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个双酰胺类杀虫剂性能大比拼,全球市场已接近20亿美元

 yy728@sohu.com 2024-03-20 发布于山东

目前已上市的双酰胺类杀虫剂主要有:氟苯虫酰胺(2007年)、氯虫苯甲酰胺(2008年)、溴氰虫酰胺(2012年)、四氯虫酰胺(2014年)、环丙虫酰胺(2017年)等;即将上市的产品有:巴斯夫/三井化学共同开发的溴虫氟苯双酰胺(broflanilide);正在研发的产品有:拜耳的四唑虫酰胺(tetraniliprole)等;我国自主研发的双酰胺类杀虫剂除四氯虫酰胺外,还有氯氟氰虫酰胺、硫虫酰胺等。

“双酰胺”是这类化合物重要的结构特征,鱼尼丁受体作用剂是它们的主要作用机理。然而,由于化学结构上的变化,这类产品并非都是鱼尼丁受体作用剂。氟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四氯虫酰胺、四唑虫酰胺、环丙虫酰胺(cyclaniliprole)、氯氟氰虫酰胺、硫虫酰胺皆为鱼尼丁受体作用剂;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作用机理则显著不同,它是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拮抗剂。

国际杀虫剂抗性行动委员会(IRAC)将鱼尼丁受体作用剂归为第28组(IRAC Group 28),目前该组中的成员有5个: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溴氰虫酰胺(cyantraniliprole)、环丙虫酰胺(cyclaniliprole)、氟苯虫酰胺(flubendiamide)、四唑虫酰胺(tetraniliprole)。新增加到该组中的环丙虫酰胺和四唑虫酰胺显然为鱼尼丁受体作用剂。

近年来,双酰胺类杀虫剂市场增长迅猛,目前其销售额已接近20亿美元,未来仍将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01

氯虫苯甲酰胺

氯虫苯甲酰胺(通用名:chlorantraniliprole;商标名:Rynaxypyr;开发代号:DPX-E2Y45)是杜邦开发的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中的第1个产品,现已归入富美实的门下,先正达、北兴、爱利思达等也参与到该产品的市场开发中。

9个双酰胺类杀虫剂性能大比拼,全球市场已接近20亿美元

图1 氯虫苯甲酰胺的结构式

氯虫苯甲酰胺作用于昆虫的鱼尼丁受体,使其过度释放平滑肌和横纹肌细胞内储存的钙离子,引起害虫肌肉调节功能衰弱,影响昆虫行为,使其迅速停止取食,最终致死。

氯虫苯甲酰胺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内吸传导性,进入植株的药剂沿木质部传导至未施药的其他部位,有利于保护新生组织;以胃毒为主,触杀作用次之;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

氯虫苯甲酰胺高效广谱,可防治大多数咀嚼式口器害虫,尤其是鳞翅目害虫,对鳞翅目的夜蛾科、螟蛾科、蛀果蛾科、卷叶蛾科、粉蛾科、菜蛾科、麦蛾科、细蛾科等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部分鞘翅目、双翅目、等翅目害虫也有较高的活性。适用于大豆、水稻、棉花、玉米、谷物、梨果、葡萄、马铃薯、甘蔗、向日葵、甜菜、油菜、其他果蔬、非作物等许多领域。叶面处理、种子处理或土壤处理皆可,有效成分用药量35~50 g/hm2。

2008年,氯虫苯甲酰胺上市,现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销售,几乎覆盖了所有主要市场。

时至2019年11月15日,我国登记的氯虫苯甲酰胺产品虽已达31个,但氯虫苯甲酰胺仍为专利保护产品,其在中国的化合物专利(CN100391338C)将于2022年8月12日到期。

2017年,氯虫苯甲酰胺的全球销售额为14.02亿美元,同比2016年的13.65亿美元增长了2.7%,2012—201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8.9%。

氯虫苯甲酰胺在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市场最大,分别占其全球市场的26.4%和25.6%。大豆和果蔬是氯虫苯甲酰胺最重要的应用作物,尤其是大豆,已占据其全球市场的21.0%。巴西、印度、美国、中国、阿根廷是氯虫苯甲酰胺最重要的五大国家市场,分别占其总销售额的21.0%、7.9%、6.3%、5.3%、4.5%。

(关于氯虫苯甲酰胺更详细的报道请见“农药资讯网”网站www.jsppa.com.cn)

02

氟苯虫酰胺

氟苯虫酰胺(flubendiamide)是由日本农药株式会社1998年发现、2001年起与拜耳共同开发的双酰胺类杀虫剂,是邻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与氯虫苯甲酰胺一样,氟苯虫酰胺也作用于昆虫的鱼尼丁受体,这是该类杀虫剂中第1个商品化产品,它的诞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开启了双酰胺类杀虫剂发展的新纪元。2007年,氟苯虫酰胺上市。

2019年11月29日,氟苯虫酰胺在中国的化合物专利(CN1328246C)到期。

9个双酰胺类杀虫剂性能大比拼,全球市场已接近20亿美元

图2 氟苯虫酰胺的结构式

氟苯虫酰胺广谱,高效,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可有效防治许多鳞翅目害虫,持效期长,对幼虫阶段的害虫防效尤佳;主要用于大豆、棉花、玉米、水稻、谷物、向日葵、马铃薯、梨果、甘蔗、葡萄、油菜、其他果蔬等,并用于非作物领域。叶面喷雾,有效成分用药量为25~90 g/hm2。

氟苯虫酰胺的生态毒性资料显示,其对鸟类低毒,对鱼类高毒,对大型溞剧毒(最高级别),对藻类高毒(最高级别),对蜜蜂低毒。这两个最高级别的毒性直接导致了氟苯虫酰胺的市场开发命运多舛。

氟苯虫酰胺现已在许多国家登记和上市,如巴西、印度、中国、阿根廷、日本、澳大利亚、韩国、越南、巴基斯坦、泰国、西班牙、象牙海岸、哥伦比亚、墨西哥、玻利维亚、智利、肯尼亚、菲律宾、秘鲁等。

拜耳和日本农药开发了氟苯虫酰胺的多个复配产品,如Belt Expert(氟苯虫酰胺+噻虫啉;拜耳)、CellOh(氟苯虫酰胺+吡虫啉;拜耳、日本农药)、Tihan(氟苯虫酰胺+螺虫乙酯;拜耳)、Tourismo(氟苯虫酰胺+噻嗪酮;日本农药)、Vetica(氟苯虫酰胺+噻嗪酮;日本农药)等。其主要剂型有: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等。

由于氟苯虫酰胺在水稻上使用对无脊椎动物(大型溞)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对水生生态环境存在极大风险,我国已于2016年9月7日起撤销氟苯虫酰胺在水稻作物上使用的农药登记;自2018年10月1日起,禁止氟苯虫酰胺在水稻作物上使用;时至2019年11月15日,我国登记的氟苯虫酰胺产品仅有8个。基于同样原因,美国也撤销了氟苯虫酰胺在200多种作物上的登记。尽管如此,全球而言,氟苯虫酰胺仍为一重磅产品。

氟苯虫酰胺自2007年上市以来,销售额一路飙升,并于2014年创造了5.3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记录;2015—2016年,氟苯虫酰胺的销售额连续下降。2016年,氟苯虫酰胺的全球销售额为4.4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7.7%,这主要由于氟苯虫酰胺在巴西和美国大豆上的使用下降所致;2011—2016年,氟苯虫酰胺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4.2%。

巴西是氟苯虫酰胺最大的市场,2016年的销售额为1.86亿美元,占总市场的41.9%;在巴西,氟苯虫酰胺主要用于大豆,其销售额为1.36亿美元,占巴西该产品市场的73.1%。印度(0.28亿美元)、中国(0.22亿美元)、阿根廷(0.17亿美元)、日本(0.15亿美元)、澳大利亚(0.11亿美元)也是氟苯虫酰胺的重要市场,其销售额均在1,000万美元以上。

大豆是氟苯虫酰胺最重要的应用作物,2016年的销售额为1.55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35.1%;棉花(0.44亿美元)、玉米(0.21亿美元)等也是氟苯虫酰胺的重要作物市场。

拉丁美洲是氟苯虫酰胺的第一大地区市场,2016年的销售额为2.05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46.2%。亚洲为第二大地区市场,销售额为0.91亿美元,占总市场的20.6%。氟苯虫酰胺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销售额为0.16亿美元,占总市场的3.5%。

03

溴氰虫酰胺

溴氰虫酰胺(通用名:cyantraniliprole;商标名:Cyazypyr;开发代号:DPX-HGW86)是氯虫苯甲酰胺的姊妹产品,两者仅存一个取代基的差别;是杜邦继氯虫苯甲酰胺之后成功开发的第二代鱼尼丁受体作用剂类杀虫剂。2012年,溴氰虫酰胺上市。

9个双酰胺类杀虫剂性能大比拼,全球市场已接近20亿美元

图3 溴氰虫酰胺(左)和氯虫苯甲酰胺(右)的结构式

2008年,杜邦与先正达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先正达获得了杜邦关于溴氰虫酰胺用于复配产品的独家授权,并可开发一些非农用市场等;两公司共同分担溴氰虫酰胺的登记费用,以开发该产品的市场。

2017年底,为了陶氏化学与杜邦合并的需求,杜邦的溴氰虫酰胺与氯虫苯甲酰胺等产品一道,剥离给了富美实。

2024年1月20日,溴氰虫酰胺在中国的化合物专利(CN100441576C)到期。

杜邦曾经预计,公司氯虫苯甲酰胺的年峰值销售额有望达到15.00亿美元,溴氰虫酰胺的年峰值销售额将突破5.00亿美元。

作为氯虫苯甲酰胺的类似物,溴氰虫酰胺具有更广泛的杀虫谱。它是第一个具有交叉防治谱的双酰胺类化合物,可同时防治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它不仅能够防治鳞翅目害虫,而且还能防治半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害虫。可用于玉米、甘蔗、棉花、谷物、水稻、果树、蔬菜等,防治粉虱、蓟马、蚜虫、蝽象、美洲斑潜叶蝇、甜菜夜蛾、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果蝇和甲虫等。对粉虱(包括B型和Q型烟粉虱等)、潜叶蝇和甲虫等活性尤佳。溴氰虫酰胺有效成分用药量为10~100 g/hm2,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均可。主要剂型包括:可分散油悬浮剂、悬乳剂和悬浮剂等。

溴氰虫酰胺具有内吸、渗透和传导作用,可分布于整个植株。经药剂处理后的作物长势健壮、叶片光亮,同时可降低虫传病害的发生,提高作物产量。

溴氰虫酰胺对环境安全,美国环保署将其作为“低风险”农药予以登记。溴氰虫酰胺被视为氯虫苯甲酰胺的重要补充。

2012年,杜邦在阿根廷首先登记了溴氰虫酰胺,商品名为Benevia,用于番茄;同年上市。2013年,杜邦在加拿大登记了溴氰虫酰胺,用于马铃薯,商品名也为Benevia。溴氰虫酰胺多个产品被开发,Verimark通过沟施和种子处理,用于马铃薯,也可以土壤处理,用于芸苔属蔬菜;Exirel用于果树和蔬菜;Lumiderm为种子处理剂,用于油菜。这些产品都已上市。2013年,杜邦在中国上市了溴氰虫酰胺产品“倍内威”。2013年,先正达在阿根廷上市了种子处理产品Fortenza Duo(溴氰虫酰胺+噻虫嗪),用于玉米、大豆和向日葵;2013年,在美国上市了Fortenza;2014年,在美国上市了Zyrox,这是一种颗粒饵剂;2014年,在美国上市了Ference,用于草坪;2015年,先正达在中国上市了溴氰虫酰胺与噻虫嗪的复配产品“福亮”。福亮是中国登记的第一个能够同时防治刺吸式和咀嚼式口器害虫的杀虫种子处理剂。2017年,富美实收购了杜邦含溴氰虫酰胺产品的全球业务。目前,在我国登记的溴氰虫酰胺产品有7个。

2016年9月14日,杜邦溴氰虫酰胺在欧盟正式登记,有效期至2026年9月14日。这是溴氰虫酰胺开发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通过不断授权和合作,拜耳、Agro-Kanesho、组合化学、住友化学和日本曹达等都参与到溴氰虫酰胺的市场开发中。

日本对溴氰虫酰胺的市场开发进行得如火如荼,大量新产品取得登记和上市。如拜耳的Routine Duo Box GR [溴氰虫酰胺+异噻菌胺(isotianil)]在日本取得登记;Agro-Kanesho登记和上市了溴氰虫酰胺产品Benevia;组合化学上市了溴氰虫酰胺单剂产品Esperansa、Kumiai Benevia、Kumiai Verimark、Kumiai Exirel、Kumiai Padeet和Buzz,以及溴氰虫酰胺与异噻菌胺的复配产品Twin Padeet Box G和Routine Punch Box G等;日本曹达登记和上市了Nisso Verimark(溴氰虫酰胺悬浮剂)和Avail(啶虫脒+溴氰虫酰胺,颗粒剂);日产化学登记和上市了溴氰虫酰胺单剂Exirel SE和Prirosso G;住友化学在日本上市了Stout Padeet(溴氰虫酰胺+异噻菌胺);先正达在日本上市了Twin Attack(溴氰虫酰胺+噻虫嗪),用于草坪。

先正达还计划在所有主要大田作物上进一步登记溴氰虫酰胺,用于种子处理和叶面喷雾。

由于溴氰虫酰胺不断取得新的登记,所以其销售额持续增长。2013年,其全球销售额为0.20亿美元;2014、2015年均为0.45亿美元;2016年,溴氰虫酰胺的全球销售额为0.80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77.8%,这主要受益于新增上市国家以及产品扩展登记等。

原杜邦非常看好溴氰虫酰胺的市场增长潜能,预计其年峰值销售额将突破5亿美元;同样,先正达也非常重视溴氰虫酰胺的市场开发,预计其两个种子处理剂系列产品Fortenza和Minecto的年峰值销售额将超4.00亿美元。如今,虽然溴氰虫酰胺改换门庭,但相信在富美实、先正达、拜耳以及多家日本公司等的共同努力下,该产品的市场潜能一定能充分发挥出来。

04

环丙虫酰胺

环丙虫酰胺(通用名:cyclaniliprole;开发代号:IKI-3106;之前也称:环溴虫酰胺)是由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研发的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2017年,环丙虫酰胺上市。2025年2月15日,环丙虫酰胺在中国的化合物(CN100519551C)专利到期。

9个双酰胺类杀虫剂性能大比拼,全球市场已接近20亿美元

图4 环丙虫酰胺的结构式

与氯虫苯甲酰胺一样,环丙虫酰胺也是鱼尼丁受体作用剂,是IRAC第28组中的新成员。

环丙虫酰胺广谱,可用于果树、蔬菜、马铃薯、茶树、大豆和棉花等许多作物,防治鳞翅目、鞘翅目、缨翅目、双翅目和半翅目害虫等。目前环丙虫酰胺主要开发为50 g/L可溶液剂(SL),叶面喷雾。

环丙虫酰胺属于低毒农药;无致畸、致癌性、致突变性;对鱼类、溞类、藻类等水生生物及蜜蜂毒性较高,对鸟类、蚯蚓等环境生物毒性较低。

2013年底,石原产业向日本和欧盟提交了登记申请,开始环丙虫酰胺的产品登记。目前,其在欧盟的登记仍悬而未决,奥地利为文件起草国,比利时已经批准登记。

2017年,环丙虫酰胺首先在韩国登记并上市;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也取得了登记,用于果树、蔬菜、葡萄等。

近两年,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在中国开展该产品的登记药效试验。试验表明,50 g/L环丙虫酰胺可溶液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和甘蓝斜纹夜蛾,防效较好,持效期较长。

环丙虫酰胺刚刚上市,其市场表现还有待观察。

05

四氯虫酰胺

9个双酰胺类杀虫剂性能大比拼,全球市场已接近20亿美元

图5 四氯虫酰胺的结构式

四氯虫酰胺(通用名:tetrachlorantraniliprole;开发代号:SYP-9080)是由沈阳化工研究院(现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以氯虫苯甲酰胺为先导,通过对吡啶环取代基优化,于2008年发现的具有较高杀虫活性的化合物,这是我国第1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酰胺类杀虫剂。该有效成分已在中国、美国、欧洲(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匈牙利)、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申请了专利,并已全部获得授权。

四氯虫酰胺以2,3,5-三氯吡啶为起始原料,经肼解、合环、吡唑啉溴化、碱解、酰氯化氧化、缩合得到。其中,酰氯化同时氧化、无缚酸剂存在下缩合,减少了废水和废渣的排放。该合成方法申请了中国、美国、印度专利,并全部获得授权。

与氯虫苯甲酰胺一样,四氯虫酰胺也为鱼尼丁受体作用剂,即能高效激活昆虫鱼尼汀受体,致使昆虫过度释放细胞内钙离子导致肌肉活动受阻、昆虫瘫痪死亡。该产品对哺乳动物低毒,杀虫谱广,可用于防治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蔬菜小菜蛾、菜青虫,玉米上的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叶面喷雾,有效成分用药量为15~60 g/hm2。

2013年4月,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在我国取得了95%四氯虫酰胺原药和10%四氯虫酰胺SC临时登记;2017年,两产品在我国获批正式登记。制剂产品喷雾防治甘蓝甜菜夜蛾、水稻稻纵卷叶螟、玉米玉米螟。近两年开展的农药登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防治甘蓝甜菜夜蛾、水稻稻纵卷叶螟和玉米玉米螟,防效可达80%~90%。

2014年,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商品名:9080)在我国成功上市,上市首年实现7,000万元的销售收入,2019年上半年已取得7,000万元的销售收入。时至2019年6月30日,四氯虫酰胺累计实现销售额2.70亿元人民币。

2016年,四氯虫酰胺荣获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技术创新奖一等奖。

06

四唑虫酰胺

9个双酰胺类杀虫剂性能大比拼,全球市场已接近20亿美元

图6 四唑虫酰胺的结构式

拜耳正在开发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四唑虫酰胺(通用名:tetraniliprol;开发代号:BCS-CL73507;之前也称:氟氰虫酰胺),与氯虫苯甲酰胺一样,四唑虫酰胺也是鱼尼丁受体作用剂,是IRAC第28组中的新加盟成员。

四唑虫酰胺用于玉米、果蔬、水稻、马铃薯、其他大田作物等,防治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害虫等。叶面处理、土壤处理、种子处理皆可。美国将于2019年初登记该产品,预计2019年上市。

近两年,拜耳股份公司在我国开展了18%四唑虫酰胺悬浮剂登记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8%四唑虫酰胺悬浮剂于甘蓝甜菜夜蛾低龄幼虫期兑水喷雾使用,在有效成分22.5~30 g/hm2剂量下,防效为80%~95%。

07

溴虫氟苯双酰胺

9个双酰胺类杀虫剂性能大比拼,全球市场已接近20亿美元

图7 溴虫氟苯双酰胺的结构式

溴虫氟苯双酰胺(通用名:broflanilide;开发代号:MCI-8007)是由三井化学发现、三井化学和巴斯夫共同开发的间二酰胺类(间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其作用机理与现有的氯虫苯甲酰胺等邻二酰胺类杀虫剂明显不同,它是γ-氨基丁酸(GABA)门控氯离子通道别构调节剂;其在昆虫体内可代谢为脱甲基溴虫氟苯双酰胺,这是一种非竞争性抗狄氏剂(RDL)的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拮抗剂。IRAC将其归为30组(IRAC Group 30),该组中一共有2个有效成分,另1个为日产化学的fluxametamide。

溴虫氟苯双酰胺主要瞄准水稻、玉米、谷物、果树、蔬菜、大豆和棉花等大田作物和特种作物上的咀嚼式口器害虫(包括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对斜纹夜蛾具有很高的杀幼虫活性;可有效防治对其他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尤其是对氟虫腈产生抗性的害虫。溴虫氟苯双酰胺也将用于种子处理,防治谷物线虫等;并可用于专用害虫防治领域,如白蚁、蚂蚁、蟑螂和苍蝇等的防治。

2014年,巴斯夫和三井化学达成了共同开发溴虫氟苯双酰胺的合作协议;2017年,两公司签署了关于溴虫氟苯双酰胺商业化的长期协议。根据协议,巴斯夫获得了在世界范围内独家开发和销售该产品的权利;不过,日本和其他一些市场除外,在这些市场,三井化学将拥有独家或合作开发的权利。

近两年,三井化学和巴斯夫都在我国开展溴虫氟苯双酰胺的登记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日本三井化学AGRO株式会社的5%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和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的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防治甘蓝小菜蛾、甘蓝甜菜夜蛾、甘蓝黄条跳甲、番茄棉铃虫、西瓜蓟马、水稻稻纵卷叶螟和水稻二化螟,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2019年11月初,澳大利亚农药和兽药管理局(APVMA)建议登记基于溴虫氟苯双酰胺的7个产品,这将是该有效成分在全球的首个登记。这些产品将用于防治农业、商业、庭院等领域的苍蝇、蚂蚁、蟑螂、白蚁、其他害虫等。在这7个产品中,有4个饵剂:Vedira Granular Fly Bait、Vedira Granular Ant Bait、Vedira Gel Cockroach Bait、Vedira Gel Ant Bait;1个气雾剂:Vedira Pressurised Insecticide;2个泡沫气雾剂:Vedira Pressurised Bait、Terinda Foam Termiticide & Insecticide。APVMA的建议登记决定已进入公示阶段,公示期截止到2019年12月3日。

同样剂型和应用的产品也已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申请登记,3国采取了联合评审办法,美国环保署计划于今年底作出登记决定。

公司预计,溴虫氟苯双酰胺将于2020年在世界主要地区上市。基于其新颖的作用机理,溴虫氟苯双酰胺有望成为年销售额超亿美元的重磅产品。

08

氯氟氰虫酰胺

氯氟氰虫酰胺(开发代号:ZJ4042)是由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邻苯二甲酰胺结构的化合物,为鱼尼丁受体作用剂,促使昆虫细胞内源钙离子释放,影响肌肉收缩,进而导致昆虫死亡。其化学名称为:3-氯-N1-(2-甲基-4-七氟异丙基苯基)-N2-(1-甲基-1-氰基乙基)邻苯二甲酰胺。

9个双酰胺类杀虫剂性能大比拼,全球市场已接近20亿美元

图8 氯氟氰虫酰胺的结构式

氯氟氰虫酰胺可有效防治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

原创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氯氟氰虫酰胺具有优异的杀虫活性,在有效剂量30 g/hm2处理时,对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等蔬菜鳞翅目害虫药后7 d的田间防效均达90%以上,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水稻螟虫药后15 d的田间防效可达80%以上;在各试验剂量下,对甘蓝、白花菜、水稻等试验作物的叶色、形态、生长等均表现安全。因此,氯氟氰虫酰胺可用于防治蔬菜和水稻上的主要鳞翅目害虫。试验还表明,药后10 d,在有效剂量45~60 g/hm2时,20%氯氟氰虫酰胺悬浮剂对棉铃虫杀虫、保蕾和保顶防效均可达90%以上,可以用于防治棉铃虫。

近两年开展的农药登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连云港禾田化工有限公司的20%氯氟氰虫酰胺悬浮剂防治棉花棉铃虫和水稻稻纵卷叶螟,防效均在85%以上。

09

硫虫酰胺

硫虫酰胺(通用名:thiotraniliprole)是由青岛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邻甲酰氨基硫代苯甲酰胺结构的化合物,为鱼尼丁受体作用剂。其化学名称为:3-溴-1-(3-氯吡啶-2-基)-N-[2,4-二氯-6-(异丙基氨基硫代甲酰基)苯基]-1H-吡唑-5-甲酰胺。

9个双酰胺类杀虫剂性能大比拼,全球市场已接近20亿美元

图9 硫虫酰胺的结构式

近两年开展的农药登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浙江博仕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的10%硫虫酰胺悬浮剂于甘蓝小菜蛾低龄幼虫期兑水喷雾使用,在有效成分30~60 g/hm2剂量下,药后10 d 防效为85%~95%。

10

市场展望

双酰胺类杀虫剂是继新烟碱类杀虫剂之后,最受市场关注的一类产品。该类产品以独特的作用机理,杰出的产品性能,迅速占领市场,尤其是在鳞翅目害虫防治领域已经构建了很强的市场地位。其中的龙头老大氯虫苯甲酰胺在数年前就赶超了吡虫啉和噻虫嗪,成为全球杀虫剂市场的第一大产品。目前上市的5个主要双酰胺类杀虫剂已经实现了近20亿美元的销售额。随着新产品的不断上市、登记的不断拓展、市场的持续扩大、防治领域的不断延伸等,未来双酰胺类杀虫剂仍将取得较好的增长。

根据Phillips McDougall公司预测,2016—2021年,“其他杀虫剂”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8%。而双酰胺类杀虫剂是“其他杀虫剂”的重要增长引擎,因此,未来5年,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复合年增长率应该超过5.8%,在杀虫剂市场发挥领涨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