丸、小青龙颗粒、桂龙咳喘宁片、半夏止咳糖浆、苓桂咳喘宁胶囊、苏子降气丸、三拗片、橘红咳喘颗粒、通宣理肺丸

三.分不清寒热,但痰多

可选中成药:咳喘顺丸、橘红痰咳颗粒、麻芩止咳糖浆、止喘灵口服液等。

注意:橘红痰咳颗粒、麻芩止咳糖浆、止喘灵口服液为处方药,须凭处方购药。

四.痰黄、痰多

咳嗽伴有黄痰,多表明存在感染,也就是一种感染性咳嗽。这个时候中成药就可以和抗生素联合使用了,性质能对上,协同作战,效果更好。

一般症状:痰液黄、粘稠、不易咳出,常见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需清热化痰

可选中成药:羚羊清肺丸、金荞麦片、橘红丸、清气化痰丸、止咳橘红丸、小儿肺热清颗粒、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小儿宣肺止咳颗粒、川贝止咳露、橘红痰咳颗粒、川贝枇杷糖浆、蓝芩口服液、蛇胆川贝口服液、羚羊清肺丸等。

五.痰中带血

痰中带血可能是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衰、血液病等的征兆,也可由牙龈炎、牙周炎等病引起。一旦出现血痰须高度重视,应尽快就诊,查找病因。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