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60字的《心经》,精髓只有1个字,读懂立马开悟

 抑郁那些事 2024-03-07 发布于重庆

假如每个人的人生是一场剧情,我们该怎样去演绎自己的爱横情仇?怎么去感知自己的悲欢离合?怎样去经历自己的生老病死?

2500年前,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证得四个真谛一举建立了佛教,也成为了后来“释迦牟尼佛”。

这四个真谛是什么呢?有一种说法是这四个真谛用四个字总结为“缘、起、性、空”。

其中,“缘”指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间都存在着一种看不见的联系,这种联系相生相克使得万物达到了一种平衡。

所以一切有形的物质,无形的精神都是缘起缘灭。正是因为万物存在着“缘起”的因果关系,人才有了有形的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有了无形的喜怒哀乐忧思恐等情绪。

万事万物皆唯心所造的真相。所以要脱离苦海,必须要证得万事万物空性的存在,回到我们自己表达为“无我”。

所以《心经》开篇有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释迦牟尼还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心生的幻相,换句话说,一切的事物都是内心的投射。

所以,修行的起点就是转念,万事万物本没有对错之分,只因妄心的分别,所以产生了是非对错、成败得失、美丑善恶的标准,这些标准反过来了就障碍了我们的本心,在头脑思维的参与下,我们会维护头脑的正确,把情绪、念头和感受当作是真正的自己。

所以,我们一生看似在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完成各种个样的目标,实际上只是在处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当你觉知到这一点,你就能超越情绪思维欲望的假我,找到那颗如如不动的本心。

人需要通过悟道或觉悟来认识自己的真心或本心,那颗本心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

当我们觉知到这一点,那么无论外面如何狂风暴雨,此心依然巍巍不动。即使身处人生的低谷,负载累累,霉运缠身;即使别人辱你骂你羞你枉你;即使你深陷牢笼,你坐在轮椅上,你躺在病床上,你不会感到恐惧和绝望!你只是如实地呈现出来,没有抗拒,只有接纳。

当你觉知到这一点,你就不会因为失败而自我攻击,也不会因为成功而洋洋得意;不会因为在权贵面前紧张不安,也不会在乞丐面前高人一等。

因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并不是机械般的经历和造作,而是超越事物表面现象,认识“本来的你自己”。这个本来的“你”不是指暂存的肉身和思想,而是指作为道体的你,你就像虚空一样无碍。

所以在这样的状态下,人生就没有真正的幸运,也没有真正的不幸。

你就像看电影一样来看待自己演绎的剧情,跌宕起伏的剧情会令你升起喜怒哀乐的情绪,但这只是你情感的真实流露。

如果把剧情当真了,生活就会变得紧张而严肃,人生所有的努力,只会变成一场抗拒。工作是为了抗拒贫穷,爱情是为了抗拒孤独,运动是为了抗拒死亡。

如果我们把身体当我,那么就会被这具肉体束缚,我们就会小心翼翼地扛着它行走几十年,人们终其一生都在伺候这个身体,取悦它,为了它的安全和多巴胺整日操劳,怕它生病和变老,神经质的为它焦虑,无中生有的产生了很多痛苦。

其实,这具肉体的生灭犹如光投射所成的电影幻象,真正的你是无所有的,犹如容纳万物的虚空。

如同波浪是大海自由的表达,如同云朵是天空虚怀的呈现。

这个身心是道体完美的自由表达。困住你的是自我的知见和妄念,而不是当下如梦如幻的存在。

当你认为人生必须怎样,应该怎样,那么思维一定不会放过你,内在创造很多冲突,外在创造很多障碍,那么身心就失去了本来的无限自由。

当你觉知到本来的你自己什么都不是,不认同任何东西,就会无所依住,像虚空容纳一切,无边无碍。

永嘉玄觉大师在他的著作《奢摩他颂》开篇中,写下了“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的深邃之语。

这句话,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觉醒之后的境界。

所以,当你觉醒后,人生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障碍你,你可以接纳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没有好坏,没有对错,只有爱与慈悲!

真正的慈悲,是看见别人受苦而心生怜悯,而不是庆幸不是自己,真正的爱,是看见所有的事物心生欢喜,而不是只选择自己喜欢的相遇!

阅读更多优质内容,请点击上面↑抑郁那些事关注公众号,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