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矛盾论》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HNYZL 2024-03-20 发布于上海

教员在《矛盾论》的第一部分,明确指出,矛盾论使用的是“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

这段话,点明了《矛盾论》的底层逻辑,也就是思维的起点,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什么叫“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举个例子,网上有这样一种观点,你可能也听说过,'商业大佬们之所以成为大佬,是因为出身好,有人脉’,并且,有人真的爆料了部分大佬的出生,以及家族的传承关系。这些资料是不是真的我们不得而知,现在,我们假设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爆出来的资料也都是真实的,那么,我想问的是,难道,所有出身名门的人都取得了这样的成就吗?很显然不是的。那为什么是这些人做出了成就,而其他人没有呢?其实,说到底还是“人”的差别。

教员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只要条件合适,鸡蛋可以变成小鸡,但是,同样的条件,石头是变不成小鸡的。

那你说,我感觉自己就是个石头怎么办?永远都变成小鸡了吗?那不就是天赋论了嘛?

不是的,如果你这样看问题,那就走入了“僵化”的思维模式里,实际上,人是不停地变化着的,事情也是不停地变化着的,社会实践中,人的可塑性是非常强大的,这个观点,在《刻意练习》这本书中,已经被详细说明了,这里不再赘述。

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感觉这件事自己想做,又觉得遥不可及的时候,我们下意识想到的都是“外在条件”的不允许,比如,自己不够聪明,学不会;自己不够有钱,没办法做这样的事;这件事需要有强大的人脉,而我谁也不认识。

看到没有,你之所以认为自己是“石头”,而不是“鸡蛋”,就是因为,你只盯着“外部条件”看,而没有把握住“内在矛盾”。

要记住“矛盾论”是从“内部”开始的,直接用“外在条件”来否定自己,那就是,走进了另外的“形而上学”的宇宙观里。

那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从“石头”变成“小鸡”呢?

首先,我们得确认,这件事,是不是必须要做的,也就是,这件事的重要程度。这是“石头”变“鸡蛋”的根本,只要心里足够想,感觉自己如果完不成这件事,自己就不行了,那么,自己就有可能变成“鸡蛋”。

这里所说的“足够想”,是情绪上的足够想,就像你有时候特别想吃口好吃的一样想,感觉自己不吃这个就不行了,而不是,那种理性上认为自己应该这样做的“想”,这种,往往是假的,是社会环境逼迫的,其实,自己根本没有很想做,比如,高三的学生,每个人都想考上好大学,但是,大部分人都只是理性的知道,自己上个好大学很重要,实际上,为什么重要,自己未来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对这些都是一无所知,所以,学起来一点动力都没有。

所以,如果这件事,我们情绪上已经体验到了必须要做,不做不行,那么,我们要做的第二步就是“找到主要矛盾”。

任何事情都有关键点,比如,学习的关键点是“知识点”;挣钱的关键点是“提供价值”;升职加薪的关键点是成为“老板信任的人”。

主要矛盾并不好找,因为,这需要我们对事情有具体的了解,并且,经过详细分析,从众多矛盾里找到那个最重要的。

所以,这需要我们做大量的调研,去采访做过这件事,做成过这件事的人;如果有条件的话,甚至可以去实践一下,当然,有些事,没有办法或者条件去实践,那就另当别论。

当我们找到“主要矛盾”的时候,下一步,就是要解决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一步的去解决,很多人,都走到这一步了,却被自己将要面对的挑战给吓退了,真实可惜。

事实上,只要我们遇到的问题足够具体,并且时间足够充足,那么,大多数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只要我们把问题进行“碎片化的拆分”,把大问题,化解成一个一个可以上手操作的小问题,我们就有可能解决他。

比如,我们现在要把数学学好,那我们就把数学书拿出来,翻开目录,我们发现这本书里大概有几个板块,比如说,是三角函数,立体几何,多项式,等等,并且,我们确认这些板块都是独立并列的,彼此没有先后的顺序,那我们就根据自己的水平,按照难易程度,依次学起来,并且,把每一个板块的知识点,一个一个的列出来,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学,就像打游戏一样,一关一关的过,知识点学完了,这本书也就学完了。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步,把“主要矛盾”拆分成每天都可以具体行动并且完成的“小目标”,那么,你离变成“鸡蛋”的日子就不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